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宋代。李遵勗。雷海谭音出世雄,台岩香社冠禅丛。红炉点雪灵机密,翠径斑苔道步通。珠水滤罗晨漱净,豉莼萦筯午斋丰。归帆已应王臣供,金地天龙绕旧宫。
《送僧归护国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遵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雷海谭音出世雄,
台岩香社冠禅丛。
红炉点雪灵机密,
翠径斑苔道步通。
珠水滤罗晨漱净,
豉莼萦筯午斋丰。
归帆已应王臣供,
金地天龙绕旧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遵勗送僧人归护国寺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僧人的修行生活,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僧侣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宫殿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雷海谭音出世雄":雷海和谭音是寺庙的名字,这句话表达了寺庙的庄严和威严。
2. "台岩香社冠禅丛":描绘了寺庙的山岩和香烟袅袅的景象,以及众多禅僧的身影,展现了佛教的繁荣景象。
3. "红炉点雪灵机密":红炉点燃了雪,象征着寺庙内的修行之火,以及其中的奥妙和深意。
4. "翠径斑苔道步通":描绘了寺庙中绿意盎然的小径,上面长满了斑驳的苔藓,寓意着修行者的脚步通向智慧和觉悟。
5. "珠水滤罗晨漱净":珠水代表清澈的水源,用来洗漱清晨的疲惫,象征着僧人洗净尘世的烦恼。
6. "豉莼萦筯午斋丰":豉莼是一种食材,筯是指筷子,午斋是指中午的斋饭。这句话描绘了寺庙中午斋的丰盛,表达了佛教中对素食的重视。
7. "归帆已应王臣供":归帆指僧人回到寺庙,应王臣供奉。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佛教在政府中的地位和僧人的重要角色。
8. "金地天龙绕旧宫":金地指金色的地面,天龙指天空中的龙。这句诗表达了寺庙的庄严和宏伟,以及佛教的尊贵地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僧侣的景仰和赞美之情,展现了宋代佛教的繁荣景象。
久旱府中取虎头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戏作。宋代。苏辙。邢山潭中黑色龙,经年懒卧泥沙中。嵩阳山中白额虎,何年一箭肉为土。龙虽生,虎虽死,天然猛气略相似,生不益人死何负。虎头枯骨金石坚,投骨潭中潭水旋。龙知虎猛心已愧,虎知龙懒自增气。山前一战风雨交,父老晓起看麦苗。君不见岐山死诸葛,真能奔走生仲达。
挽彭制机。宋代。方岳。山中亦云乐,蔬甲手耘芟。面熟鸟窥户,眼生云穴岩。树蟠根可坐,路碍石休劖。每笑陶弘景,犹将隐结衔。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 其二十二。清代。陈式金。但教点墨便仙乎,绝后空前妙趣殊。不是胸中清若雪,怎能淡到有中无。
雪中登楼看山歌。明代。于慎行。月中看山不辨色,雪中看山不辨影。阑前九叠锦屏张,一时幻作虚无境。苍茫颢气万里通,轻琼冷絮飘鸿濛。阎浮几许还遭劫,色界由来总是空。忆昨筑楼对城缺,本为看山亦看雪。那令有雪却无山,倚楼满目成㵳泬。山亦非真无,雪亦非常有。自顾梦觉身,至竟谁为偶。此时欲说已忘言,拍阑且尽杯中酒。
答钱翼之。宋代。虞集。吴郡名书盛有唐,流传风致到钱郎。闭门三月梨花雨,遍写千林柿叶霜。客看旧题惊岁月,僧将新句度江乡。莫愁茅舍淹留久,秋菊春兰各自芳。
贞节莫孺人三首 其二。明代。林士元。偕老平生愿,那堪丧所天。妆台春梦冷,玉颊泪痕鲜。劲节丹心炳,孤身白发坚。彤庭旌节下,奕祀姓名传。
城南别叶夏集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田居本自娱,况兼林水情。聿兹暑衣晨,而与佳士并。挈榼溯芊绵,临隑弄深情。娟娟浴沙鹭,交交鸣枝莺。虽非岩潭区,閒旷足我营。菰蒲袅寒阴,陨果时自惊。有空矧伊迩,遐哉谢尘萦。
