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魏相。宋代。陈普。赵禹张汤网未收,久人董偃化方流。丞相但看汉故事,何但宣皇不用周。
《咏史上·魏相》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魏相(即曹操)的形象和历史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叹和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魏相未能收服赵禹和张汤,
长久以来,董偃化作了波浪流淌。
丞相只是陶醉于汉代的故事,
却未能领悟到宣皇不再效仿周朝。
译文中,"赵禹"和"张汤"是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抵抗曹魏统治的人物。"董偃"则是指董卓,他曾经是曹操的部下,但后来背叛了曹魏。
整首诗通过对魏相(曹操)的评述,展示了他未能征服赵禹和张汤这两位坚定抵抗者的事实。同时,董偃的背叛也使得曹操的统治受到了削弱。作者提到丞相(曹操)只对汉代的故事着迷,却未能理解到时代已经不再需要效仿周朝的统治方式。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曹操的评价和对历史发展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当下时代的观察和呼唤,希望统治者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呈现了作者对于权力者的期望和对于历史的思索。它既有历史意义,也具有时代的呼应,使人们在赏析中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和清溪可居壁间韵 其一。宋代。薛嵎。松风相对掩重关,何止浮生半日闲。此是仙家真境界,蓬莱犹在有无间。
送张仓移漕广西。宋代。舒邦佐。宾鸿度月叫秋寒,天怕炎方雨露乾。绣衣使者持玉节,先送春风入蛋蛮。岭南日日望行色,湖南百姓争卧辙。两路行人界上争,去思来暮歌讴接。广盐变法是谁谋,直至而今病未瘳。岭上逢人须细问,远方根本是深忧。广吏从来恃天远,北归南载无空返。埋轮家世本澄清,无使老蚕自营茧。莫嫌岭路去逡巡,桂林见说最宜人。笋样山峰罗样水,锦囊收得越精神。直声曾动天颜喜,更有元右作知己。谏坡言路著此翁,所谓如尊乃勇尔。大苏文章继老苏,魏徵勋业付魏謩。传家况有黄金印,行入衣冠盛事图。门下书生知此意,恋恋不为儿女计。黄花时节送君行,梅花时节迎归骑。
夜过徐州。明代。杨士奇。怒涛翻河乱石横,牵船上洪初月明。夜中不辨黄楼处,惟听层城钟鼓声。
新雁过妆楼 雪夜闻雁。清代。顾太清。静掩重门。春塞重、鸦栖又到黄昏。乱飘琼蕊,堆满瓦陇墙根。好共梨花争素质,欲同柳絮斗轻魂。舞翩翻。小窗浙沥,乌鹊惊喧。有人摊书独坐,正炉添活火,茶熟香温。夜冷风凄,东君锁住春痕。铜壶三传漏永,照孤影、残灯一豆存。更深也,听雁声嘹唳,飞过前轩。
寄峡州使君郭郎中三首。宋代。赵蕃。何处观文献,如公尚典刑。诗先获麟作,字本换鹅经。牛斗漫宝气,虚危须德星。无为偃薄计,不晚诏除听。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清代。佚名。先樯之功,神实称首。以耜以末,俶载南亩。列籍皇坟,亿世是守。何以守报,爰洁兹酒。
桂 其一。清代。林朝崧。闇河河畔一花秋,紫菊红萸也见羞。不分如来金粟影,西风吹落鹫峰头。
登钓台 其一。宋代。徐瑞。雪手升堂读古碑,先生应笑鬓成丝。满庭黄叶无人扫,唯有清风似旧时。
立春帖子 其六 皇帝阁。宋代。周必大。景龙学士赋新诗,剪綵宫花插鬓归。何似未央深驻辇,教吟春日得春衣。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唐代。王建。有川不得涉,有路不得行。沈沈百忧中,一日如一生。错来干诸侯,石田废春耕。虎戟卫重门,何因达中诚。日月俱照辉,山川异阴晴。如何百里间,开目不见明。我今归故山,誓与草木并。愿君去丘坂,长使道路平。
