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五首。宋代。陈居仁。圣略如天大,仁心亘古无。神兵胜淝水,鸣剑罢伊吾。宵旰逾三纪,歌谣遍八区。耆庞听遗诰,号绝更嗟呼。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是陈居仁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高宗皇帝的治理才能和仁爱之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圣略如天大,仁心亘古无。
高宗皇帝具备睿智的才能,智慧无穷,堪比天际。他的仁爱之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历久弥坚,无与伦比。
神兵胜淝水,鸣剑罢伊吾。
高宗皇帝带领着神勇的军队,战胜了淝水之战,彰显了无敌的威力。他消除了战乱,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宵旰逾三纪,歌谣遍八区。
他日夜操劳,超过了三百年的时间,无怨无悔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全国各地都在歌颂他的功绩,歌谣传遍了所有的区域。
耆庞听遗诰,号绝更嗟呼。
陈居仁说,即使是年迈的长者和普通老百姓,都在聆听着高宗皇帝的遗诏,感叹他的离去,发出悲叹之声。
这首诗词通过对高宗皇帝的赞颂,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仁爱之心。高宗皇帝被描绘为一位睿智而仁慈的君主,他具有非凡的智慧和领导能力,能够战胜一切敌人,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和平和繁荣。他的仁心和奉献精神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让人们对他的功绩和离去感到敬佩和悲伤。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崇敬和感慨。它展示了陈居仁对高宗皇帝治理能力和仁爱之心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宗皇帝的景仰和惋惜之情。这首诗词具有情感真挚、形象生动的特点,既是一首赞美之词,也是对高宗皇帝治理事业的纪实和感慨。
陈居仁(1129~1197年),字安行,折桂里后坑(榜头镇后坂村)人。七世祖司直避五代之乱自光州徙于泉之莆田,曽祖砥故不仕妣林氏,祖嘉谟故赠右朝奉郎妣黄氏赠安人,父膏故任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累赠特进妣蔡氏赠安康郡夫人汪氏封咸宁郡太夫人赠新平郡夫人。官至华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历仕中外,皆有政声。卒,谥文懿。学者称菊坡先生。居仁喜读故书,尤熟于班左,摘其精要成一编,名曰撷芳。又有奏议、制稿、诗文、杂著,《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陈居仁。陈居仁(1129~1197年),字安行,折桂里后坑(榜头镇后坂村)人。七世祖司直避五代之乱自光州徙于泉之莆田,曽祖砥故不仕妣林氏,祖嘉谟故赠右朝奉郎妣黄氏赠安人,父膏故任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累赠特进妣蔡氏赠安康郡夫人汪氏封咸宁郡太夫人赠新平郡夫人。官至华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历仕中外,皆有政声。卒,谥文懿。学者称菊坡先生。居仁喜读故书,尤熟于班左,摘其精要成一编,名曰撷芳。又有奏议、制稿、诗文、杂著,《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忆秦娥 杨山居湖舫新成,载酒落之,赋?。元代。张雨。兰舟小。一篷也便容身了。容身了。几番烟雨,几番昏晓。出桥三面青山绕。入城一向红尘扰。红尘扰。绿蓑青笠,让渠多少。
黄世成挽辞。宋代。杨万里。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宁登逸民傅,不著茂陵书。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闲居二首。宋代。洪咨夔。一觉汤饼睡,几转庭花阴。不作八翼梦,以无富贵心。东家朝鸣玉,西家暮横金。芭蕉大蔽牛,不奈霜风侵。何如老忘得,曲肱滋味深。
颂古三十九首。宋代。释道枢。口念木瓜医脚气,纸画锺馗驱鬼崇。一生若解和罗槌,日日吃酒日日醉。
松坡退隐。明代。梁兰。青松产阳坡,苍苍挺崇标。霜雪岂不繁,凌寒恒后凋。凝阴翳垂景,清响回流飙。乘间肆盘桓,取适爰逍遥。仰视白鹤飞,浮云亦飘飘。贵富奚复慕,宠辱良自招。但兹养馀日,讵云非松乔。
六里菁。明代。杨慎。六里菁何深,千章树如荠。俯听秋蝉鸣,翻在幽涧底。涧水何湔湔,谷兰香蘼蘼。不见采芳人,谁为枕流子。日暮心悠哉,临风聊徙倚。
和道傍大松人取以为明。宋代。史浩。夭矫龙鳞众欲攀,肯随蒿艾老空山。便教不受栋梁用,犹作光明满世间。
