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是一首宋代陈成之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扇窗户画着梅花月,
一张枕头上波涛起伏,松树随风摇曳。
诗意:
这首诗以绘画和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描绘窗户上的梅花月和枕头上的波涛和松树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和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感知。诗中的"半窗图画梅花月"展示了一幅绘有梅花和明亮月光的图画,窗户将这美景引入室内,给人一种虚实交融的感觉。"一枕波涛松树风"则描绘了诗人躺在枕头上,感受到了波涛翻滚和松树随风摇曳的景象,通过这种生动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的感觉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这首诗通过对窗户和枕头上的景物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梅花、月光、波涛和松树等元素,都是中国文化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美、清雅和坚韧。诗人通过将这些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悟性。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丰富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简约而凝练的语言,诗人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意境和内涵的诗歌作品。
两桥诗,并引 其一 东新桥。宋代。苏轼。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盘墅·思亲。宋代。黄由。才到松陵即是家,仙翁诗句发天葩。钝才不及赓余韵,留取时时罩碧纱。
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宋代。喻良能。直道盖中朝,雄名横六合。吾道其非邪,胡为未舟楫。
游烧香寺于道傍折桂而归遂赋。元代。何中。欲捐世间忧,径寻林下寺。古松工听法,幽鸟静通慧。钟传靖国声,苔识先朝事。山僮侦茶候,道人玩香穟。回看争夺区,始了西来意。无生安得灭,有患非所致。金仙一何高,淡然无可累。茫茫圹大劫,幽草供深翠。出门见东村,孤吹随风驶。前林众木奇,醲薰隐幽桂。飘扬满虚空,狂逐浩无际。冥参超欲仙,持玩倏已逝。
邵阳道中云岩寺。宋代。李纲。山空小寺依嵌窦,日暖幽禽转好声。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
小瀛洲为礼部侍郎王公行俭赋。明代。陈琏。我闻瀛洲居,景物一何好。晨曦耀琼林,夕露泫瑶草。清严犹秘府,图籍纷浩浩。中有列仙儒,颜容长不老。玉堂视草回,幽致协冲抱。所尊鲁麟经,所黜汉鸿宝。进秩贰春官,礼乐在论讨。皇猷资黼黻,人物归品藻。圣眷日弥深,况际时熙皞。其乐如道山,何须访三岛。
早朝。五代。冯延巳。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七夕赋咏成篇。唐代。沈叔安。皎皎宵月丽秋光,耿耿天津横复长。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
春日田园杂兴。宋代。刘蒙山。桑风吹绿满原头,西崦东阜暖气浮。村妇祈蚕分面絸,老农占岁说泥牛。田鸟飞逐耕烟犊,桑扈鸣随唤雨鸠。怜叟相邀同社饮,旋将新酒向花簪。
自题画扇。清代。杨翰。一椽草草结山阿,卧听飞泉洒薜萝。白石苍苔无客到,满林寒叶雨声多。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元代。方回。识本色人须本色,臭味论心不论迹。青莲居士浣花老,画像有人能画得。非陈无己黄鲁直,看画题诗难落笔,醉翁万代文章伯,中年偶堕滁阳谪。琅琊山亭酿泉酒,翁心不醉醉宾客。庆历朝廷天清明,谁张党论摇升平。禽鸣不知人之乐,党论无乃犹禽鸣。一时人乐从太守,交错觥筹送杯酒。乐其所乐翁来思,宾客欢哗终不知。既是宾客尚不知,画工焉得而画之。彼弈者弈射者射,摇毫臆度丹青解。醉翁醉态尚难摹,翁心乐处如何画。皆山一曲吾能歌,童而习之今鬓皤。翰墨世无苏老坡,奈此图中风景何。
