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石壁。宋代。吕同老。清飚吹衣裳,缥缈凌层巅。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九锁山十咏·石壁》是宋代吕同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飚吹衣裳,
缥缈凌层巅。
玲珑峭壁下,
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
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
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
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
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
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
长吟伴飞仙。
诗意:
这首诗词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九锁山的石壁景致。诗人形容清风吹动衣裳,轻盈地登上石壁的巅峰。峭壁下面是一片玲珑剔透的景象,诗人手持拐杖,细细观赏,仿佛在这峭壁间徘徊回旋。石壁上没有刻画的雕饰,却有着与晴云影相似的神秘感,深邃而宏大的景色在青天中徐徐行进。仿佛水风飘荡般,微微波澜起伏,平川上的景色也相应起伏不定。然而,石崖前面的景物掩盖了一些美好的事物,令人感到惋惜。诗人表示将以真正的才智去开发这些潜在的美好,使之变得平坦自然。最后,诗人决定在这座山上定居,长时间吟唱,与飞仙为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九锁山石壁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山峰、石壁、晴云和水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
诗中的描写充满了细腻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如清飚吹衣裳、缥缈凌层巅,表现了登山的轻盈和高处的壮丽;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通过对石壁的描绘,展现了其细腻而又奇特的质感;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以晴云和青天的形象,描绘了石壁神秘而辽阔的景色。这些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而壮丽的自然世界中,让人感受到山水之间的美妙和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石崖前景象的掩盖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决定以真正的才智去开发这些被掩盖的美好,使之成为现实。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的眷恋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决定在九锁山定居,并长时间吟唱,与飞仙为伴。
整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形象的描写方式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人的感悟。通过对山水景致的细腻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真实、坦然的态度。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写意和抒情风格,展示了吕同老在宋代诗坛上的才华和艺术成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吕同老。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闭户。清代。郑孝胥。退休进取事何穷,吾道当如日在中。闭户著书时未晚,造车合辙意难同。云阴昼短长催暮,寒色林疏更反风。积叶满街谁共饮,空将情况话辽东。
九日陪樊尚书龙山宴集。唐代。杨衡。孟嘉从宴地,千乘复登临。缘危陟高步,凭旷写幽襟。黄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云杂组绣色,乐和山水音。旆摇秋吹急,筵卷夕光沉。都人瞻骑火,犹知隔寺深。
和周记室游旧京诗。隋代。孙万寿。大夫悯周庙,王子泣殷墟。自然心断绝,何关系惨舒。仆本漳滨士,旧国亦沦胥。紫陌风尘起,青坛冠盖疏。台留子建赋,宫落仲将书。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闻君怀古曲,同病亦涟如。方知周处叹,前后信非虚。
萼绿华歌。唐代。韦应物。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萧条兮驾龙车。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玉斧家。
挽舜元胡著作郎。宋代。王安石。德行文卓里开宗,姓名朝野尽知公。侍亲存没皆全孝,报政初终必竭忠。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从今永别人间去,笑入蓬瀛阆苑中。