观赵龙虎习兵。明代。林鸿。 圣代雄藩尚练兵,将军意气重横行。登坛久论安边计,倚剑平临近海城。玉帐鸣笳通远戍,青丝归骑出连营。悬知汉主垂思虑,始信票姚独羡名。
王丞明辅罗倅虞臣邀余天雄郡阁因携谢卢登焉。明代。王世贞。郡阁诸贤在,谁堪屐齿高。漳流写衣带,伾岭出秋毫。堞起千家月,松回万壑涛。新篇携谢眺,若士起卢敖。罗友须羊肉,王猷似马曹。礼宁缘我设,兴自任君豪。夜色归长剑,天风佐浊醪。诗成谁第一,欲解鹔鹴袍。
虞美人。清代。张景祁。春云不定琉瓈冻。压住梅花梦。谁家羌笛起愁声。不道江关消损庾兰成。玉颜应妒归鸦影。绿鬓文窗冷。燕支塘畔水无香。争得一条寒碧与情长。
已亥杂诗 50。清代。龚自珍。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附孙叔通。
咏史诗·苍梧。唐代。胡曾。有虞龙驾不西还,空委箫韶洞壑间。无计得知陵寝处,愁云长满九疑山。
中秋四山诗 其二 铜井山。明代。张元凯。晨弭南湖棹,暮蜡东山屐。千级石磴遥,半岭行云逆。佛宫才数椽,僧厨少四壁。井馀蛟龙腥,阶唯鸟兽迹。崩奔群壑会,居然走震泽。皎月出层岩,窈窕穿树隙。寥空澹而澄,逾高光逾白,一照析秋毫,万象呈圆魄。浮屿俨欲飞,列宿如可摘。峦竹多清音,巢鹘无卑翮。箕踞藉落叶,长啸振孤石。兹夕登兹山,彷佛藐姑射。
次韵王适上元夜二首。宋代。苏辙。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羁客不眠诗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烛烛。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寒榻病馀笑目前景物都无可咏因戏作天上宫词四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长幡曲盖宝光连,冠却芙蓉侍两边。直日退馀无一事,又寻丹箓勘诸仙。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 其九。元代。仇远。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我亦有敝庐,松菊暗荆棘。北山百年墓,苔竹手所植。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西风龙蛇蛰,暗雨山林黑。东望会言归,免我长相忆。
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 其四。魏晋。刘桢。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小臣信顽卤,黾勉安能追。
宿州道中。宋代。张耒。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船背雨。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殷勤买酒谢船师,千里劳君聊转橹。
重咏杨妃菊。明代。张泰。冷香微艳谢荒淫,谁遣狂心改道心。应向驿途零落怕,至今幽处托根深。
饮于梅山弟家醉书八首。宋代。陈著。梅山半载在城中,辜负山中月与风。老我相逢还一笑,弟兄能有几人同。
禋雅。南北朝。沈约。紫宫昭焕,太乙微玄。降临下土,尊高上天。载陈圭币,式备牲牷。云箛清引,栒虡高悬。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咸达皇虔。
满江红 寿侯兹泠六十。宋代。张夏。紫气东来,常管领、兰亭金谷。交到老、几人君子,岁寒松竹。指腹尽教容百辈,挥毫奚啻倾千斛。任纷纷、轻薄少年场,浮云目。也不跨,扬州鹤。也不问,中原鹿。但传经膝下,杜门雌伏。何氏已推山大小,阮家休问居南北。倚青藜、缓步映山河,红桥曲。
有哀。明代。李梦阳。汉阴丈人甘灌园,海上渔翁非避喧。零乱春鸥横夕浦,萋迷烟草入秋原。秪将华发悲人世,不使黄金怨子孙。思向桂山歌偃蹇,月明天碧况闻猿。
中秋饮凤凰台上。宋代。王遂。天上十分月,人间一半秋。笙歌传小寨,灯火认层楼。酒怕初斟满,碁欣未了收。分明浑似水,只是欠双鸥。
张烈士行。清代。孙文川。不破一甲折一矢,数十贼魁同日死。贼自杀贼谁所使,死不忘君一烈士。烈士少孤气峥嵘,弱冠胶庠已有声。往年长沙贼攻急,曾参筹笔撄危城。功成身退名不居,先人金陵有敝庐。冒雪冲风返故里,转身贼来如捣虚。城陷人思脱虎口,烈士摇头独否否。公等行矣了一身,我愚欲展回天手。诡作书吏冀贼容,密封细字达军中。元戎读罢手加额,谓此上策吾当从。长发毵毵小袖衣,出城入城贼不知。军门立谈定大计,约期内应迎王师。大事垂成谋竟泄,可怜壮士空相结。毒刑备受命如丝,且竭吾忠用吾舌。纵不能斫妖鸟头,盍剪羽翼无使留。纵不能制猛虎命,盍断爪牙无使横。瞋目大呼认不讳,同谋尚有老兄弟。指引某某皆其尤,贼怒切齿惊夺气。果然同类自相戕,烈士亦死神扬扬。传闻慷慨捐躯处,云惨风凄小教场。吁嗟乎!金陵节烈俱捐生,烈士铁中之铮铮。一息仅存尚报国,临危不乱尤难能。他日褒忠恤典大书烈士名,江宁府学廪生张继庚。
晓云开。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箫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
