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

白龙洞朗读

《白龙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邹浩。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门寂寂昼常阴,
谁识行天济物心。
金翅影沉超永劫,
玉毫光现契圆音。
滂沱普润三千界,
叆叇浓兴一万寻。
天子六龙方在御,
不应头角閟幽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白龙洞》的洞穴景象,表达了洞穴内外的宁静和神秘之感。诗人通过对洞门的描绘,反映了洞穴内部常常阴暗寂静的景象。然而,诗人认为,只有洞穴内的六条龙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天地济物的心意。

诗人通过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将龙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他提到金翅龙的影子沉淀在洞穴中,超越了无尽的时间。同时,洞穴中闪耀着玉毫般的光芒,展现了契合宇宙音乐的神奇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宇宙的奇妙和洞穴中蕴含的无限力量。洞穴中的景象被视为一种潜在的能量源泉,滋润着广阔的世界。虽然洞中的景象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空间,但它的力量却能扩散到无边无际的领域。

最后两句诗提到天子的六条龙,暗示了洞穴中的龙与帝王的关联。这六条龙可能代表皇帝的权力和威严,而它们在洞穴中驻守,展示了它们与洞穴的紧密联系。

赏析:
《白龙洞》以精练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辽阔的洞穴景象。通过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诗人展示了洞穴所具有的无限能量和潜力。洞穴被视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存在,它不仅与天地间的力量相连,而且与帝王权威有着紧密的联系。

整首诗的意境充满了神秘感和超越性,给人一种沉浸在奇妙世界中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洞穴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引发人们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此外,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如金翅龙、玉毫光,以及对三千界和一万寻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和表现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宇宙奇妙和洞穴力量的感知和理解,给人以深思和遐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邹浩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风日暮急,薄寒生小苑。
群英不我遗,并坐慰幽蹇。
欢来引觞酌,快甚瓴水建。

()
肃将王事。
集此扬土。
凡我同盟。
既文既武。
()
一滩过了一滩奔,一石横来一石蹲。
若怨古来天设险,峡山不到也由君。
()
烟冷浑沾水,溪清可数鱼。
鸦翻千点墨,雁草数行书。
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
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

大漠秋深万马驰,小王轻徱逐胡儿。燕歌翻作从军乐,羌笛愁闻出塞悲。

乌垒风传青海箭,雁门霜拂黑山旗。周疆汉戍千年事,谁建旄头捣裔夷。

()

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遗风。而我岂谓然,野蓬生麻中。

年来更世患,颇悟穷与通。所失岂鲁宝,所亡非楚弓。

()

()

世路漫漫去复过,漫从帝里课松萝。浓香不散陶潜菊,柔翰其如逸少鹅。

似送西山供案入,欲驱南海那云多。最怜半踏芳洲舫,衣袂翻然接绛河。

()

万方一日纲纪新,四夷重译来称臣。白头山癯惊且喜,托身两代耕桑民。

桑田海水千年改,霜木晨星几人在。老马空嘶皂枥间,惊鸿已出虞罗外。

()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

十载空吟越,双钩自美吴。文成辉五凤,价重等三都。

下里知难和,中原几并驱。阊门应弭棹,看尔立操觚。

()

妆台镜子远山青。南都石黛横。问侬夫婿不知名。

声声别有情。

()

相思汝水月,相见帝城春。紫逻云烟迥,青门柳色新。

岂如题凤侣,疑是好鹅宾。醉即挥鞭别,金龟报主人。

()

缺齿老胡不敢说,一夜谩天三尺雪。神光初只立齐腰,大地到今寒彻骨。

寒彻骨,金刚扶起泥人佛。樵歌渔唱乐升平,灵芝瑞草年年出。

()

故人天下定,垂钓碧岩幽。旧迹随台古,高名寄水流。

鸟喧群木晚,蝉急众山秋。更待新安月,凭君暂驻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