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陵观三首。宋代。张明中。欹窗颺飋漏风声,坏壁斜斜半草行。莫怨空斋对尘榻,碧油幢下是书生。
《题朱陵观三首》是宋代张明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欹窗颺飋漏风声,
坏壁斜斜半草行。
莫怨空斋对尘榻,
碧油幢下是书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朱陵观内的景象。作者站在倾斜的窗前,听着风声穿过欹斜的窗棂,观察着墙壁上草木蔓延的痕迹。他告诫读者不要责怪这空荡的房间和布满灰尘的床榻,因为在碧油幢(指文人读书写字的地方)下面,有一位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朱陵观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书香文化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诗中的欹窗、斜壁、半草等描写手法,通过形象的写实,表现了朱陵观内的荒凉景象。这种景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活的境遇,他们常常在荒僻的地方读书,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诗中的“莫怨空斋对尘榻”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宽容之情。他告诫读者不要因空荡的房间和布满灰尘的床榻而心生怨怼,因为这是一位读书人专心读书所致。这种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即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修身养性,追求自我完善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碧油幢下是书生”,则点明了这幢空斋下的书生。碧油幢是指文人的读书写字之所,也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积累。这句话从侧面赞美了这位读书人的品德和学识,以及他对文化传统的承继和发扬。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朱陵观的景象,通过对荒凉的环境和读书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文化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敬意。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价值意义。
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谢惠诗》有“语带诚斋句妙香”句,当为杨万里以后人,姑据《诗渊》次于刘克庄后。有《言志集》(《诗渊》),已佚。 张明中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张明中。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谢惠诗》有“语带诚斋句妙香”句,当为杨万里以后人,姑据《诗渊》次于刘克庄后。有《言志集》(《诗渊》),已佚。 张明中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上饶方君小粹官而不婚宦居偏户间静无官宦之。宋代。曾几。逼仄何逼仄,官居尘土中。高城与隔尽,惟有一溪风。
送黄层城先生还蜀李座师婿也 其一。明代。余继登。翩翩黄叔度,潇洒绝尘襟。自是风流况,兼之兰蕙心。标清疑片玉,价重愧双金。无柰别离急,相思锦水深。
送徐朝直水部奏绩入都。明代。多炡。新凉澈徂暑,徒御戒宵征。烟柳辞鸠署,星榆集凤城。书名注上考,联步切西清。衮职期山甫,金钱计水衡。九门迟漏箭,三殿缓钟声。待旦应多暇,抽毫赋《二京》。
送僧游天台。明代。王恭。雁荡天台东路遥,赤城霞色带层标。青山乞食林中晚,沧海浮杯夜半潮。下界人烟分岛屿,上方钟梵出云霄。尘踪自愧迷津久,愿得从师度石桥。
送无咎游金陵兼简丁仲容隐居。元代。王冕。长松撼空风怒号,门前大水推断桥。山中坐雨六十日,不知野草如人高。今晨出门天气好,眨眼忽惊春事老。杨花散作雪满溪,送客俄然动怀抱。金陵六朝古帝都,古时风景今何如?珊瑚无根土花碧,露团玉树生流珠。江山无人隔尘土,丹凤不来孤燕语。上人脱洒无滞留,底用登临重怀古。世人往往乘险机,老我白发无能为。道甫问讯丁令威,有鸟有鸟何时归?
