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金朝。刘迎。菱鉴玉篦秋月,蕙炉银叶朝云。宿酲人困屏山梦,烟树小江村。翠甲未消兰恨,粉香不断梅魂。离愁分付残春雨,花外泣黄昏。
《乌夜啼·菱鉴玉篦秋月》是元代刘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菱鉴玉篦秋月,
菱鉴指的是用菱花做成的镜子,玉篦是用玉制作的梳子,秋月是指秋夜的明月。这一句描述了在秋夜中,菱花镜子和玉梳反射出明亮的月光。
蕙炉银叶朝云。
蕙炉是一种炼制香料的器具,银叶指的是香炉上的香叶,朝云描述了早晨的云彩。这句诗表达了清晨炼制香料时,香炉上的香叶在朝阳下闪耀。
宿酲人困屏山梦,
宿酲指的是经过一夜的饮酒而醉倒,人困指的是疲惫的人,屏山是地名,梦指的是梦境。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酒醉的人在屏山上疲倦地入睡并做梦。
烟树小江村。
烟树指的是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的树木,小江村指的是一个小村庄。这句诗描绘了烟雾笼罩的树木和小村庄的景色。
翠甲未消兰恨,
翠甲指的是翠绿色的甲胄,兰恨指的是对兰花的思念之情。这句诗表达了战士身上的绿甲还没有褪去,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兰花的思念。
粉香不断梅魂。
粉香指的是花粉的香气,梅魂指的是对梅花的情感。这句诗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一直萦绕在人们心间,使人情不自禁地怀念梅花。
离愁分付残春雨,
离愁指的是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残春雨表示春天即将过去。这句诗表达了离别的忧愁交织在即将结束的春雨中。
花外泣黄昏。
花外指的是花园之外,泣黄昏表示在黄昏时哭泣。这句诗描绘了在花园之外的黄昏时分,有人因离别而哭泣。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月光、清晨的香炉、酒醉人的梦境、烟雾笼罩的村庄、绿甲战士的思乡情怀、梅花的香气、离别的忧愁以及黄昏时的哭泣,展现了丰富的景物和情感。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词语,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的深刻。整首诗词以意境优美的描写和真挚抒发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深切感受。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示了元代诗词的特点,凝练而意境深远。
刘迎(约1144—1180)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刘迎。刘迎(约1144—1180)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杨柳词二首 其二。元代。方行。曲江南陌乱垂烟,勾引春风入管弦。惆怅几枝憔悴尽,与人长系别离船。
石瓮寺。唐代。储光羲。遥山起真宇,西向尽花林。下见宫殿小,上看廊庑深。苑花落池水,天语闻松音。君子又知我,焚香期化心。
隐几赠客。唐代。白居易。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丑。紫绶与金章,于予亦何有。有时独隐几,答然无所偶。卧枕一卷书,起尝一杯酒。书将引昏睡,酒用扶衰朽。客到忽已酣,脱巾坐搔首。疏顽倚老病,容恕惭交友。忽思庄生言,亦拟鞭其后。
树斋先生廉峰太史招集江亭销夏 其一。清代。潘德舆。车马各成市,清凉让此间。地含九秋气,天与半窗山。风雅殊方合,尊罍竟日间。谁怜郭功甫,独客自愁颜。
题妙光堂。宋代。黄裳。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林正甫与子中春并命为御史正甫按刑浙东道别。宋代。虞俦。乌台当日选名流,佥谓君才与我优。公议略伸君便去,上恩未报我宁留。自怜秦缓难为疾,岂意良霄尚有莸。况是亲年当喜惧,欲将归计问扁舟。
读史二首 其一。明代。梁聪。戎车铁骑出秦关,风雨崤函骨似山。纵使老臣能料晋,不知三帅可生还。
送徽州洪俴承瑞。明代。王守仁。平生举业最疏慵,挟册虚烦五月从。竹院检方时论药,茆堂放鹤或开笼。忧时漫有孤忠在,好古全无一艺工。念我还能来夜雪,逢人休说坐春风。
