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正夫梅

和汪正夫梅朗读

《和汪正夫梅》是宋代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好花有意似怜才,
时泛清香入袂来。
待得繁梢都结实,
莫将细核比杨梅。

诗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和价值。

赏析:
首先,诗人以“好花”来形容梅花,意味着梅花的美丽和珍贵。接下来,诗人说:“有意似怜才”,表达了梅花的姿态,它们似乎有意地示意着它们的美丽和才华。这种姿态让人感到梅花是娇柔而又高贵的。

然后,诗人说:“时泛清香入袂来”,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清香如何随风飘荡,并进入了诗人的衣袖。这种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清香的美妙和迷人之处。

接着,诗人提到“待得繁梢都结实”,意味着诗人期待着梅花开花结果,即梅花的花瓣变成梅果。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等待。

最后,诗人告诫说:“莫将细核比杨梅”,意味着不要将梅花的果核与杨梅相比较。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梅花的果核细小,与杨梅的果核相比较,可能显得不起眼,但梅花本身的美丽和独特性并不因此而减少。其次,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们不要将梅花与其他事物做过多的类比和比较,应该欣赏梅花的独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香气和独特性,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欣赏梅花的独立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獬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郑獬朗读
()

猜你喜欢

反唇馀子轻玄白,属目耆儒上紫清。
老境我甘追汗漫,明时君合订章程。
()

连宵骨肉梦相牵,二女洪都有信传。闻说长成浑屋喜,寄来针线得人怜。

阿婆近日身差健,老婶经年病未痊。尔叔治兵淮水上,使回怀抱觉凄然。

()
假使富埒国,何如贫在家。
尚存侬汉札,宁夺我齐瓜。
()
看云忘斗峻,倚石望藤悬。
鸟背斜阳去,牛翻浅草眠。
井桐支野庙,溪水沃山田。
隔岭僧逢客,狂谈马祖禅。
()
梅因何而酸,盐因何而鹹。
茶因何而苦,荠因何而甘。
()

璚莞春生戏彩堂,文星高映寿星光。明年紫陌看花遍,莫惜泥金付雁行。

()

楼台十二静飞沙,带砺山河柱国家。映日阶蓂呈五叶,先霜篱菊绽三花。

纷纭瑞鹤游蓬岛,蹀躞名驹聚渥洼。虎帐麟袍天北极,人生何处觅丹砂。

()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荻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
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
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

()
灵应堂中一羽衣,衡山来此住多时,因来佛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
开轩略种闲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
()
自遣迎君骑,期君指日来。
胡为多坎坷,欲动却迟回。
望眼凝还断,愁怀郁不开。
相过须有早,莫待折寒梅。
()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

况我

()

凉入郊原思万重,山家砧杵乱云中。雨馀曲巷添新藓,夜午商风拂素桐。

千里谁家吹玉笛,一缄何处觅飞鸿。松堂笔砚封尘久,欲赋閒居愧未工。

()

朴斲敷菑皆用勤,况吾儒者务多闻。
万书插架非关我,一卷入心方属君。
为学从来无止法,立身宁只富多文。

()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小雨洗清昼,幽花耀寒厅。
云间返微照,风薄成细零。
蝉凄如欲收,虫咽无暂停。
渠将趣寒事,我自感颓龄。
()
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
把酒伤春事,何人慰寂寥。
才高融未荐,魂断玉空招。
赋就青阳曲,吟成白紵谣。
拊栏三太息,幽雅愤几磨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