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句》
朝代:宋代
作者:元绛
五蓂开端荚,
百草斗香苕。
中文译文:
五蓂花开放出初生的荚果,
百种草木争相散发芬芳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大自然中万物生长的美妙景象。诗人通过描绘五蓂花开放的情景和百草散发的香气,表达了大自然万物都具备独特的美丽与香气,彼此竞相斗艳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短短两句诗,展示了大自然中的繁荣和生机。五蓂是指开花后结荚的植物,它们初生的荚果象征着生命的起始,而百草则代表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诗中的五蓂和百草相互辉映,彼此竞相斗香,形成了一幅繁茂的画面。
这首诗揭示了大自然中生命的力量与多样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通过细腻而简练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自然世界,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生命起源和生命力量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景象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中万物生长的美妙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力量和自然界的赞美。它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奇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思。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元绛。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书李太白集后。清代。黄锡朋。太白醉魂今在不,宫袍零落泣山丘。九天珠玉馀仙笔,万古乾坤一酒楼。已觉腾霄耀鸾凤,可怜撼树困蚍蜉。芙蓉清水天然致,长爪儿郎空自愁。
观洞庭张水军。明代。顾璘。楚南洞庭天下险,寇盗不与潢池同。干城颇设诸将在,格斗正赖三军雄。秋高日晴水如掌,传令千艘出湖上。画鹢分张羽士林,青龙独拥中军帐。旌旗照水云锦明,鱼龙下伏不敢惊。三步五步一齐止,左哨右哨连行营。健儿使船如使马,变化风霆殊整暇。须臾一舸远飞回,戏缚生俘献麾下。船头将军红绣袍,横弩坐射波间鳌。两行金鼓震水府,万夫大喝江云高。吴王馀皇诚可嗟,黄盖艨艟未足誇。若将远较昆明水,定数威雄胜汉家。
万红梅里幽深处。甚杖屦、来何暮。草带湘香穿水树。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
独清懒入终南去。有忙事、修花谱。骑省不须重作赋。园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听风雨。
青玉案(闲居)。宋代。张炎。万红梅里幽深处。甚杖屦、来何暮。草带湘香穿水树。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独清懒入终南去。有忙事、修花谱。骑省不须重作赋。园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听风雨。
溪翁。元代。叶颙。渔唱杂樵讴,茶铛继酒瓯。醒吹云外笛,醉掉月中舟。潮驾千寻浪,风生两岸秋。古今多少事,睡醒蓼花洲。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八。宋代。朱熹。七曲移船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人言此处无佳景,只有石堂空翠寒。
用萧敬夫韵。宋代。文天祥。庭院芭蕉碎绿阴,高山一曲寄瑶琴。西风游子万山影,明月故乡千里心。江上断鸿随我老,天涯芳草为谁深。雪中若作梅花梦,约莫孤山人姓林。
赠程都纪宗贵宋相文清公之裔藏有先世诰牒。明代。程敏政。住是真仙宅,宗传旧相家。丝纶惊岁月,楼阁俯烟霞。散局敲棋子,轻瓯泛茗花。不知归兴懒,高树集昏鸦。
杂词 其八。明代。王邦畿。冰簟银床冻欲惊,高天闻得雁归声。绣书寄去频无梦,锦字传来密有情。一片白云东户晓,四更残月半窗明。侍儿暗会明朝事,贮得梅花粉露清。
咏史 其一。明代。卢若腾。智伯有三臣,茁国与庇耳;豫让何为者,而遇以国士。当伯贪愎日,缄默坐相视;人已饮其头,乃始谋反尔。所为者极难,独愧中行氏;未闻主臣间,有论报施理。纵以众人报,不死亦足矣;反面事仇雠,安得与人齿。区区报伯恩,此道亦近市;劲悍虽足多,始终非全美。置之刺客传,直哉龙门史。
寄辇下莫降秀才。宋代。林逋。犀围古暗革靴鸣,楚楚衣裾白苧轻。节概平时长独立,文章近日合双行。且看辇毂千蹄晓,复忆溪山数峰晴。一第临临杏花宴,满都春色叫迁莺。
题刘中守佥宪为闽海宪史马谦叔赋二首 其二。元代。李士瞻。远山迢递近山高,茅屋溪声阅涧毛。江浦潮来帆正疾,日边归客顿相遭。
题李伯时山阴图许元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像二首 其一。宋代。米芾。一幅轻绡三尺阔,百岁丹青半鹿脱。谁将光景写吴绫,神采森然动毫末。
蝶恋花。宋代。秦观。新草池塘烟漠漠。一夜轻雷,拆破夭桃萼。骤雨隔帘时一作。余寒犹泥罗衫薄。斜日高楼明锦幕。楼上佳人,痴倚阑干角。心事不知缘底恶。对花珠泪双双落。
河。唐代。李峤。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
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醾三绝。宋代。范成大。东风微峭护余春,红紫香中酒自温。不用忙催银烛上,酴醾如雪照黄昏。
清风十韵。宋代。薛映。爽气乘秋至,凉飙荡暑初。泠泠含远籁,槭槭动轻裙。翠幕波无际,修篁韵有余。潜惊塞草绿,作拂井桐疏。素发悲郎将,霜纨感婕妤。窗光流熠耀,帘影乱蟾蜍。尘袭青丝骑,香飘绀幰车。故宫经馺娑,别馆度储胥。薄暮来金埒,凌晨上玉除。宁同起穷巷,{左貝右拳下手换貝}欲赋愁予。
雪。唐代。张南史。雪,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