早发诸暨。唐代。骆宾王。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薄烟横绝巘,轻冻涩回湍。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帝城临灞涘,禹穴枕江干。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南北朝。王微。孤枕寒生好梦频,几番疑见忽疑真。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商飚忽在序,候虫凄以鸣。岁律念向晚,崦嵫逼于征。已叹日月疾,但觉须鬓狞。搔首欲何为,松篁助秋声。
题马四首 其二。明代。谢肃。八尺权奇白鼻騧,东来万里自流沙。雄高顾盻深沉志,立仗偏宜在帝家。
效八音体送李状元一初提学浙江。元代。周巽。金闺早通籍,石渠待校书。丝纶阁中客,竹简犹卷舒。匏瓜岂终系,土宇今晏如。革化自君始,木铎扬名誉。
解蹀躞。清代。史承谦。落尽春花苔面,绣幕长孤倚。别情长惜,余香散罗绮。谁问雁杳鱼沉,倦魂可许相逢,乍眠乍起。宿妆委,见说恹恹梳洗,笙囊静如水。药阑愁听,蜂声满窗纸。清昼翠凤离披,想他神女生涯,自来如此。
苻生时长安谣二首 其二。清代。佚名。百里望空城,郁郁何青青。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穷真妙理访仙乡,云水青山地久长。闻说洞中诸境异,谁知鼎内有非常。遭逢只是因缘感,费力无成枉用忙。瑞气青天含象彩,十洲档坐论阴阳。
龙洞背。清代。李骥元。逆龙引秦水,直向此山送。山灵塞前途,云崖密无缝。龙怒张爪牙,穿石遂为洞。千里辟成河,一门开若瓮。水声与石声,今古两相閧。山中何所闻,来去鸟音哢。幽意快心曲,徐揽青丝鞚。
访高望公村舍 其一。宋代。何绛。高子善耕稼,结庐依山阿。柴门对深巷,牛羊日夕过。深耕而易耨,常恐恶草多。圣贤日以过,古道若之何。嗟尔宁戚子,徒然扣角歌。努力事躬耕,但愿成嘉禾。
癸未1763</span>岁秋八月公俸满西渡予作五古一篇上之。清代。朱仕玠。于越古奥区,千岩竞苍翠。郁烝干青冥,光涵瑚琏器。大雅溯根原,寔为名家裔。贯穿七略书,摛藻春葩丽。廿年官刑曹,时切平允志。持议无敢挠,屹若山岳锐。每岁上谳书,屡荷天颜霁。曰兹大小狱,是臣称职司。遂令天下民,咸受协中治。继命守瓯闽,清霜肃瘴疠。量移沧海东,经纶出腹笥。欲颂驺虞仁,弥厉鹰鹯鸷。化裁葛亮严,神明郑侨惠。听断胜燃犀,魑魅潜逋避。浩荡千里间,卧狗足生毳。黠胥无完裾,憔悴涕濡鼻。民番轻丰收,狼藉攒遗穟。制府释焦劳,永无东顾累。兹将航溟涨,筮日整行骑。煌煌贤能名,早已御屏记。恐留官神京,轩车难再至。斯须乞居停,慰我民番思。
前调。宋代。杨冠卿。月冷花寒宫漏促。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弦断鸾胶还再续。娇云时霎情难足。解道双鸳愁独宿。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蓬海路遥天六六。终须伴我骑黄鹄。
送张鹄举巡抚榆林。明代。李濂。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
晨兴。唐代。白居易。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南唐澄泥第一品,北宋党碑第一人。匪砚之重,世自不敢轻。
况其温温玉质,娟娟出水莲丰神。砚之方正见公德,砚之圭角表公节。
孙仁甫丈炳奎出观先世所藏温公澄泥砚李延平有题名南宋为魏鹤山得见真西山跋明有文衡山观款。清代。丁立诚。南唐澄泥第一品,北宋党碑第一人。匪砚之重,世自不敢轻。况其温温玉质,娟娟出水莲丰神。砚之方正见公德,砚之圭角表公节。公兮砚兮皆可述,独乐园中说《周易》。墨花濡染传家集,凤咮龙尾伯仲间。只许桥亭谢升堂,玉带文入室。前有观者李延平,后有观者文徵明,其中更有西山鹤山来同盟。八百载后归之乐安孙,可与宋雕《资治通鉴》称为两足尊。
失调名。宋代。吕严。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云中。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次韵靖州贡士鹿鸣宴二首。宋代。魏了翁。鸣春。敢将愚见酬佳赠,原子深思勿语人。
重寄内二首 其一。明代。卢楠。青山横东郭,白水流城西。欲济微舟楫,缅眺少丹梯。唯当见明月,相思俱沉迷。此时遥相望,知汝流玉啼。浮尘暗芳鉴,蛛网生兰闺。一身在罿罻,八翼垂沙泥。汝非蔡琰人,长跪解羁栖。好为小儿女,倾心听天题。白日有返光,出云还旧溪。会面秋风前,勿作频酸嘶。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宋代。苏辙。稍息南市喧,初上东山月。潜鱼忽惊踊,饥雁时断绝。落叶误投签,繁霜疑积雪。苦寒良难久,爱此元气洁。
楚江旅怀。明代。戴缙。薄暮过潇湘,秋空楚水长。黄芦千里月,红树万山霜。客梦悬双阙,乡心逐五羊。羁情谁与晤,劳者若为伤。
吴兴杂兴十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倦骨风流减,清时月旦新。湖山堪卒岁,案牍动移旬。拙宦甘除目,虚名苦趁身。此方色犹菜,忍说郡厨贫。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演教堂。唐代。无名氏。参稽道德本无言,不二门开阐古先。多谢师尊传演教,要令后学悟真诠。
秋夜。宋代。陆游。大枕空床梦不成,草堂悄悄四无声。月明渐见天窗白,风起忽闻檐佩鸣。客子未忘悲故里,老人无念到浮名。江村岁岁先凉冷,且复寻盟向短檠。
又和梅雨。宋代。杨万里。管得天公雨更晴,何关客子病心情。得归此意良不恶,且住微躯也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