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宋代。胡寅。人日春愁连上元,薄寒吹雨罩花村。传柑说道升平复,梦断鳌灯放五门。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
人日春愁连上元,
薄寒吹雨罩花村。
传柑说道升平复,
梦断鳌灯放五门。
中文译文:
春天的日子里,我在幽静的居所中给仲固和彦冲写下这十首绝句。
阳光渐长,春愁不断,一直延伸到了上元节。
寒意微薄,寒风吹过,雨水笼罩着花村。
我听到有人传来柑橘的消息,说时局逐渐平息,国家逐渐安定。
然而,我却在梦中断了鳌灯,无法再点亮它照亮五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胡寅在春日的幽居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思考。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较为忧愁和沉郁,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在第一句中,作者提到了"人日",指的是上元节,这是中国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然而,即使是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喜庆的时刻,作者仍感到春愁不断,心情沉重。
接着,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尽管已经是春天,但寒意依然存在,微薄的寒风带着雨水笼罩着花村。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可以视为作者内心情感的映射,寓意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困顿。
在下两句中,作者传来柑橘的消息,说时局逐渐平息,国家逐渐安定。这似乎是一种希望和宽慰,传递出了对社会安定的渴望。然而,这种希望却在下一句中被打破,作者在梦中断了鳌灯,无法再点亮它照亮五门。这句意味深长,暗示了作者对梦想和希望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困扰。作者在幽居中感受到的孤寂和迷茫与外界春天的盛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惘。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宋代士人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寅。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题定武兰亭副本。宋代。王柏。玉华末命昭陵士,兰亭神迹埋千古。率更搨本入时珉,盐帝归装投定武。薛家翻刻愚贵游,旧石宣和龛御府。胡尘横空飞渡河,中原荆棘穴豺虎。维扬苍茫驾南辕,百年文物不堪补。纷纷好事竞新模,倾欹丑俗亡遗矩。如今薛本亦罕见,仿佛典刑犹媚妩。清欢盛会何足传,右军它帖以千数。托言此笔不可再,慨然陈迹兴怀语。今昔相视无已时,手掩尘编对秋雨。
勉儿一夔北上二首 其二。明代。庞嵩。送尔今出门,行行守清素。举足不违亲,便是趋庭度。
小桥。宋代。王之道。芳榭绕流水,春馀半篙缘。登临赏幽花,兹亦我所欲。小桥果何往,长堤正相属。朝看龟鱼游,晚听鸥鹭浴。
送吴大章还宜兴。明代。王鏊。试罢彤廷便乞还,不教名字落人间。小团龙凤春前雨,罨画楼台水面山。文彩传来多似舅,功名老去只如閒。洞庭东望无多路,楚颂亭成有旧颜。
张端明挽诗。宋代。薛季宣。凋落伤前辈,风流属老成。和羹方尔用,接淅已吾行。卜筮占先志,仪刑式后生。赠同开府相,哀诔易佳名。
游鼓山天风海涛亭。明代。王恭。高亭上与翠微连,漠漠风涛际海天。吴越百城飞鸟外,琉球孤岛断云边。灵源洞古人稀到,青草池空凤杳然。深愧远公相问姓,自非玄度亦逃禅。
寓居婺倅厅秋夜观书有感四首 其一。宋代。许及之。虚庭摵摵撼梧楸,黄卷青灯字字愁。说与西风莫萧瑟,年来诗思不禁秋。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宋代。苏轼。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寻山跨坑谷,腾aa37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长安窦明府后亭。唐代。顾况。君为长安令,我美长安政。五日一朝天,南山对明镜。鸟飞青苔院,水木相辉映。客至南云乡,丝桐展歌咏。吏人何萧萧,终岁无喧竞。欲识明府贤,邑中多百姓。
