荔枝叹三首

荔枝叹三首朗读

诗词:《荔枝叹三首》
朝代:明代
作者:曹学佺

荔枝叹三首

十八娘家粉黛残,
玉肌罗帐泪阑干。
枫亭三日无消息,
马上空歌行路难。

中文译文:

十八娘家粉黛残,
她娇美的容颜已经残败,
玉肌罗帐泪阑干。
她含着泪水,哀伤地凝视着罗帐,
泪已流尽。

枫亭三日无消息,
在枫亭等待了三天,却没有任何消息。
马上空歌行路难。
她骑在马上,孤独地唱着歌,
旅途艰辛使她无法前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离别之苦和迷茫之情。诗中的女子被称为“十八娘”,她的家庭背景和身份并未明确提及,但她的美丽和柔弱形象通过描写她的容颜和泪水得以展现。

第一首诗写出了十八娘的容貌已经凋零残败的景象,用词精练而富有感情。她曾经的娇美现在已经消逝,她的容颜上留下了泪痕,她的眼泪已经流尽,只剩下干涩的泪痕。

第二首诗描绘了十八娘在枫亭等待三天却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情景。枫亭可能是她与心爱的人相约的地方,但是对方未能按时出现,让她心生迷茫和焦虑。她在等待的过程中,时间慢慢流逝,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使她的心情变得更加孤寂和无助。

第三首诗中,十八娘骑在马上,孤独地唱歌。她的歌声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映衬出她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行路难”一词,既是形容她旅途艰辛,也可引申为她在感情上的困境和迷惘。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在离别和孤独中的痛苦感受。作者通过描写女子的容颜、泪水以及等待和旅途的艰辛,展示了她内心的挣扎和无助,以及对爱情的思念和追寻。整体上,这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心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悲伤和无奈,引发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曹学佺朗读
()

猜你喜欢

觚棱回首六经春,重挈荷囊上要津。桑下未忘三宿恋,柳边仍喜一番新。

即开东阁招奇士,快与西湖作主人。浊酒誇张真过矣,如公诗句乃清醇。

()

陶令重时芳,钟繇帝赍霶。
清香宜桂酒,冷艳压萸房。
羽客长生助,骚人夕落伤。
郊原多似是,甘苦冀情详。
()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

()

湘山半夜雨,断我西湖梦。卧看读书灯,花作扶头重。

晓窗晴泼眼,倒挂闻么凤。起寻殿寒梅,小立幽香喷。

()

我学渊明,归去来兮,请绝交游。有草阁三间,久盟息壤,秫田十亩,将老菟裘。

山水乡邻,梅花妻妾,小部声音黄栗留。出门去,怕青天剑啸,沧海珠投。

()
万事平生大道杯,恍然曾过望乡台。
荣华外物毛端细,飘忽阳神顶上回。
罗殿堪思蛮峤瘴,郁仪永谢劫池灰。
何□乞我刀圭剂,同见蟠桃几度开。
()

梅子著花当献寿。得得天工,有意还知否。教在岁寒霜雪后。长年不羡松筠茂。
莫厌杯深歌舞奏。约略丝纶,正是来时候。富贵明年公自有。天香宫烛黄封酒。

()

花落江城寂寂春,柴扉深锁碧山云。溪头有棹閒如许,忙杀斜阳欲渡人。

()

青身出水细於鍼,嫩叶安装齐绿未深。

又是一年春欲尽,杖藜乘兴足幽寻。

()

白发漫扶筇,秋山访法王。残红霜后叶,斜日寺西廊。

不见松枝偃,空闻柏子香。谁行心处路,吾自泛归航。

()

千古大名下,五福几人全。相如妙龄词赋,一降冠群贤。

姓字家传户说,丰表芒寒色正,星日丽青天。朱服赤墀里,绿发玉堂仙。

()

梦里南徐漏未残,角巾回首便商颜。傍村花竹多侵市,背郭亭台远见山。

身世百年云变尽,功名千古鸟飞还。寻常诸杜频来往,赌酒敲诗亦未閒。

()

晨光动林薄,水竹炯清佳。寒日射水中,万竹走龙蛇。

美人秋云东,相望眇天涯。招招踏澄江,来把芙蓉花。

()
我登超然台,积雨久不止。
台下柳成行,柳下满塘水。
环塘率乔木,照影弄清泚。
恍如在故乡,西湖古寺里。
()
淮南梅柳想春还,怯见西州岁暮寒。
惟有看山心未厌,晴明终日在阑干。
()
下临无地手扪天。
上云烟。
俯山川。
栖止危巢,不隔道林禅。
()
期集分携五载前,冲泥各上浙江船。
如今再赠城南柳,依旧黄梅夜雨天。
()
一室萧然不恨贫,生平意气耻谋身。
三年独学非缘谷,八口为家半仰人。
博弈无能悲向老,轻肥与共愧推仁。
盘餐何敢专来赐,分少还期遍比邻。
()
独弄参军无鼓笛,右军池里泛渔舟。
岂知剑外雍熙老,收得黄巢折剑头。
()

前祭京师奉祝词,尊严不比百神祠。
台家今岁筹边急,黄帕封香已过时。

()

远地能相访,何惭事力微。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

村酒沽来浊,溪鱼钓得肥。贫家只如此,未可便言归。

()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