沁园春 龙洲先生以此词咏指甲小脚,为绝代。元代。邵亨贞。强庚兄示我眉目二作,真能追逐古人于岁之上,不既难矣。暇日偶于卫立礼座上,以告孙季野丈,为之击节不已。因约相与同赋,翼日而成什焉巧斗弯环,纤凝妩媚,明妆未收。似江亭晓玩,遥山拂翠,宫帘暮卷,新月横钩。埽黛嫌浓,涂*讶浅,能昼张郎不自由。伤春倦,为皱多无力,翻作娇羞。填来不满横秋。料着得人间多少愁。记鱼笺缄启,背人偷敛,雁钿胶并,运指轻揉。有喜先占,长颦难效,柳叶轻黄今在否。双尖锁,试临鸾一展,依旧风流。
送王蒙州。宋代。王安石。请郡东南促去程,提堤江水照红旌。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箭落皁鵰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独宿山中。宋代。薛嵎。涧水松风声不断,白云飞上屋头栖。山中昨夜孤吟客,只把无眠便作题。
凤台曲。唐代。王无竞。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塞下曲。明代。李祯。铁骑蹴交河,衔枚半夜过。雪花凝锁甲,月色冷雕戈。黠虏俱亡命,连营尽凯歌。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念奴娇(夜寒有感)。宋代。赵长卿。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短简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送岭西兵宪李公参藩豫章十二韵。明代。欧必元。萟苑推先达,名家擅八闽。汉庭曾射策,兰署久容身。重寄绥南服,权分宪海滨。霜威行部肃,雨泽沥岩新。宪命兼藩命,词臣作岳臣。星分三楚地,旆指五湖春。立就诗千首,能挥酒一均。题名工翰墨,石刻斗嶙峋。宾从庾开府,风流贺季真。儿童迎竹马,父老待征轮。赐履薇垣省,鸣珂帝座宸。召归应四岳,调燮任垂绅。
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宋代。李弥逊。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清平乐 为湖帆题所南翁画兰,用玉田韵。清代。朱祖谋。劫馀花叶。楚畹容光别。露泣烟啼那可说。不受等閒风月。芳魂零落荒山。根荄终古相关。好伴一编心史,长留沈恨人閒。
百年歌。魏晋。陆机。一十时。颜如蕣华晔有晖。体如飘风行如飞。娈彼孺子相追随。终朝出游薄暮归。六情逸豫心无违。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
中秋夜清坐读欧阳公正统论二首 其二。宋代。赵鼎。露濯秋空灏气生,沉沉天宇夜空明。南楼老子兴不浅,赤壁先生梦更清。小艇拟寻银汉路,哀砧还起玉关情。何心把酒论欢赏,细字文书对短檠。
日将出。宋代。耶律铸。阴云夜合乾坤失,万象不能分别得。苍凉海底浴重光,却与行人指南北。
减字木兰花三首 其三。清代。史承谦。峨眉曼绿,窣地相逢画屏曲。为数芳年,锦瑟平分一半弦。低眸无语,懊恼凌波人易去。只是模糊,待写冬郎偶见图。
西江月 赠赵提学酒 强村业书本樵庵乐府。元代。刘因。买得鸡泉新酿,病中无容同斟。遣人持送旅窝深。呼取毛翁共饮。少个散花天女,维摩憔悴难禁。安排走马杏花阴。咫尺春风似锦。
向夕。唐代。杜甫。畎亩孤城外,江村乱水中。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鹤下云汀近,鸡栖草屋同。琴书散明烛,长夜始堪终。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宋代。李昴英。别去凡山划七春,一廛今日是滕民。拟撑钓舸迎前路,猿鹤从傍冷笑人。
客亭对月。唐代。李洞。游子离魂陇上花,风飘浪卷绕天涯。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
禅师塔次韵。宋代。刘曈。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搥钟。
