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元代。刘因。冥鸿有意避云罗。问何处,是行窝。今古一渔蓑。收揽了、闲人最多。求田问舍,君休笑我,两鬓已成皤。髀肉尽消磨。浑换得、功名几何。
《太常引·冥鸿有意避云罗》是元代刘因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冥鸿有意避云罗。
黑天鹅有意躲避罗网。
问何处,是行窝。
我问它在哪里安家落户。
今古一渔蓑。
古今都只有一件渔民的蓑衣。
收揽了、闲人最多。
收拾了,闲散的人最多。
求田问舍,君休笑我,
求田地,问住所,君莫嘲笑我,
两鬓已成皤。
我的两鬓已经斑白。
髀肉尽消磨。
臀部的肉也消瘦了。
浑换得、功名几何。
换得了,功名又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冥鸿(即黑天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冥鸿有意避开云罗(罗网),象征着它们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问它们在哪里安家落户,却得到的回答是它们只有一件渔民的蓑衣,意味着它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被物质所束缚。诗中提到闲人最多,表明诗人认为闲散自在的人最多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诗人自嘲地说自己求田问舍,已经两鬓斑白,髀肉消瘦,意味着他已经老去,年华不再,但他仍然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冷嘲,他认为功名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不值得过多的追求和牺牲。
整首诗词通过对冥鸿的描绘和自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冷嘲,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对名利追求的反思。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刘因。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送焦少师阁老致仕。明代。韩邦奇。圣主咨元老,封章遽乞归。黄麻心尚壮,白发愿何违。事业存青史,勋阶冠紫薇。泌阳富花鸟,相对好忘机。
寓言。宋代。舒岳祥。昔有贵公子,闻鹤九皋禽。其先本胎化,栖止必瑶林。遣使三往聘,致之千黄金。清唳复善舞,节奏合瑶琴。日给费鱼米,延之如玳簪。衔杯为主寿,千岁无遐心。有客为主谋,禽荒可倾国。此物非洁清,其志本贪冒。遗矢玉阶阴,吞腥金塘侧。当以禽养禽,毋令食人食。主人颔其言,从此成捐斥。萧条风雨晨,蹭蹬霜雪夕。鹤将辞主去,顾视亦凄恻。谓客君少留,行当蹈吾迹。客亦惨不乐,相看泪沾臆。
岁寒堂三题 其二 君子树。宋代。范仲淹。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湖孰种菜歌。清代。钱澄之。金陵城东湖孰村,中有隐者开平孙。通侯甲第今已矣,意气豪华无复存。开平去今凡几代,五王之后惟君在。往昔争言青门瓜,如今独数湖孰菜。问谁种菜满畦新,一家生计只三人。终岁把锄菜畦里,妇能炊饭儿负薪。为君妇亦太辛苦,娇贵当年难比数。翟珈赐出小侯妻,珠翠里成上公女。都人犹记嫁时装,如云妾媵烂生光。台前照镜轮梳髻,架上熏衣派管香。一朝散去竟何有,相对惟余双白首。早从府内厌笙歌,还向村中操井臼。村中井臼倚柴扉,卖菜还愁终岁饥。衣长不肯燃薪坐,十指侵寒绽故衣。东川子孙公主裔,妻孥行汲心常愧。闻说君妇尽伤情,无心更拟求奴婢。
越歌八首 其四。明代。宋濂。溪头送郎上兰舟,独宿春风燕子楼。溪水有时乾到底,不如侬泪四时流。
书巫山神女祠。唐代。繁知一。 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书范石湖白髭行后。宋代。陆文圭。渡江莫盛乾淳间,虞范诸贤鬓未斑。功名草草负遗恨,老死不见巩洛山。我近经行名湖路,范家水名王家墓。风流一代竟澌尽,手泽何人为珍谍。直当慷慨论舆亡,奚暇悲歌叹衰暮。
溪行。宋代。陆游。冒雨牵何急,争风力不余。逢人问虚市,计日买薪蔬。烟寺高旛出,山畲一老锄。枕书醒醉里,短发不曾梳。
石鼓书院。元代。契玉立。石鼓崇黉馆,朱陵起洞房。逶迤环二水,错落翳群芳。衿佩来游艺,川原慨战场。遗祠垂阙葛,流演发朱张。风堕松花老,秋馀桂子香。飞甍琼玉岛,巍殿水晶乡。雾敛东岩旭,寒侵曲栈霜。丹枫翚蜃阁,青草跨虹梁。绿水浮文鲤,高冈集彩凰。禹门翻锦浪,虞陛览朝阳。窃药窥蟾迹,攀萝散鹭藏。题诗镵石翠,把钓荐橙黄。坏饮窊樽古,巢居树幄凉。湘波澄碧镜,岳黛出新妆。采菊堪充茹,纫兰欲佩裳。岭云招隐约,滩濑自宫商。按节休清旷,征帆度渺茫。惊乌非匝绕,回雁谩翱翔。城郭凌烟紫,林峦带晚苍。归与市桥月,渔唱起沧浪。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其二。宋代。苏辙。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上香炉峰。唐代。白居易。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读阮籍传一首。宋代。刘克庄。言出勿令圭有玷,舌扪不及驷难追。阮公托醉劝进表,庞老无名受禅碑。
病起。唐代。白居易。病不出门无限时,今朝强出与谁期。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飏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