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酂侯镇

宿酂侯镇朗读

《宿酂侯镇》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藻。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时踏月此长亭,
鬓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来堤树老,
一簪华发戴寒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酂侯镇过夜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并通过对自身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和对自己年老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长亭、河堤、堤树等景物的描绘,将作者当时踏月而行的情景展现出来。诗的开篇"当时踏月此长亭",通过描绘夜晚的长亭和月光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作者用"鬓似河堤柳色青"来形容自己的鬓发,将自己与青翠的河堤柳树相比,表达出自己当时的风采和年轻貌美。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戴寒星"则传达了作者与当下的对比。"今日重来"表明了作者再次来到这里的意思,而"堤树老"则表达了时光流转,景物变旧的情况。作者将自己的"华发"比作"寒星",把自己的头发比喻成寒冷的星星,表达出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再年轻,感叹时光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描写,将时光的流转和个人的年老相结合,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身衰老的接受。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思和感慨,体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汪藻朗读
()

猜你喜欢

和风羽羽禽声乐,晴日迟迟花花气深。
妙理冲融无间断,湖边伫立此时心。
()

噇饭何妨香积饭,无尘一任世间尘。通身是口通身眼,口眼何曾赚世人。

()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
君来备达乡闾讯,君去凭传旃寓情。
世世纷纷秋后叶,亲知落落晓来星。
中年鬓怯风霜白,先陇松怜雨露青。
妻子伶俜深在念,临歧无怪太叮咛。
()
庭垂箔。
数点杨花飞落。
倚遍阑干人寂寞。
闲铺棋一角。
()

忽降文星蓬荜中,积年渴想扫俱空。杜门冯衍才方退,卖赋相如道未通。

身贱逢人多白眼,时危随地有蚕丛。与君一夕谈衷曲,陡觉颜销镜里红。

()

向来深夜快挥犀,不听清谈又许时。
净洗昏眸争呼烛,为君读尽一编诗。

()

舞雩咏春风,步履傍花柳。此景信可乐,胡为疾其首?

陶然天壤间,万事皆我友。惟应瓮头春,不知今熟否?

()
与君结静因,回首俱陈迹。
缅忆山中游,岁景倏已夕。
秋飙飒空林,淡月来寒石。
兀坐亦何言,含情念畴昔。
()

特达循良第一贤,晨兴辨色入班联。星辰绚烂三台拱,云日瞻依五采连。

催进九重宫漏箭,携来两袖御炉烟。天威咫尺天颜喜,叠锡宸章龙凤笺。

()
尽瘁以仕,不懈于位。
四方于宣,南国之纪。
()

果否西疆此扼喉,东旋策骑偶停休。放衙吏役闲于鹤,待食兵民瘦似鸠。

报国有心时转逆,辞官无计老还留。归来万里君恩重,却笑书生亦白头。

()

思悲翁,气结不能言。儿长翁为娶妇,思得奉晨昏,白头以团栾。

妇恶如豺狼,入门作灾患。牝翼鸣前庭,举室怆以烦。

()

萝衣草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楚歌。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木八分多。

泉分少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洞口樵人谁语汝,棋边相遇懒相过。

()

通幽一径倚云斜,云树苍苍狎岁华。寒壑翳阴聊拥骑,御空淩影快浮槎。

从天步到琼芝国,接地声喧绿玉笳。北望燕然南泰华,塞天黄紫碧红花。

()

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

银塘波冷芰花残,月上栏桡醉未还。一片水光人不见,梦随鸣鹤过孤山。

()
相忆。
顿轻掷。
春草佳名渐赠璧。
长洲茂苑吴王国。
()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

翠竹阴阴散犬羊,蛮儿结屋小如箱。年来不用愁兵马,海外青山尽大唐。

()

一秋心事与谁期,紫艳閒开九月枝。满地晓霜欹枕处,半帘疏雨倚栏时。

萧条径冷长相慰,摇落情深各自悲。未及岁寒盟已早,入林休恨识君迟。

()

分违若未久,相忆似多时。后会将何日,重来预作期。

夕风翻急浪,寒月堕高枝。寄语同人说,诗翁鬓已丝。

()

不死者巳去,死者留人间。骨骸自何夕,飞置山之颠。

取视始伊谁,县绠月屡牵。而不如馀魄,安卧攒青莲。

()

暑雨初晴越鸟啼,东原西埭麦抽齐。相思何处不相见,十里烟横十里堤。

()

桓桓窦车骑,兵略孔明才。喜睹军声振,应知虏气摧。

晓经月支水,宵上白登台。会扫边氛尽,燕然勒石回。

()

忆昔君行折柳条,一为京兆路迢遥。眉痕自顾真狼藉,临镜何曾着意描。

()

微雨过溪上,青山草阁前。牛羊知返径,童稚喜归船。

烟树村村鸟,春泉处处田。披图忆芝草,头白尚安眠。

()
无情世事催人老。
不觉风光好。
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作元宵。
()