香奁诗(三首)。明代。张綖。行遍回廊小立时,轻风吹动隔墙枝。年光荏苒偏伤客,往事参差欲怨谁。绣被香温催解佩,绮窗月淡称弹棋。酿成一种风流病,对月看花总泪垂。¤
题耕云图。元代。金涓。乱石吹云出晓溪,又随流水到春畦。无心梦到商林去,自在山中足一犁。
金人击球图。元代。杨维桢。靺鞨国,鹘产仇,赤药手吐妖狐愁。夹山丈雪走髑髅,黄羊紫骼薰神州。丽春堂前春正好,胭脂妆花绒剪草。君王自作击球戏,说与郎君莫相恼。飞虎帜,蟠龙裘,乌纱顶换银兜鍪。四垂带绾双白月,玉瑙紧贴金笼头。袒臂交肩捷过鸟,铁棒旋身电光绕。一阵欢声扫地来,火珠迸落双华表。盲骨天人赤龙须,火伍要与常人殊。画工俗笔不可摹,漫作十国朝王图。於乎,五国城,一丸土,不为羊哥封国户,麒麟脱地地一裂,千古球场吊禾黍。
贺新郎 太白墓,和稚存韵。清代。黄景仁。何事催人老?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脁。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梦中昨来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安庆道中 其一。明代。解缙。半帆初日皖州城,千古英雄此用兵。金阙剑光腾紫雾,龙眠山色趁新晴。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三十八 朱野。宋代。郭祥正。梁国衰微后,徵君隐逸时。至今风味在,试听野猿悲。
挽张舍人安国四首。宋代。王阮。志气周瑜俊,谋谟贾谊嘉。早先天下士,共服骥中骅。瞬息桑田改,倾摧岳柱斜。伤心大手笔,零落紫薇花。
思佳客。宋代。高观国。有约湖山却解襟。昼眠占得一庭深。树边风色寒滋味,愁里年华雁信音。惊楚梦,听瑶琴。黄花尚可伴孤斟。断云万一成疏雨,却向湖边看晚阴。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四。明代。郑真。轻花洒洒凤凰枝,锦绣联篇百韵诗。羔酒千金歌吹乐,山城正属太平时。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 其二 齐物论。明代。郭之奇。此身此物齐归,儒墨空劳是非。罔两无形孰待,蝶蝴有梦相依。鷇音人语时错,地籁天倪日微。生死百年易惑,成亏一事难违。
又为刘玉真黄文燕黄玉英三歌姬即席赋 其二。明代。张萱。飞花片片各东西,狼藉同沾浊水泥。尚喜枝头春意闹,黄莺啼罢鹁鸠啼。
讳日。明代。赵迪。良辰更凄凄,四顾惨不乐。罄欬似有闻,想像犹存若。眷彼膝下趋,仪容宛如昨。分飞迅如遗,骨肉竟谁托。茫茫寓太虚,沈沈隔冥漠。终身痛莫伸,五内崩犹割。旨酒空自陈,九原何由作。履此霜露晨,宁不心如灼。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这老秃,无面目。不具些子慈悲,却有十分恶毒。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触。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顽蛇生足。以至今日烧一炷香谩礼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此冤此恨若为伸,唵部临唵齿临。
书箑赠顾鸿胪。明代。徐渭。廿载神交后,尺书长跪辰。涸鱼幸不死,闰月亦徒春。碧柳深高馆,红云近侍臣。相过不能数,叔夜懒方真。
斋宿和胡光大庶子 其一。明代。杨士奇。金门晚退坐清斋,烛影茶香对好怀。况复连篇写珠玉,右坊传送左坊来。