立秋前一日齐河晓发。清代。宋祖昱。海右经过地,河干夙昔游。晨光催月坠,暝色带星流。车马烦犹数,关山老自愁。客心如落叶,明日又经秋。
送邹秀才游浙。宋代。梅尧臣。鞍傍带剑鱼皮鞘,马後携童越葛衫。度水缘山君底急,区区为答古千岩。
宛转歌。宋代。曹勋。明月皎皎兮江水清,促瑶轸兮写余情。有若人兮锵佩琼,申婉约兮扬新声。托明君之幽怨兮,留迟风以掩抑。借余音于宛转兮,韵繁谐以周密。怅流月之西倾兮,兮恨弥襟而叹息。歌宛转兮情无极。
再送伯孺。明代。徐勃。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元日观朝。唐代。厉玄。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火连双阙晓,仗列五门春。瑞雪销鸳瓦,祥光在日轮。天颜不敢视,称庆拜空频。
送户部尚书郎建宁彭万里还京。明代。张弼。西北边储圣虑劳,东南盐筴属英髦。鹭袍晓湿淮扬雨,鹢舫夜冲吴越涛。万里通商无滞券,百年宿弊见秋毫。归来敷奏炉烟里,白玉阶前荷宠褒。
再题桂花画眉用前韵。明代。朱诚泳。露冷风清八月时,山河影里见琼枝。春禽忘却秋容淡,每向花间斗浅眉。
读伊川易传。宋代。薛季宣。太极非名岂自然,由知辟阖见坤乾。先天讵必违中古,上古应须得后天。至密退藏那有迹,惟几成务尚容研。从教变易能从道,不似神龙得性全。
醉歌行留别张潜。明代。王恭。中夜饮,朱颜酡,郁金美酒金叵罗。扬眉吐气为君醉,相逢不饮当奈何。思君隔长河,会少离别多。剧欢继银烛,婉娈出青娥。江讴越吹空浩荡,郢中白雪扬清歌。春风无情吹桃李,昨日花开今结子。贵贱悠悠何足论,古来万事东流水。邙山之坟半无主,马鬣蓬科动离黍。铜雀歌钟散晚烟,茂林松柏凋寒雨。酒阑莫唱丁都护,空使哀情慨今古。青镜频看发渐稀,黄金一去交难固。少年心事谁共知,结交误结轻薄儿。一朝贫贱忍相弃,岂惜浮沈应有时。楼头杨柳垂青丝,楼上与君伤别离。伤别离,长相思。水流花谢两相失,雨散星离从此时。明朝更越千万山,再歌一曲行路难。行路难,摧心肝。
虞美人。宋代。张孝祥。雪花一尺江南北。薪尽炊无粟。老仙活国拭刀圭。十万人家生意、与春回。天公一笑酬阴德。赐与长生籍。今朝雪霁寿尊前。看我双亲都是、地行仙。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宋代。范成大。静里秋先到,闲中昼自长。门阑疑泄柳,尸祝漫庚桑。腹已枵经笥,身犹试药方。强名今日愈,勃窣负东墙。
立冬。宋代。陆文圭。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同潘屯田冬日早朝。唐代。张文琮。 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通晨禁门启,冠盖趋朝谒。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纷纶文物纪,焕烂声明发。腰剑动陆离,鸣玉和清越。
内翰黄仲昭以言被谪湘潭赋赠。宋代。陈炜。一道封章彻紫宸,忧时宁复悼埋轮。玉堂本是论思地,湘水甘为放逐臣。孤棹夜寒惟有月,上林花发不知春。皇明德量宽如海,珍重将来报主身。
闻田家插秧已毕。宋代。王炎。闻道田家日夜愁,黄云白雪不全收。稻畦插遍青如染,满望今年倍有秋。
两相惜行赠别吴仲伦归白沙并柬曾自升。元代。刘崧。江上霾雪阴雨积,野径荒荒断行迹。故人东来忽过我,把臂惊呼两相惜。十年东南兵甲频,豪杰往往沦风尘。躯干轩昂力如虎,观子岂是寻常人。忆曾同作匡山客,醉上层峰看秋色。流水空明龙子潭,碧桃尽绕仙人宅。中坛欲上心力摧,惊风怒雹从空来。却携短剑问卜筴,乘槎径欲窥蓬莱。时移事异髦鬓改,白璧泥沙閟光彩。青鸟高飞竟不回,消息微茫堕云海。君从何年堕白沙,我亦归种珠林瓜。青山闭户宜落日,一水只隔城东霞。感君远来当此夕,露牖风灯暗虚席。一杯浊酒千斟感,忽忆原尝泪沾臆。由来变化纷龙鱼,老我无成空学书。西行定遇曾文学,为问朗溪石笋今何如。
集儒阁。宋代。刘仲堪。飞阁敞东轩,俯瞰长江泻。晨霞晃梁际,晴虹隐波下。诸生肄业馀,群吏时享罢。清风四座来,兹焉纵嘉话。
