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朗读

《句》是宋代文人韩缜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土地的富饶和水系的畅通无阻,表达了对丰收和繁荣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句》中文译文:
火田租赋薄,
监井岁时丰。
地里舆星直,
江流汉水通。

诗意:
火田指农田,租赋薄意味着农民的税负较轻,他们的土地产出丰富。监井是指监测井水的水位,岁时丰表示每年都有丰富的水源供应。地里舆星直意味着土地平坦,没有障碍物,使得星象可以准确地反映在土地上。江流汉水通指大江河流,如长江和汉江,相互连通,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景象。首句中的火田租赋薄,表达了农田富饶、农民负担轻的情景,暗示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第二句中的监井岁时丰,突出了水源充沛,每年都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接下来的两句地里舆星直、江流汉水通,则展示了土地平坦和河流交通畅通的景象,形容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物质富饶、人民安居乐业、交通便捷的社会景象。通过对土地和水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丰收和繁荣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缜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自龙图阁直学士进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韩缜朗读
()

猜你喜欢

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
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
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

()

乱山如拥欲争先,惟许孤峰入马鞭。旧见剑光曾犯斗,谁教箭筈亦通天。

只应绝顶千年石,中有齐州九点烟。安得凌风乘此去,东游沧海看桑田。

()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许重游不作难。
却觅洞门烟锁断,归舟风月夜深寒。

()

霜月横空雁不眠,夜寒边燧尚传烟。伤心江上垂纶客,不为鲈鱼系钓船。

()

同君对雪题诗处,直是阳春属和稀。满泛金尊挥丽藻,频烧银烛送清辉。

年来胜事应难再,岁首瑶花不耐飞。为说袁安愁病在,只堪高卧掩柴扉。

()
孟氏观阙尝鲜新,虯虯栱桷翔青冥。
可怜当年百事足,鬼眼未遽窥高明。
铺首仓琅百楼耸,宝帘珠带关银屏。
风台露榭敞锦缬,朝朝暮暮吹竽笙。
()

曾修白业礼圭峰,竿木何妨此寄踪。岂有丹青同画虎,却缘水墨会成龙。

篮舆随地堪乘兴,紫石为田且作农。前路云山与人物,一重深又一重重。

()

春首及徐方,行来道路长。残冰馀积水,霁雪带连冈。

远野通淮甸,悬流近吕梁。征鞍行可解,不日上舟航。

()

玉环诸山灵山深,环以大海根太阴。空青水碧澹相映,散为风露来萧森。

嗟予赋命落台雁,调笑鱼鸟成滞淫。南游华盖动连月,胜地在近徒歆歆。

()
人生踪迹抵浮萍,客里行藏分外轻。
酒力禁持风半日,橹梢摇动月三更。
暂携琴剑随身去,且得溪山入眼清。
着脚水乡吟思苦,未知谁得与诗盟。
()
濂溪题品非轻许,祗爱亭亭臭味同。
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
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
天付清姿尝净植,曾闻结社有陶公。
()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
旋制离歌唱未成。
阳关先画出,柳边亭。
中年怀抱管弦声。
难忘处,风月此时情。
()

梧桐不独老,鸳鸯亦双死。静女怀真心,循夫正如此。

奈何及末流,不知再醮羞。中路多反目,几人能白头。

()

人生与出处,要不失其正。手捧毛义檄,以为庭闱庆。

禄养有甘旨,东西惟所命。贺客来何多,踏破苍苔径。

()
翡翠笼深烛影昏,当时一见已销魂。
歌残玉宇云千叶,醉损珠帘月一痕。
欲说竟成闲撚袖,偷看多是半衔樽。
而今惜蕊怜花意,只有垂杨半倚门。
()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

风露增凉晓气清,崎岖取路绕沟塍。早田得雨秋耕遍,晚稻如云岁事登。

古涧蛇行泉曲折,崇冈虎踞石棱层。撩人野兴皆诗料,自愧尘埃谢不能。

()
筑室镜湖滨,于今四十春。
放生鱼自乐,施食鸟常驯。
土润观锄药,灯清论养真。
桃源处处有,不独武陵人。
()

倦游方叹锦囊空,此道谁知一夕东。客里簿书惭老子,诗中旗鼓避元戎。

叩门莫厌经过数,促席聊容语笑同。此乐秪忧儿辈觉,不应品藻待渠公。

()
朝趁朔风出,暮乘残月归。
尘埃变发毛,岂不损裘衣。
忆昔年少日,未知愿轻肥。
登高作越吟,所喜独翠微。
()
见也如何暮。
别也如何遽。
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去也如何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