陇头吟。宋代。曹勋。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水声呜咽鸣啾啾。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唐代。孟郊。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桂隐。宋代。张镃。顷年叠石规制陕,大类堆沙戏成塔。一株蟠桂两稚松,便爱清阴蔓藤匝。阶前指作嵩华样,引宾纪咏纷酬答。迁巢城北倏两期,惯有真山坐延纳。人生最怕眼见广,到处卑凡意难合。每还旧舍觉荒陋,草树虽添漫稠杂。林塘移植势定增,未成已想风烟飒。朝晴夕晦各异状,倚杖閒看更铺榻。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载来非敢效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
七夕立秋戏作古思边。明代。邓云霄。一叶飘残暑,蛩声唤晚愁。征人正南望,大火复西流。莫以边城月,来窥乞巧楼。惟应牛与女,此夕不悲秋。
朔风。明代。徐问。朔风起青蘋,平林迹如扫。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
次韵李公择送新赐龙团与黄学士三绝句。宋代。苏颂。黄金芽嫩先春发,紫碧团芳出焙来。闻说采时争节候,喊山声动甚惊雷。
龙图阁会宴应製。宋代。杨亿。册府藏书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论思。中天召宴衢樽满,乙夜观文列象垂。綵鳯翩翻巢绮阁,灵龟夭矫冠金碑。大风发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绩熙。
山行。宋代。释智圆。策杖乘闲兴,山深人迹稀。断桥摧宿雨,高树挂残晖。岩静云孤起,潭空鸟独飞。前峰有兰若,吟赏自忘归。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十二 不如守中。元代。李道纯。说妙谈玄了不通,争如默默守其中。不偏不倚玄关透,不易方能合圣功。
园庐閒兴。明代。王慎中。积雨端居暇,翛然爱一园。菊如陶径茂,瓜比邵畦繁。暑退风归树,秋深潦坏垣。城中少閒客,谁复到吾门。
玩丹砂 寄赵居士。金朝。马钰。净净清清净净清。澄澄湛湛湛澄澄。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坚坚坚永永,明明朗朗朗明明。灵灵显显显灵灵。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宋代。黎廷瑞。从来麋鹿合山林,无奈迂疏习已深。食用且空犹种秫,典书未赎更修琴。少豪论事唯扪舌,晚静观空颇得心。莫笑山翁无事业,种花莳竹自成阴。
陪毛君夜游北园。宋代。苏辙。池塘草生春尚浅,桃李飞花初片片。一尊花下夜忘归,灯火寻春畏春晚。春风暗度人不知,满园红白已离披。江南春雨少晴日,露坐青天能几时。折花只恐伤花意,携客就花花定喜。落蕊飘香翠袖中,交柯接叶灯光里。雨练风柔雪不如,精神炫转影扶疏。夜看飞燕胜朝日,月暗还须明月珠。美人劝我殊非恶,明日雨来无此乐。醉归不用怕山公,马上接?先倒著。
九日游鹰窠山。元代。贝琼。忽忽已九日,出门净无泥。地偏寔斗绝,有山如会稽。宾客后杂遝,仆夫各有携。天风海上来,我马骄且嘶。坡陀出险径,窈窕遵回溪。前登郯家岭,始觉华盖低。作者四五人,更托千层栖。日午扣其户,不愁苍耳迷。欲俛栖鹘巢,上陵万丈梯。岂但畏猛虎,彷佛闻天鸡。共燕修竹林,落日犹在西。相看且一笑,四郊多鼓鼙。
次韵答冼石云。明代。庞尚鹏。紫燕飞飞拥去旌,邮亭酒罢闻吹笙。马前忽报都门路,岭外犹悬陇树情。天阙夜开三殿晓,金城云尽万方平。侍臣奉御临河阁,惟听高梧老凤鸣。
招子昂饮歌。宋代。戴表元。与君相逢难草草,与君相逢苦不早。人生何处小泥涂,此日飘零武林道。武林城中马如云,闭屋狂歌人不闻。狂歌自笑君亦笑,依然狂绝不如君。君歌岂是真狂者,青衫少日春潇洒。至今俊笔五花纹,最惜青眸十步下。虚名何用等灰尘,不如世上蓬蒿人。黄金偏趋不贫室,白发难老无愁身。风雨无情亦如此,凄凄但聒穷人耳。不见朱楼高到天,凤箫龙管连朝起。连朝笙管可奈何,我歌且止须君歌。青天白雪望不极,坐见绿水生层波。我生胡为被狂恼,江头鱼肥新酒好。从今作乐拚醉倒,与君相逢难草草。
节妇郑氏诗。清代。林华昌。凄绝香闱忽折鸾,无端玉树苦摧残。百年心事梦中托,九转肝肠哭后乾。蜀魄夜啼霜月冷,湘魂时绕凤江干。从容一死宁他矢,独挈纲常万古寒。
自京之昆明机上口占。宋代。江南雨。雾海云峰万象更,也同尘世幻阴晴。时人每作居高想,高处何曾有太平。
颂古诗(六首)。明代。海舟慈禅。风波不动影沉沉,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至今青黛镜中心。
风月堂二首。宋代。曾几。青罗熨镜正揩磨,上有虚堂发兴多。大热端能排酷吏,广寒只合在嫦娥。又成画舫珠帘去,可奈红妆翠盖何。纵使曲肱无别梦,一尊风月弄婆娑。
听乌槛角有感送衍上人归乡。宋代。释绍昙。黄牛背上乌槛角,声声吹作村田乐。低入重渊高入云,拟别宫商都是错。断烟明灭枯岗西,这呜咿唤那呜咿。天地豁空群动息,野花惊秀不萌枝。古今酬知何有限,记得完全忘一半。木人巧弄没弦琴,石女细呈毡伯板。年来节奏总输君,听彻无声自返闻。一曲还乡人错听,聚头唤作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