杂兴简同志 其四。明代。邹元标。大镛列东序,横击乃有声。彼物为妖者,不叩而斯鸣。孔门称善问,竟以大儒名。有疑斯有问,有问斯乃成。教然后知困,予任良匪轻。
一斛珠 其二。清代。屈大均。海棠丝短。输他杨柳丝难断。流莺系得枝枝满。莫只贪眠,不耐腰身软。花絮无情风自乱。眉痕一任春深浅。生憎一树含烟暖。每共芭蕉,片片心舒倦。
峡山寺。明代。戴云。龀年探访二翰轻,攀磴何妨皓首行。峡坼云霾天地别,梦回江渚鸥鹭情。留题谁拟无名氏,世事同归一局枰。遥指茅庐二三里,醉还犹忆听春莺。
赋得客帐梦封侯。明代。魏学洢。燕山飞骑白如练,羽林夜诏趋金殿。宫妆武妓唱铙歌,甲光雪照银花片。材官小臣拜稽首,肘后铜符金压纽。丈夫此举不足奇,虎头燕颔蚤有之。会须万里筑鲸鲵,忽然窗角射明月,布帏斜挂猩红血。
采兰吟。宋代。释文珦。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
鹊桥仙 其二 王峄桐邀看海棠。清代。佟世南。閒庭雨过,画阑风暖,带湿海棠红腻。夜来香雾暗朦胧,唤不醒、杨妃春睡。棋敲玉局,杯浮绿蚁,喜与故人相对。残春行客去难留,那得共、花前长醉。
题画廿四首。明代。唐寅。班荆相对语劳劳,麻已沤成茧未缫。又是一番春计了,瓦盆儿女共村醪。
大安沙坐风雨,复叠前韵三首 其二。明代。张煌言。不解因人热,新凉忽起予。单衫轻自好,双鬓落应疏。冷暖秋中节,升沈觉后虚。九州多怪事,无复问堪舆。
大涤洞 其二。宋代。赵善革。旧游风物转头非,只有青山不改移。深壑贮风驯虎啸,断崖飞瀑翠蛟驰。郭翁遗迹云烟锁,坡老清名草木知。笑问聚仙亭上月,风流应不减当时。
塞猎。宋代。张耒。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打令急。单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独抱琵琶泣。
恭和御制赐朝鲜琉球安南诸国使臣诗。清代。宋名朗。虞廷肆觐未盈旬,拜奉天恩灌沃频。不限阳春覃异域,式隆膏泽宠来人。沦肌浃髓知优渥,望日瞻云妥戴亲。分外帡幪何报答,愿将嵩寿祝皇仁。
杂兴 其二。清代。申涵昐。公卿税文藻,名士贡航梯。辽东夸白豕,楚人来山鸡。欲贵洛阳纸,先灾大谷梨。猎者道交错,謦唾比虹霓。谁作指南车,破此歧路迷。士人先德行,淘金黜沙泥。
寄僧。宋代。李之仪。得皮得髓漫多门,实际圆融理自存。谕意当时才一笑,还卿千日见三孙。维持佛法元无事,建立家山尽有文。占断乾坤今鼎足,会多哮吼慰传闻。
舟行。明代。释今无。浮久身难定,春深木尽平。风吹岩弄笛,云到石簪缨。水际无飞鹤,船舱足乱蝇。谁尤雄杰气,垂老笑沧溟。
杂诗平韵 其二十。宋代。章甫。流光冉冉半消磨,但得过时亦且过。绣佛逃禅仿苏晋,强人说鬼类东坡。龙睛点去诚如许,虫臂生来又若何。语到一般皆造化,不应哭也岂应歌。
柬李汝藩四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不解征衫客异邦,兴阑初返木兰艭。东游可道风波恶,题遍新诗鸭绿江。
卜居后简陈广文。明代。薛瑄。转蓬天地欲何如,又向中州买屋居。岘首诗人王粲宅,南阳豪杰孔明庐。行藏秪想前贤迹,事业惟存往日书。赖有知音陈掌教,时能相顾慰萧疏。
天狼谣。宋代。张宪。煌煌天狼星,芒角射参昴。独步天东南,烨煜竟昏晓。天弧不上弦,金虎敛牙爪。万里食行人,白骨遍荒草。火爇乌龙冈,血染朱雀航。列宿不尽力,五纬分乖张。戍客困疆场,荷戈涕成行。谁为补天手?为洗日重光。
送王长子返白门长子旧镇闽留滞十六载矣 其一。清代。周亮工。措足知何地,能归尚此身。花怜岭外杂,酒是故园醇。飞絮茫无者,闲云亦有邻。去时城郭改,旧侣欲谁询。