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睢社朝京非远,正如羹、民口渴盐梅。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林钟商)。宋代。张先。晓云开。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箫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睢社朝京非远,正如羹、民口渴盐梅。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水龙吟 予始赋睡词,诸公赓和三十余首。一。元代。白朴。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题乌江官舍木芙蓉。宋代。王之道。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
泗水雍秀才画草虫。宋代。郭祥正。蜻蜓点水蝶扑花,螳螂捕蝉蜂趁衙。营营青蝇争腐糁,趯趯阜螽沿草芽。馀生骨朽不复得,雍子笔老谁能加。卷开却掩恐飞去,绨袭爱护行随车。况君才力日清敏,胡不放手为龙蛇。龙蛇逼真看腾跃,出入天地藏烟霞。
横吹曲辞。折杨柳。唐代。卢照邻。倡楼启曙扉,园柳正依依。鸟鸣知岁隔,条变识春归。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
当户南山景色幽,摩空巀嵲最高头。玄云连合地天泰,旭日照临光焰浮。
先垄满堆崇马鬣,祥飙终古绕松楸。昼檐清昼珠帘捲,笑指烟光一望收。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 其三 前峰翠微。明代。张天赋。当户南山景色幽,摩空巀嵲最高头。玄云连合地天泰,旭日照临光焰浮。先垄满堆崇马鬣,祥飙终古绕松楸。昼檐清昼珠帘捲,笑指烟光一望收。
慈济院双楠。宋代。文同。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帐待何人。护持必有诸贤圣,触犯宁无恶鬼神。付嘱寺僧常洒扫,莫令向下有纤尘。
秋柳四首·其一。清代。王士祯。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昭孝道院。宋代。赵菊庄。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浣溪沙(咏梅)。宋代。吴儆。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娟娟新月又黄昏。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为谁消瘦不禁春。
重阳日使者持诏用韵柬石末公。明代。刘基。中元悲断羲和报,九日欢迎诏使来。紫禁羽林分垒壁,清秋辰极照中台。愿从黄石明三略,莫使诗人赋七哀。蚁垤牛涔休沸荡,泰山乔岳甚崔嵬。
秋兴三首 其三。宋代。张耒。寒日在东屋,邻家晚鸡啼。阑班黄叶地,白日虫鸣悲。扬扬旧香草,白露彫华姿。虽悲就摇落,所喜实离离。幽雅叙衣食,备寒戒先期。薪刍既收敛,酒醴亦时施。嗟我无一廛,薄游倦东西。眷言及农亩,岁晚空咨嗟。
寿周枢密四首。宋代。曾丰。一元发于春,万物收以秋。公转播物钧,元气在笔头。颐指役汉将,愿言似留侯。功成早辟谷,寿与乔松侔。
河梁晚望二首。唐代。子兰。水势滔滔不可量,渔舟容易泛沧浪。连山翠霭笼沙溆,白鸟翩翩下夕阳。雨添一夜秋涛阔,极目茫茫似接天。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
重入千山二绝 其二。明代。释函可。万壑千峰是旧知,此回相见异前时。寒鸦亦似曾相识,两两飞来低树枝。
宴坐有得。近现代。释敬安。兰若凝禅寂,柴门镇日关。定中惟见水,身外忽忘山。神理虽自悟,太虚宁可颜。了然清净义,不在语言间。
袷乡回升楼。清代。佚名。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参胜素虬,还归自庙。端闱百常,声环七校。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贺新凉 寄邓孝威。清代。曹贞吉。才子生南国。坐江楼、拥书十万,百城难敌。高密元侯门第在,伯道清风奕奕。看威凤、矕龙气色。屈指骚坛谁执耳,羡葵丘玉帛长干侧。千古事,名山得。惭余潦倒东溟客。望龙门、清尘浊水,蓬踪疏隔。八月西风吹雁羽,漫学秋虫唧唧。携布鼓、雷门偷击。汪李比来情更好,似桃花流水深千尺。空梦到,邗沟碧。
斋中列酒数壶皆齐安村醪也今旦亦强饮数杯戏。宋代。张耒。放逐江边长苦饮,壶浆尚敢较醇醨。中都光禄多新酿,不解随人得一巵。
行药至城东桥诗。南北朝。鲍照。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严车临逈陌。延瞰历城闉。蔓草缘高隅。修杨夹广津。迅风首旦发。平路塞飞尘。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争先万里涂。各事百年身。开芳及稚节。含彩吝惊春。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
阳朔道中两绝 其二。宋代。李光。万里南行岂偶然,黄粱一枕梦邯郸。初无惠政苏疲俗,父老休迎旧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