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宫词朗读

《宫词》是宋代宫廷文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临明一阵梨花雨,
梦隔珊瑚斗帐明。
后苑乐声催引驾,
春衫初试觉身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宫廷生活中的一幕景象。诗人王珪在明亮的早晨中,目睹了一场梨花雨,梨花像雨一样飘落下来。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珊瑚制作的斗帐之后,梦幻般的美景显得更加明亮。乐声从后苑传来,催促诗人准备启程,穿上轻盈的春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雅致的描写,展示了宫廷中的宁静和美好。梨花雨是一种幽雅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新的希望。王珪以梨花雨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宫廷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梦隔珊瑚斗帐明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梦幻的氛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后苑中传来的乐声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也象征着王珪要离开这个美好的地方。最后,诗人以春衫初试觉身轻来结束诗篇,表达了他对新的旅程充满期待和轻松自在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典雅、宁静的氛围中。诗词中的意象和用词都流露着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别离和离愁的情感,增添了一丝凄美的色彩。整体上,《宫词》展现了王珪细腻的情感和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靖节先生几代孙,青娥曾接玉郎魂。
春风流水还无赖,偷放桃花出洞门。
()

江中闻鸡鸣,音响极抗烈。坐念祖豫州,要为天下杰。

()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

两崖十里苍簋根,中藏一溪云月髓。嫩粉生香笋出林,老枝压地花成米。

溪上老翁撑竹船,摘米炊枯弄清泚。月下何人见往来,惟有山猿同坐起。

()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
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

陶器为棺椁,中庸孰可名。一丘春草色,两树野松声。

()
几片萧疏叶,霜容点碧岚。
波平如在地,舟小亦同龛。
白水成佳供,清香佐野谈。
莫辞归路杳,皓月挂溪南。
()

三种真形一种稀,结成灵异少人知。莫言龙虎同源出,便是神仙立兆基。

()

()
魏帝当时铜雀台,黄花深映棘丛开。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

人生如浮云,片片随所起。
值遇初偶然,解散亦俄尔。
识君湘水头,凝袂衡岳里。

()
茫茫清泗遶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
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
纵令司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强写苍崖留岁月,他年谁识此时心。
()

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
步慵行道困,起晚诵经迟。应似仙人子,花宫未嫁时。

()

草草声名等漏卮,相逢佳处暂舒眉。我方击节聊乘兴,君可忘忧莫见疑。

()
高皇布纲收凤麟,我得定交犹数人。
陈山清真王逸少,李石风流贺季真。
()
渔翁年几雪垂肩,钓罢归来月一船。
明日酒醒寻伴侣,卖鱼依旧禹祠前。
()
有客有客,来扣我门。
相见无言,自晝达昏。
搘肘凭栏,俯仰干坤。
百年瞬息,得丧谁论。
()

簸钱堂上,避人羞傍,樱桃花树。半篙春水送蒲帆,便没个、相逢处。

今古伤心常如许。紫玉成烟苦。不是垂杨惯飞绵,被几阵、东风误。

()
西来政尔叹离居,数士英英端起予。
情话不遗亲且故,高交宁有数能疏。
诗章许和平反暇,尊酒仍饕簿领余。
幕府河南亦名胜,愿交烦为问何如。
()

云封八九十层,松盖百千万尺。塔顶一双鹤栖,溪边两行虎迹。

()
四门击柝罢寒更,淮水淮山欲曙城。
柏子添香延宿火,梅花吹角送春声。
大星宾日光芒定,残雪兼霜物候明。
故国亲朋俱献岁,异乡鱼鸟独关情。
()

岑溪日午已微曛,竹院无人住白云。屋后土深新兽迹,厨前瓦落旧烟薰。

树飘黄叶为谁扫,石咽寒泉独我闻。聚散去来知昨梦,犹披衰草哭孤坟。

()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
白马何方来,青丝红锦鞯。
手持省府檄,身著从事衫。
分麾莅属邑,衔命司括田。
一见为鸾凤,不肯为鹰鹯。
()
天申圣节礼非常,躬率群臣上寿觞。
天子捧盘仍再拜,侍中宣过近龙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