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握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法曲献仙音。宋代。姜夔。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予数过之,为赋此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握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王文公。宋代。岳珂。态腾踔而多疏,意轩昂而多趣。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肤寸所形,秕糠金朱,岂不毅然大丈夫。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度,考之以羲献之范模,媲行楷而已变,质隶草而多拘。顾欲以之擅八体,教六书,合天下同轨之车,而不容有一辙之殊,兹其所以偾于康庄之衢。吁。
鹧鸪天。宋代。张孝祥。月地云阶欢意阑。仙姿不合住人间。骖鸾已恨车尘远,泣凤空余烛影残。情脉脉,泪珊珊。梅花音信隔关山。只应楚雨清留梦,不那吴霜绿易斑。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唐代。许浑。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返山居。宋代。王镃。草庐梦醒旧南阳,万事灰心笑一场。齿漱石泉消酒渴,手挼草药染衣香。菊花夜白因添月,柿叶秋红不是霜。大鸦今时无问字,天风时到响琴床。
谢姊惠鞋。元代。贾蓬莱。莲瓣娟娟远寄将,绣罗犹带指尖香。弓弯着上无行处,独立花阴看雁行。
寄河阳从事杨潜。唐代。李涉。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回舟偶得风水便,烟帆数夕归潇湘。潇湘水清岩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属。进者恐不荣,退者恐不深。鱼游鸟逝两虽异,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织,岁晏饥寒免相逼。稚子才年七岁馀,渔樵一半分渠力。吾友从军在河上,腰佩吴钩佐飞将。偶与嵩山道士期,西寻汴水来相访。见君颜色犹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驱车出孟津,高歌共叹伤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别,两都陈事空闻说。汉家天子不东游,古木行宫闭烟月。洛滨老翁年八十,西望残阳临水泣。自言生长开元中,武皇恩化亲沾及。当时天下无甲兵,虽闻赋敛毫毛轻。红车翠盖满衢路,洛中欢笑争逢迎。一从戎马来幽蓟,山谷虎狼无捍制。九重宫殿闭豺狼,万国生人自相噬。蹭蹬疮痍今不平,干戈南北常纵横。中原膏血焦欲尽,四郊贪将犹凭陵。秦中豪宠争出群,巧将言智宽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君不见昔时槐柳八百里,路傍五月清阴起。只今零落几株残,枯根半死黄河水。
送杨伯祥就逮入都。明代。范景文。党人碑石闻已碎,何复驱车泣草莱。鹤禁还须资颇牧,銮坡岂忍弃邹枚。昭回日月悬清照,颠倒风霜老干才。此去应逢宣室召,蓁芜吾道待君来。
槐云轩二首 其二。明代。董纪。槐之云兮人所爱。覆我屋庐兮如幢如盖。山作平地兮桑田变海。吾视其下兮蚁穴犹在。
沁园春。清代。顾贞观。残月幽辉,宿昔见之,岂其梦耶。任寒堆一枕,钿珠零落,尘萦半榻,筝柱欹斜。妾命如斯,郎行何许,裙扇留题满狭邪。鳞鸿便,莫双栖正稳,忘了天涯。也应游倦思家。料不抵,孤眠人叹嗟。向旧青绫底,频偎煖鸭,小红阑曲,遍数昏鸦。雪压霜欺,别来真个,瘦尽中庭萼绿华。谁传语,道春风多厉,强饭为佳。
送别。唐代。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送陈仲孚赴天台教谕。宋代。张伯淳。除书出紫微,百里较增辉。又趣横经去,应如衣锦归。乡枌迷驿柳,泮藻胜山薇。问讯诸亲友,秋高雁字稀。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宋代。蔡襄。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