鸟鼠荒庭暮,秋花覆短墙。
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
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

()

卞生怀璧一何冤,桃李成蹊在不言。为问归齐越石父,今朝谁是左骖恩。

()

新悬墨绶赴炎方,道过家林束别装。海邑三秋椰子熟,公庭六月荔枝香。

台中谒帝飞双舄,郡里寻仙问五羊。莫向天涯思故国,一时冠盖半同乡。

()

紫青之骥下阊阖,昂然野态犹高骞。矫如乔松欲仙去,袂耸霞外双眉轩。

()
自从抱瑟入朱门,新宠安能易旧恩。
明里开颜暗流泪,面前行乐背消魂。
梅花见说浑无色,鹦鹉传来不肯言。
知在阑干第几曲,青天何处觅昆仑。
()

茅茨初结构,邻里悦迎逢。高树收残雨,清溪度远风。

束书看好在,尊酒未言空。为问庭前菊,还能桃李容。

()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

让却胪传第一人,五云偏奏语溪滨。恩迁九列邀前席,威肃千官望后尘。

玉署方惊豸绣异,金门又羡凤毛新。书生荣遇谁堪并,何待悬车始乞身。

()
功名休望。
且看龙钟状。
身是龙钟心坦荡。
大吉宜称上上。
()

一年春色负归期,绿叶成阴子满枝。公子王孙莫来好,如今不似洛阳时。

()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
草书大叫写成图,博?随声喝作卢。
何以即今云海上,千钧强弩射天吴。
()

清尊开别墅,慷慨命吾徒。子夜吴歌啭,阳春郢调孤。

凌云名不薄,醉月气何粗。栗里风流在,重过有酒无。

()
梦到天宫里。
见长庚星颗,忽自月边飞至。
真奏玉皇金阙道,臣已五年于此五岁。
今亦欲、过宫一次。
()

高阁频来复一登,青霞环映碧山层。子云已古羞玄草,太乙当年忆杖灯。

明觉有知人自具,追趋前哲我何能。同游总是高明彦,共扩中天眼界弘。

()

坎临四正峙重峦,前直平田一顷宽。
中有佳城揖东注,万松深密障朝寒。

()

自种忘忧色倍荣,俱分擎露到金茎。家筵易入江鱼荐,使节真回天马行。

闺法元常彤管籍,薰修南岳碧桃笙。山龙衮职多需尔,问讯斑衣大笑迎。

()

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皎洁因成性,圆明不在泉。暗中看夜色,尘外照晴田。

()

故人握节守齐安,闻说边头事愈难。
赤手募丁修险隘,白头擐甲御风寒。
半腰城甫包围毕,一把兵皆点摘残。

()

把诗从我者,多是剡中僧。
结屋何山坞,当门几树藤。
地寒常带雪,溪峻不留冰。

()

衣襟成墨色,面目带煤尘。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

()
点破秋光数叶荷,水清时见小鱼过。
渟涵风露三更足,收拾江湖万顷多。
()
平时西北望山峰,我忽西行山忽东。
东望不如西望好,只缘身已出山中。
()
楼上凭阑小立时,淡烟漠漠雨丝丝。
年光日日有佳处,不解春寒偏入诗。
()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

曾游海上望蓬莱,结友惟寻世外才。宏景已闻勾曲去,图南重见华阴来。

大鹏奋翼轻千里,独鹤凌风遍九垓。我亦吹笙云汉侣,误撄尘网转堪哀。

()

帝里光华日月边,黉宫乐育颂尧年。看花曾买春风骑,剪烛频吟夜雪毡。

石韫荆山精璞重,水高淮海孕珠圆。声歌欲奏清平乐,才匪襄阳孟浩然。

()

孀镜难教两处明,空桑真见一儿生。喷乾口血枭初大,綵落梁尘雉自经。

寸骨峥嵘争壑雪,百吟风雨响窗晴。急须一本弹渔鼓,恐有中郎别唱行。

()

三弄传遗谱,谁当清夜吹。香飘丹桂子,声裂翠筠枝。

呜咽星河动,悠扬风露悲。侵晨拂明镜,绿鬓恐成丝。

()
当腊可折弦,群植不告病。
春令宜画一,骤寒乃奇请。
淙潺忽雨后,摧拉北风盛。
倚户颈为缩,引望立不正。
()

石砌小方池,四面皆一丈。仅同碧簟舒,未易测限量。

地底泉脉通,江海发清涨。光涵浩浩天,星河漭摇荡。

()
拽杖出烟霞,红尘去路赊。
淡金垂柳线,寒玉点梅花。
触目分群象,当机裂万差。
岂不见太原孚上座,楼头吹画角,丧尽泼生涯。
()

一得高僧论,归途落日中。
鸠筇迎霁月,渔笛唤凉风。
是象渐欲暝,有生能不空。

()