题郡城欧阳氏草堂。元代。梁寅。桃源或藏朝市间,草堂那厌近江关。门外马若流星过,壶中人似洞仙閒。异人曾见陶弘景,词客常交庾子山。书和药尘香郁郁,席沾花片绣斑斑。斑斑花逐春风起,爱君词章亦如此。逸思朝凌葛岫云,清心夕比蛟潭水。白鹿苍松诗近仙,钜泽名山画为史。绝俗应同三岛间,结茅何必千岩里。岩里烟云如满襟,凡情日浅道自深。不向南山歌白石,何须北斗并黄金。春天远羡壶尊乐,夜月徒摇旌旆心。龙唇古琴怀古操,为君一写涧泉音。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南北朝。谢灵运。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罇。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早闻夕飚急。晚见朝日暾。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美人遥隔暮云重,家在禺山第一峰。金翅垂天曾搏象,苍精出匣即屠龙。
已从古洞开新搆,更挹飞泉涴翠容。为忆玉环归去后,桃花深处紫烟浓。
朱惟四文学重修禺峡飞泉洞以诗见投对使用来韵却答。明代。张萱。美人遥隔暮云重,家在禺山第一峰。金翅垂天曾搏象,苍精出匣即屠龙。已从古洞开新搆,更挹飞泉涴翠容。为忆玉环归去后,桃花深处紫烟浓。
述怀八首奉柬白景和 其五。元代。刘崧。汎舟越江湖,晤言属良友。朝辞凤台侧,夕憩锦江口。思采蒲与荷,游咏乐且久。芳华隔秋浦,零悴复何有。怀哉托绸缪,结佩以琼玖。
宿泊口。宋代。陈师道。弱柳经寒色,悬流尽夜声。更长疑睡少,霜落怯寒生。急急占星度,摇摇苦舫倾。风涛兼盗贼,恩重觉身轻。
山居和韵八首。明代。陈勋。垂萝欲压角巾低,石势参差到者迷。只许闲云随意住,最怜幽鸟称情啼。残棋敛局还寻劫,险韵成诗却贴题。拈取《南华》读《秋水》,顿令坐客欲忘蹄。
寄呈王浩翁府判。宋代。刘宰。天下江山推第一,多景名楼信端的。君家正占多景前,第一风光环燕席。梁邑归来县债了,骅骝得路乾坤小。锦衣聊复效昼游,户庭郁葱佳气绕。手栽松菊成三径,更敞轩楹临绿沼。客来宁厌马喧枥,夜晏不知鸡戒晓。辟书闻又上公车,连师亲题仲举舆。只今淮上未安集,二虏南望犹睢盱。要知两淮须保障,保障一撤长江孤。边臣之虑不及此,但知椎剥供苞苴。红女去机农释耒,荆榛满野号鼪鼯。君官其间逾十载,洞识本末右盈虚。愿君亟分剌史符,稍回和气还边隅。尽收徂诈入赤藉,有功必赏罪必诛。招来耕桑偏龙亩,抚摩一意沦肌肤。人知亲上死其长,荷戈不惮供前驱。阚如当道卧于菟,犬羊遯走宁复馀。更归未用师黄石,且侍不皇香案侧。不惟文武见全才,要与清朝分淑惹。
喜雨八绝寄显道作 其八。宋代。欧阳澈。杨柳藏鸦菡萏香,水亭风榭袭罗裳。秋光正入诗人眼,剩得馀篇付锦囊。
曾将吾道付沧洲,一枕空高百尺楼。婚嫁自怜犹未毕,溪山今喜久相留。
梦悬北阙瞻新主,老向东陵卧故侯。却笑非仙亦非佛,何妨呼马又呼牛。
戊辰七十有一境内外诸名硕皆以佳章见寿赋此奉谢四首 其二。明代。张萱。曾将吾道付沧洲,一枕空高百尺楼。婚嫁自怜犹未毕,溪山今喜久相留。梦悬北阙瞻新主,老向东陵卧故侯。却笑非仙亦非佛,何妨呼马又呼牛。
偈十首。宋代。释道行。正宗法眼,历古昭彰。大事因缘,此时成现。迅机掣电处密密绵绵,绵绵密密中迅机制担忧。更问如之若何,我面何殊佛面。
赠叶生。宋代。李处权。带如当风衣出水,曹吴丹青古莫比。一时更有刘与杨,妙手斫泥端及此。叶生心匠何瑰奇,异代同声人所推。颇甘蔬饭绝肉想,神物自应来护持。花鬘珠冠宝月相,补陀宝山移海上。净瓶杨柳翠鹦鹉,突兀惊人焕寻丈。十六尊者初不同,俨然肖貌清而雄。或伏猛虎制毒龙,或飞锡杖凌虚空。伟哉功刮造化窟,凜发天风肃毛骨。来观堵立万口传,坐看声名从此出。
怀颐山老。宋代。冯去非。 枯吟世虑轻,求道不求名。病起春风过,闲居野草生。游山寻旧屐,煮茗试新铛。别久空相忆,疏钟隔水鸣。
赞木庵和尚。宋代。释咸杰。 面目森严,语言希差。不出飞猿岭,道声蔼天下。活懒庵不传之宗,死衲僧虚头话霸。五坐道场,丛林增价。稽首拜手,虚空贴卦。