梅影。宋代。王柏。梅花已清绝,明月忽横窗。孤影知难并,群花已竖降。淡痕开画帐,皓色掩书缸。寂寞素娥冷,须臾拥去幢。
次韵周昭礼见寄兼约观园梅。宋代。张镃。沙头晴了便回春,已觉青蘋媚暖津。但课浇畦园内叟,何心说剑里中人。超情耐久宁拘远,合处无多颇复伸。待得梅开醉香海,健呼重看老精神。
题画册四时小景 其四。明代。程敏政。一夜溪山雪,乾坤似玉壶。捲帘孤坐处,佳境入诗无。
十里轻阴,一川新绿,不应春事来迟。试探消息,犹未减罗衣。谁信闺房秀色,倚风试、桃李先枝。呈纤巧,吹香滴粉,漫放镜奁移。芳时。常在眼,歌清舞软,烟缕霏霏。向金徽促柱,玉局弹棋。尽待功成九转,蓬莱近、未肯升栖。还应是,梁鸿举案,同作百年期。
满庭芳·十里轻阴。金朝。元好问。十里轻阴,一川新绿,不应春事来迟。试探消息,犹未减罗衣。谁信闺房秀色,倚风试、桃李先枝。呈纤巧,吹香滴粉,漫放镜奁移。芳时。常在眼,歌清舞软,烟缕霏霏。向金徽促柱,玉局弹棋。尽待功成九转,蓬莱近、未肯升栖。还应是,梁鸿举案,同作百年期。
越山秋色送秦校尉还观海军。明代。王恭。稽峰閒望赤城标,霞气苍茫水雾消。独树过江吴地尽,断云归海楚山遥。空林木叶惊秋雨,极浦鸿声带晚潮。相约买舟寻贺老,知君终事霍嫖姚。
于书簏中得高吹台所寄诗遗稿。明代。张羽。拂尘启弊箧,忽揽故人诗。抚迹疑若存,惊逝杳难追。忆昔吴苑游,文采众所推。名谈析妙理,华襟吐芳词。予时侨城北,高斋临清池。焚兰延佳月,对酒弹清丝。谁云兹夕欢,乃为千载期。冥漠游魂远,凄凉亲翰遗。墨尘尚流馥,纸弊犹含滋。玩此涂洒泽,想君哦咏时。华章未及报,厚意良已亏。收竟一长恸,林风响余悲。想当写寄日,兹感君讵知。
斗修行 本名斗百花犯正宫。金朝。马钰。同流宜斗修行,斗把刚摧挫。斗降心,忘酒色财气人我。斗不还乡,时时斗,悟清清贫逍遥,放慵闲过。斗要成功果。斗没纤尘,斗进长生真火。斗炼七返九,还灿烂丹颗。斗起慈悲常常似,斗无争,斗早得携云朵
东林。元代。杨弘道。翩翩伤弓鸟,日暮择所托。西林不可栖,东林光沃若。上无枭鸢巢,下无狐狸窟。一枝有馀安,风细蟾光薄。
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 其一。宋代。张嵲。庾亮楼前唯皎月,屈原祠下秖沧波。北人每到犹肠断,江月涵辉更若何。
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言衣半夜付卢能,搅搅黄梅七百僧。临际一枝正法眼,瞎驴灭却得人憎。心心相印,祖祖传灯。夷平海岳,变化鲲鹏。只个名言难比拟,大都手段解翻腾。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唐代。曹著。渚亭临净域,凭望一开轩。晚日分初地,东风发杏园。异香飘九陌,丽色映千门。照灼瑶华散,葳蕤玉露繁。未教游妓折,乍听早莺喧。谁复争桃李,含芳自不言。
谢单景山载酒同赏牡丹过燕余。宋代。陈著。珍重提樽过小园,更呼贵客到樽前。教人镫下看颜色,知得浮生一梦然。
杨柳。唐代。汪遵。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问信红梅二章。宋代。舒岳祥。冻白千林须雪重,暖红一点着春多。哑驴瘦策平皋去,如此风流奈老何。
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宋代。苏轼。代北寒荠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随李白跨沧溟。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