秋池。宋代。张耒。平生落寞意,况此秋池侧。寒水静无波,衰荷委余碧。萧萧动风鬓,照影感新白。来往双浴凫,尔生真自得。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唐代。包何。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几处折花惊蝶梦,数家留叶待蚕眠。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直到闭关朝谒去,莺声不散柳含烟。
鼍山春晓 阳江。明代。何湛然。鼍海群峰接太空,共披春色坐曈昽。烟开柳树新眉淡,溪染桃花绉縠红。播谷数声知早计,维桑何处不轻风。山农立起茅檐下,搔首如怀刺史功。
淡沧陈校勘以稿求答之。宋代。李曾伯。先生杖屦所,童子钓游曾。遗我寄哉作,非吾耄矣能。柳凋怀故老,梅小类新朋。唤醒黄粱梦,书帏二尺灯。
又记。唐代。吕岩。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不求名与利,犹恐身心役。苦志慕黄庭,殷勤求道迹。阴功暗心修,善行长日积。世路果逢师,时人皆不识。我师机行密,怀量性孤僻。解把五行移,能将四象易。传余造化门,始悟希夷则。服取两般真,从头路端的。烹煎日月壶,不离乾坤侧。至道眼前观,得之元咫尺。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推倒玉葫芦,迸出黄金液。紧把赤龙头,猛将骊珠吸。吞归脏腑中,夺得神仙力。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亿。同途听我吟,与道相亲益。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把住赤乌魂,突出银蟾魄。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测。三天应有路,九地终无厄。守道且藏愚,忘机要混迹。群生莫相轻,已是蓬莱客。
潼关炮声。近现代。老舍。瓦砾纵横十万家,潼关依旧障京华。荒丘雨后萌青草,恶浪风前翻血花;堪笑晴雷惊鸟雀,誓凭古渡斗龙蛇;山河浩气争存灭,自有军容灿早霞!一水惊蛇岸欲流,黄沙赤血撼天浮!奇兵无愧关河险,壮志同消今古仇;峪口新营嘶战马,山腰古道隐耕牛;连宵炮火声声急,静待军情斩贼头!
赠归雁。明代。庞尚鹏。南来冲雨度三湘,北去飘飘恋故乡。懒学啼乌栖苑树,喜随鸣凤向朝阳。黄云朔漠同千里,秋水蒹葭各一方。我欲寄书怀定远,至关门外早回翔。
与僧话旧。唐代。刘沧。巾舄同时下翠微,旧游因话事多违。南朝古寺几僧在,西岭空林唯鸟归。莎径晚烟凝竹坞,石池春色染苔衣。此时相见又相别,即是关河朔雁飞。
答庆上人三首 其二。宋代。释德洪。米岭脊吞西岳,筠溪尾插漳江。兴发扁舟寻子,夜晴风揭蓬窗。
同紫柏上人出郊奉赓法语 其一。明代。王樵。不空宁有妙,诸妙本来空。落日云光里,茅山翠几重。
伤逝 其四。明代。李之世。嬿婉倏已捐,室庐亦芜漫。遗器经手泽,狼籍任漂散。束素妥冥魂,虚位陈遗玩。镜台永谢影,蕙草空依幔。凄凄风动壁,沈沈秋方晏。盘餐徒在兹,无人来举案。
太平圣德诗十章 其四 连岁敕令有司蠲,除逋负振恤荒歉。此帝王之仁政也,为敷仁之诗第四。明代。杨士奇。蠲逋赈乏自皇仁,紫凤衔书岁岁新。雨露洋洋被遐迩,乾坤万物总皆春。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宋代。苏轼。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李贺诗云:头玉硗硗眉宇翠,杜郎生得真男子。?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吾与子由共九孙男矣。?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吾前后典八州。?
劝农。宋代。虞俦。平生忧国愿年丰,荒政那知技已穷。千里农桑千里雨,一番桃李一番风。宦游老去春强半,劝相归来日过中。自媿活人无好手,只将水旱祷天公。
陈太史孟常过访。明代。胡应麟。环佩翩翩洛下逢,越溪犹记旧芙蓉。雕弧百中长悬虱,宝剑双飞欲化龙。载笔西清霞缥缈,雠书东观日从容。高楼肯作陈登卧,大辟翘材傍九重。
归墅。唐代。李商隐。行李逾南极,旬时到旧乡。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野店。明代。顾璘。急雨官塘道,篝灯野店门。茅茨连雾霭,车马带泥痕。男子四方志,王孙一饭恩。年来乍安稳,无乃咤心魂。
晚晴。宋代。李光。宿云解駮远峰青,谷鸟惊呼报午晴。屋冷篱疏茅店迥,路平沙软笋舆轻。行穷坡岭山方好,捲尽旌旗眼更明。慷慨未须关世务,胸怀得酒暂能平。
李参政生日。宋代。魏了翁。梅艳凌霜带雪余,铅华洗尽玉生肤。东方千骑推人去,聊折春风寄雁湖。
双桂堂,为俞子成赋。元代。张昱。双桂团栾对两楹,碧云无数共生成。郤生片玉曾驰誉,窦氏五枝俱向荣。奕叶至今传世泽,灵根既老际文明。会须满袖天香里,载酒高堂说姓名。
踏莎行。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