秋日过钟海月先祠杂兴 其一。明代。区越。原田积潦稻成空,老釜扬尘灶息红。谁与贫人共年谷,层楼独见树高风。
夜中对雪赠秦系,时秦初与谢氏离婚,谢氏在越。唐代。刘长卿。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钓鱼词。清代。郭仪霄。垂竿入烟水,笠钓青苔矶。水清鱼可数,潜跃皆天机。香饵忽在此,来去任汝为。白小连头来,浮沈掷我丝。岂必任汝逞,念汝太卑微。大鱼摆尾过,似有垂涎思。不念傥来物,趋之甘如饴。竿丝忽以动,尾鬣扬髵髵。初嗜亦云美,既吞方觉危。欲吐势已晚,钩距衔厥腮。磨刀鱼眼红,自分供脯麋。谁识大鱼苦,但见白小嬉。大鱼怨白小,胎祸诚汝基。白小悠然笑,汝言诚乃奇。汝腹亦已饱,涵淹恣膏脂。既不化龙去,徒令窥汝肥。又不选深潭,乃为香饵迷。谓今告众鱼,贪者自亡躯。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宋代。赵蕃。我去孰君友,君留谁我游。定应缘宿契,不待分今投。年事鬓俱白,时名诗独优。未知兹日别,重见又何由。
志隐轩。金朝。高士谈。家居潇洒似江村,花草侵阶水映门。元亮结庐山挂眼,孔融好客酒盈尊。肯教轩冕移心志,未厌林泉入梦魂。我亦平生倦游客,一廛无处问东屯。
甲午七月感事六首 其一。唐代。张鸿。鸭绿江头掉战舟,祖宗威武奋神谋。虎牢再驾安天下,箕子分封列彻侯。玉节金符传百代,凤旗鸾辇保千秋。谁知海上征云起,万丈长鲸出十洲。
含清阁杂诗八首。明代。邓云霄。萧散为官岁月,徘徊小阁清虚。入夜白云伴宿,怀仙青鸟衔书。
菩萨蛮。宋代。黄庭坚。轻风袅断沈烟炷。霏微尽日寒塘雨。残绣没心情。鸟啼花外声。离愁难自制。年少乖盟誓。寂寞掩朱门。罗衣空泪痕。
哭裴少府。唐代。高适。世人谁不死,嗟君非生虑。扶病适到官,田园在何处。公才群吏感,葬事他人助。余亦未识君,深悲哭君去。
【中吕】红绣鞋 晚春。元代。李致远。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才社日停针线,又寒食戏秋千,一春幽恨远。 春闺情 红日嫩风摇翠柳,绿窗深烟暖香篝,怪来朝雨妒风流。二分春色去,一半杏花休,归期何太久?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三十七。明代。张萱。架竹导泉常向涧,新畦旧畹皆刍豢。谁云学圃是小人,老圃心香求一瓣。
星岩二十景 其五 金阙朝阳。明代。梁景先。玄宫高敞碧云头,金阙千龄锁弱流。鸡唱未沉西崦月,东溟浴日紫烟浮。
哀江南八首 其二。明代。谢榛。昆明未习战,南伐转忧深。兵气连瓜步,人烟断柘林。吴姬穷海泪,燕将故关心。何日铙歌转,苍生望捷音。
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宋代。钱时。耻过如何更作非,观心须识动之微。一朝透脱无疆界,处处吾家不用归。
金刚随机无尽颂·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宋代。释印肃。能有几人知。鼓是两头皮,禾山打不迷。道吾闻举笏,
贺新郎(张_·生日)。宋代。刘克庄。辇路东风里。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漫过眼、几番桃李。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驰骥_,佩龟紫。宿云收尽檐声止。玳筵开、高台风月,后堂罗绮。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怕则怕、追锋徵起。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际会从今始。宁郁郁。久居此。
澹香亭。元代。文质。澹香亭前春可招,雪花千树开璚瑶。溶溶夜色照寒影,二月东风吹不消。昆山仙人天上客,烂醉花阴坐瑶席。仙姝采香云满衣,酒醒但觉春无迹。人生欢乐苦不多,百岁流光若掷梭。古来荣达已尘土,对此不饮将如何!
