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偈颂七十六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师观所作,题名为《偈颂七十六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译文:
我有一转语,
历劫常如此。
迥绝无人和,
聚头相共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修行心境和对佛法的领悟。作者说自己有一种悟性,经历了无数劫难,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种悟性。他的领悟超越了常人,无人能够理解和共鸣。然而,在聚会中,志同道合的人们可以共同举起这种悟性,共同追求佛法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修行道路上的坚定和超越常人的体验。以下是对诗词的赏析:

首句“我有一转语”,表达了作者拥有一种特殊的见解或领悟,这种领悟是超越世俗的,与常人不同。

接下来的一句“历劫常如此”,意味着作者不仅在当前一世中保持着这种悟性,而且在历经无数劫难后,依然如此。这种修行心境不受时间和变迁的影响。

第三句“迥绝无人和”,强调了作者的悟性是超越常人的,无人能够理解和共鸣。这里的“迥绝”意味着与众不同、超越世俗。

最后一句“聚头相共举”,表达了在聚会或共同修行的场合中,志同道合的人们可以相互扶持,共同追求佛法的真谛。这里的“举”可以理解为提升、发扬。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修行道路上的坚定和超脱尘俗的心境。作者的悟性超越了常人,但在志同道合的人们中,可以互相启迪,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首诗词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修行理念和共同奋进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师观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释师观朗读
()

猜你喜欢

承闻吉日上江船,佐命分符落雁边。野馆溪头三晋雪,山城留下七闽烟。

庭春花气迷铜墨,市瞑溪声学管弦。何日周庐寻夜直?倍知报政九重天。

()

分明真山子,的的有画意。风霜匀粉丹,云霞缀锦地。

一皴一百仞,雕镂入空际。瘦骨间青脂,苍劲有馀媚。

()

短翅遍斓贝花紫,逐食飞行晓霜里。
只知嘴爪求自肥,肥甘累人心弗知。
天寒日暮向何处,前路多山慎勿去。
吴儿织网连素空,一落牢笼腥血红。
()
老我秆枝甘伏鷃,羡君乔木又迁莺。
清平官府无公事,分我丝苇一箸羹。
()

岳阳城头望湘浦,芳草垂杨迷古渡。
晴岚霏白夕阳红,渺渺江村天欲暮。
渔家茅屋住汀洲,罢钓归来稳系舟。

()

桥门北舍日相亲,乡国参商四十春。偶尔小陂风月夕,细谈旧梦两情真。

()

荒城如斗半蒿藜,千古全功孰与齐。须信君恩本天道,如何自挟请封齐。

()

千载武城县,依然鲁水涯。民生如不遂,弦诵亦何为。

()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

()
四望坡陀百里平,群峰相顾最多情。
船从碧玉堆中度,人向黄雩陈里行。
访道几朝成夜饮,思君何日再晨征。
暂时分袂休言别,遇有人来数寄声。
()

杨柳阴阴宪府深,读书因见圣贤心。钟期去后今千载,谁复人间是赏音。

()

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

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阴晴乍开合,天地相沉浮。

()

庵门相望是花田,风景宜人好泊船。潮水绿侵杨柳岸,晚霞红入荔枝天。

僧逢旧识供香茗,客有新词被管弦。乐事良辰难并得,大家沉醉暮钟边。

()
豢犬使警夜,畜鸡用司旦;彻警盗所窥,失旦固吾患。
岂无糠粞费,施报不可缓。
家居亦为政,发我中夜叹。
()

白露先时下,莎鸡乘夕鸣。郊原芳意敛,门馆蚤凉生。

塞雁思南向,闺人念北征。客心已多恨,是日难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