霜风吹日下长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东去诸山朝峡口,西来众水会关门。
千年白帝空祠庙,万里家山只梦魂。

()
二年江海转萍踪,白发苍颜换旧容。
新月窥帘风动竹,宣城今夜又闻蛩。
()
几年林下远埃尘,儒雅风流谁与邻。
笔尾病来犹壮健,诗情老去更清新。
幽斋昔日琴书换,新冢东风草木春。
怀想只疑高兴在,一吟遗句泪沾巾。
()
溪光山色浅无痕,荒树平芜见几村。
只恐重来春自去,梨花吹尽月黄昏。
()
风烟酬酢费吟笺,剩句残章尚满前。
际晚奚囊收未尽,一时寄在白欧边。
()

高高结亭子,榡榡来松风。小窗日正午,涛声盈耳中。

()
和我閒中句,俱来作者人。
步吟才勃窣,耸咏忽嶙峋。
浪说能声喜,端虞试问巡。
天资固有分,野性杂难驯。
()

武陵溪上桃花路。见征骑、匆匆去。嘶入斜阳芳草渡。读书窗下,弹琴石上,留得销魂处。
落花冉冉春将暮。空写池塘梦中句。黄犬书来何日许。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

()

别墅相望汉水傍,少年不省问丰荒。那知五十叨为郡,日为邦人虑雨旸。

()
一心三凤,一句三玄。
曾无彼此,休分教禅。
回途复妙也,枯木岩前差路。
穷渊极流兮,海底红尘亘天。
()

山下流泉冷沁冰,渫荒开甃涌清澄。穴通海眼鱼龙沸,波溢田膏雨雾蒸。

茶鼎夜寒分石乳,药镵春煖洗云层。空潭老叟知谁氏,疑有安禅说偈僧。

()
省树高槐雪压条,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弃明珠学纬萧。
渐老但知贫贱乐,向来徒用岁时销。
新年不管鱼龙跃,安得乘风入剡樵。
()

雨霜以成岁,看旧感前闻。爱景随朝日,凝阴积暮云。

□□□□□,忘言酒暂醺。□□□□□,□□□□□。

()

云揭繁阴雨乍收,吴王故国悄如秋。春光物态千年在,草色人心一样愁。

香径有时迷野蝶,帆泾无处觅沙鸥。桃花欲谢清明近,两鬓霜丝感昔游。

()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因习业、自当度日,未尝谒见豪贤。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悠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造遮蜴石道,直至水曹边。都系束修已镪,舍为助道安禅。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
倒著睦州破蒲鞵,辊雪峰烂球子。
鴆鸟飞空草不生,毒龙入水鱼皆死。
单提独掇验人关,逆顺双行绝往还。
遗烈尚余风凛凛,至今犹有一斑斑。
()

霜凝翠阁。漫独翦灯花,斜照罗幕。点检芳心旧事,几多成错。清愁正尔无聊赖,听梅花、数声残角。小窗风细,虚檐月转,怎禁寥寞。笑鬓底、年华老却。问前度刘郎,何处重约。流水桃花,别后几番开落。吾庐三径归来好,任缁尘、暗迷京索。凤台人远,雁书频寄,喜占乌鹊。

()
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
韵绝姿高直下视,红紫端如童仆。
绕树千回,临风三嗅,待与论心曲。
何人还解,为伊特地青目。
()

别绪人方嘿,离弦泛泛长。君应携韵去,余亦束琴装。

荷渚擎云翠,枫窗点叶黄。泉声弥恋恋,似惜马蹄忙。

()

思君昔去远,迢迢千里程。见君今且迩,峨峨限严城。

远别心尚缓,近别苦牵萦。弱柳布芳景,流莺变新声。

()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綵楼。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

扶藜下城头,步屧踏禅窟。微径郁葱菁,宝殿高突兀。

层晖注中塘,凝尘满丈室。惜哉古道场,回首思萧瑟。

()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轻未透林疑待凤,

细非行雨讵从龙。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

()

虽有惠音,莫过韶頀。虽有腾蛇,终仆一壑。

()

为问安期枣有无,片帆南海静天吴。酬恩到处逢知己,夜夜双龙匣里呼。

()

已近予生日,弥天大雪飞。年年惟抱病,泪湿破僧衣。

()

多病文园鬓未霜,可人风味故难忘。岂期夜壑舟无定,竟使春天草不芳。

卖药几时来海上,遗文须我访襄阳。谁怜后死仍漂泊,云白山青自故乡。

()

全郡人才盛,先生实有功。十年遗化雨,千里变儒风。

()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
後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
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

()

南国莼鲈返季鹰,扁舟欲发过山僧。
稻花香里流温液,水月空中出圣灯。
夜色苍苍嵩二室,秋风漠漠宋诸陵。

()

屑琼为酒露为浆,超出人间色味香。应从帝女传遗法,不向河东羡索郎。

()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