次韵慎微雪。南北朝。邹浩。万物归根后,端来兆物华。仙姿凝鹤氅,云路拥羊车。但喜天时正,宁知帝力加。有田皆玉粒,无树不琼花。浪说朱蹄马,空馀白首鸦。酒边深荐爽,阱处巧藏窊。径断回樵斧,波浑倚钓槎。高门委金帛,阴壑蜕龙蛇。功茂丰年谷,名喧好事茶。丛轻颓瓦竹,摇迥动签牙。蝶冷残初梦,蜂寒閟两衙。殷勤非俗韵,潇洒是生涯。火变人窥异,军潜夜肃哗。暗香迷绽蕊,新筑路平沙。寸食方从寄,扁舟未可拿。只应清兴在,犹似子猷家。
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宋代。陆游。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别来二百日,突兀喜亡恙。飞僊遥举手,唤我一税鞅。此行岂或使,屏迹事幽旷。何必故山归,更破万里浪。
贺张天锡生子。明代。刘泰。兰房昨夜蔼祥氛,天锡佳儿自不群。一角白麟真有种,九苞丹凤岂无文。桑弧蓬矢阍人设,玉果犀钱座客分。试听啼声知国器,添丁谁说事耕耘。
伏中宿富乐山赏泉。宋代。洪咨夔。唤舡绝芙蓉,夹道森古柏。碧天倚熏笼,烈日发芗泽。清凉奏水观,热恼脱火宅。石虬漱潺湲,银竹堕格磔。林密天早昏,岩拥地少窄。坐久万想定,虚浸一奁白。萤行露炯炯,蛩语风策策。胡床笛三弄,所欠可人客。
拟咏怀诗 二七。南北朝。庾信。被甲阳云台。重云久未开。鸡鸣楚地尽。鹤唳秦军来。罗梁犹下礌。杨排久飞灰。出门车轴折。吾王不复回。
席上呈仲明。南北朝。邹浩。诵诗久欲陪苏焕,载酒谁怜访子云。莫道囊空乏供给,邻家芹菊许人分。
夏日言怀。唐代。齐己。苦被流年迫,衰羸老病情。得归青嶂死,便共白云生。树枿烧炉响,崖棱蹑屐声。此心人信否,魂梦自分明。
奉天门朝贺。宋代。吕定。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八阳和满世间。
腊月望泊舟钓台滩下赋诗既而登婺女明远楼诵。宋代。陈傅良。行藏独倚少陵楼,怨鹤愁猿孰与俦。尝与万人争魏阙,何如一壑老菟裘。追随士友从君好,领略江山自此游。急趁梅花理妇棹,双溪为我亦西流。
早过牛头岭。元代。方回。吾行十余里,未有一人行。不见炊烟起,唯闻野水鸣。日轮山罅出,露点草头明。处处防豺虎,田家晏始耕。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唐代。皎然。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更漏子·秋水平。五代。冯延巳。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余不阅程试义十五年今始一阅。明代。林光。才拈一卷一留神,睡思浓来辄欠伸。汶上投闲应自得,昌黎惭忸可无因。不辞筋力聊供世,祇恐轻肥解误人。一扇葵风清到骨,北窗谁炒葛天民。
题杨克俭池馆。唐代。何昌龄。经旬因雨不重来,门有蛛丝径有苔。再向白莲亭上望,不知花木为谁开。
寄题邵武张汉杰运干万卷楼。宋代。杨万里。书生都将命亡书,愿身化作蠹书鱼。蠹鱼生得针来大,日啖银钩三万个。书生一腹无十围,经炊史酌不曾饥。君家一编本黄石,积书至今与山齐。玉川搜肠才一半,邺俟插架端无羡。如何万卷楼上人,却去黄鹤楼前作宾赞?
