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六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六朗读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六》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内苑珍林蔚绛霄,
围城不复禁刍荛。
舳舻岁岁衔清汴,
才足都人几炬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汴京(今天的开封)的景象和社会情况。诗人首先描述了内苑中的珍贵林木高耸入云,绯红的霄汉(天空)在其上闪耀。接着,他说城墙已经不再禁止普通人进入,他们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内,禁止的只是草草的牧草。最后,诗人提到岁岁有船只载着清汴(指清澈的汴河)的货物往来穿梭,城市繁荣充实,人们的才华就像炬火一样燃烧不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的景象,展现了宋代时期繁荣的都市生活和文化氛围。首先,内苑中的珍贵林木和绛霄的描绘,表达了汴京的壮丽景色和繁华的气象。其次,城墙对普通人的开放象征着社会的开放和宽容,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城市,享受城市的繁荣和机遇。最后,船只穿梭于清澈的汴河之上,象征着繁忙的贸易和物流活动,城市的经济繁荣。诗人以才足都人几炬烧的形象,表达了人们的才华和智慧像炬火一样燃烧不尽,城市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示了宋代汴京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寄托了对城市繁荣和人才的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朗读
()

猜你喜欢

亭亭修竹两三竿,鼓动天风掠鬓寒。
一点红尘飞不到,满窗冰雪自相看。

()

三过武昌台下,却逢三度重阳。菊花祗作旧时黄。白雪堆人头上。
昨日将军亭馆,今朝陶令壶觞。醉来东望海茫茫。家近蓬莱方丈。

()

谁赍千金璧,怒蛟挟船走。奔䭿两堤间,疑听飓风吼。

移来夸娥山,早塞瞿塘口。

()
儿孙力作莫辞勤,仁政如天四海春。
尽说干汤功已就,泽流莘野并耕人。
()

如许卧痾久,入春知少苏。
遽能捐药物,分惠及吾徒。
字验亲题健,形非贱子臞。

()

驱马度潺湲,声从乱叶间。高秋出远戍,落日满诸山。

寝殿金为室,长城玉作关。垂衣先帝业,回首愧朝班。

()
辞邑初耽寂,攻诗每晏居。
贫家满坐客,闭户一床书。
襆被情何忝,腰章意已疏。
问君趋府处,高兴复何如。
()

事事心皆倦,时时意自伤。有人艰乞食,何客足谋王。

蛙井窥天小,鸿云附翼长。吟诗惊草莱,世外任疏狂。

()
闭蓬绝粒始南州,我过青山欲首丘。
巡远应无儿女态,夷齐肯作稻粱谋。
人间早见黄金市,天上犹迟白玉楼。
先子神游今二纪,梦中挥泪溅松楸。
()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
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
闻道吹嘘借余论,故教流落得生还。
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
诗酒暮年犹足用,竹木高会许时攀。
()
万境心随一念平,红芙蓉折爱河清。
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