晚入清泠庵。明代。区怀年。偶惬听泉赏,香源路更通。数峰秋色里,千树夕阳中。坐展绳床露,閒分贝叶风。孰知瓢饮客,心已付冥鸿。
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宋代。文同。双壁相参万木深,马前猿鸟亦难寻。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钩栏拥鼻吟。
寄张弟器之。宋代。段克己。爱酒陶彭泽,映世清节耀。乞食赋新诗,不复事边徼。士生多坎坷,异代或同调。东山不可作,敢望磻溪钓。壶觞聊自倾,登高一舒啸。但恐污世尘,永为达人笑。山堂久岑寂,宴坐度昏晓。倚壁一蒲团,幽人活计了。日高鼎茶鸣,风细炉烟袅。曳杖步庭除,看云头屡矫。安得谪仙人,神游八极表。
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唐代。李商隐。爱景人方乐,同雪候稍愆。徒闻周雅什,愿赋朔风篇。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颙然。
春日书院。明代。鲁铎。门巷青苔隔路溪,小桃开满磬池西。枕书眠着无人唤,花里东风百舌啼。
读史。明代。戚继光。女娲矜巧智,炼石补天漏。秦王恃威力,举鞭石可走。愚夫秉至性,金石良非偶。豫生报国士,三伏漆身黝。嗟哉樊将军,赠轲以其首。浣沙有贞女,轻生如敝帚。智可下三军,威劫六国后。莫转愚夫心,乃失函关守。圣人贵至诚,立法尚平厚。尧舜恭己任其贤,四海嗥嗥智巧闲。回首唐虞青简在,愚夫爱生甘倒悬。
习嬾自咎。宋代。陆游。习嬾多遗事,时能害睡眠。獾骄残竹笋,鼠横啮床毡。猧子巡篱落,狸奴护简编。人间有俊物,求买敢论钱。
平望遇风。宋代。张镃。平望陂湖一望平,当年地志岂虚名。微茫远树山同出,破碎层云日斗明。更著百千寒雁叫,偏宜三四旅帆征。疎帘揭起从风入,要洗频年郁滞情。
依韵答贯中见贻。宋代。强至。鱼虾泳大海,龙困污池埋。鸾凤气塞吭,百鸟鸣其喈。犹吾吕夫子,短褐包壮怀。举脚踏青云,失势寸步乖。却视后来辈,厌已犹积柴。否屯岂我独,升泰奚人皆。一别春四归,聚首邈不谐。前日忽踵门,谒与行李偕。相迎把交臂,似合已擘钗。于时节清明,花净无纤霾。共引不算觞,倾泻犹长淮。歌诗互挑战,舒惨出百骸,愁吟惨春晖,乐咏舒寒荄。男儿万里心,无作伏枥騧。天王下科诏,罗俊基泰阶。盍行取好官,一为光同侪。
九月十八日至山园是日颇有春意。宋代。陆游。乌藤真好友,伴我出荆扉。落叶纷如积,鸣禽暖不归。露浓松鬣长,土润术苗肥。未尽幽寻兴,还家趁夕晖。
石淙 其二。明代。袁宏道。陂陀行尽见幽奇,想得川融山结时。大辟嵩高知第舍,小分烟岭即园池。崩云倒沬森森立,枕石听泉事事宜。胜迹几人曾到此,摩崖碑上有娥眉。
烦吴伯子治墓堂。明代。徐渭。火瘗世曰凶,水封岂佳卜。两徒踰五纪,先魄偃幽瀑。多子为我更,我蘧往京国。买石百尺馀,托子安墓卓。子冗办未遑,我归上冢哭。鹅鲂设未已,老雅掠豭肉。候果墓旁儿,指告蚁上烛。草设无威仪,人怠物不肃。坐此无欢期,改燧十二木。昨者卖字钱,募工可五六。仍以烦吾子,歇百了一役。
别建安三首 其三。宋代。陆游。攲帽扬鞭晚出城,驿亭灯火向人明。多情叶上萧萧雨,更把新凉送客行。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宋代。胡铨。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来牟不复歌丰岁,荞麦犹能救歉年。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
秋夜。明代。何巩道。独绕阑干夜半行,绵绵愁思静中生。永怀朋好知谁在,忽数年光只自惊。雨气远来林叶动,电痕横走纸窗明。羁人正苦心如捣,况复寒宵感物情。
游小金山 其二。明代。许炯。先朝学士长沙客,昔日行吟泗水滨。天上星辰游下界,江南草木识前身。几封感慨危明主,万里飘零老逐臣。玉宇琼楼不归去,石渠金马是何人。
句。唐代。鲍溶。径草渐生长短绿,庭花欲绽浅深红。夜瑟弦惊绿流水,暖松花放碧香烟。窗间夜学凝残烛,轩下朝吟向暖风。幽客携琴好归去,七丝闲和百泉声。野寺访僧归带月,芳林携客醉眠花。
送螃蟹。宋代。王迈。昔人瞻蟹蝉监州,今献霜螯助拍浮。料得监州应笑领,无肠公子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