十年秋月照相思,相从祇有彭门夜。露侵笳鼓思城阙,寒迫鱼龙舞潭下。
厌厌夜饮欢自足,落落襟怀向人泻。秋深河来巨野溢,水乾楼起滕王亚。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 其二。宋代。苏辙。十年秋月照相思,相从祇有彭门夜。露侵笳鼓思城阙,寒迫鱼龙舞潭下。厌厌夜饮欢自足,落落襟怀向人泻。秋深河来巨野溢,水乾楼起滕王亚。北海孔公虽好客,河内寇尹那得借。是非朝野忽纷纭,得丧芳菲一开谢。明月多情还入门,流水何知空绕舍。晨餐江市富鳣鲂,夜宿山村足梨蔗。坐隅鵩鸟不须问,墙外蝮蛇犹足怕。娄公见唾行自乾,冯老尚多谁定骂。
清平乐。宋代。李廌。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天惊梦蝶。唤起画楼伤别。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夏居呈白沙陈先生 其二。明代。区越。绿浓榴火炎,野老绤絺鲜。幽鸟鸣林曲,新诗到目前。
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唐代。吕温。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应须定取真知者,遣对明君说子虚。
赠戚邑侯遐思诗四章。明代。霍韬。天王圣神,普念我民。惠有贤侯,借春于南。侯燠我衣,侯饲我饥。侯之去矣,入于王畿。我攀侯辕,薄慰我思。天王圣神,念我南海。惠有贤侯,于我邑宰。维侯则慈,维政弗私。侯之去矣,入于天墀。我攀侯辕,薄慰我思。天王圣神,念我南人。惠有贤侯,俾乂我民。维侯则仁,维政则均。侯之去矣,遥遥车音。我攀侯辕,薄慰我心。天王圣神,念我民隐。惠有贤侯,恤我艰窘。侯刑则轻,侯赋则省。侯之去矣,孰嗣徽音。我攀侯辕,薄慰我心。
寄秋怀 其四。宋代。赵蕃。我不识裘父,闻之空有年。曾题五字寄,仅以尺书旋。诸老没已久,故家谁复贤。犹欣得吾子,句法早亲传。
孟夏二十七日行田杂歌三首。明代。朱曰藩。田田荷叶大湖西,千队鸳鸯掠水低。却似吴娘机上见,绿罗初{?聂}锦茸齐。
秋日晚晴怀南山旧游。宋代。黄公度。霁色孤城外,秋声独树边。烟云澄远屿,风月渺平川。寇盗休何日,登临忆去年。吾曹得疏放,醉墨洒层巅。
赠颍阳知县刘烨著作。宋代。魏野。门风是相门,积庆岂须论。祖德书仪在,科名榜帖存。政声闻牧竖,墨迹见花村。物论将徵用,多应入谏垣。
临江仙(张邛州题夔生日)。宋代。魏了翁。腰著万钉犀玉夸,肘垂斗大金章。非关性分总寻常。要知真乐处,彩服鬓毛苍。浩荡春风生玉树,蒸成满院芬芳。斗城无处著韶光。会归天上去,长捧伯仁觞。
东湖晓发。明代。陈鸿。曲曲东湖水,何能计里长。沙明兼淡月,船重积严霜。冒晓人佣起,冲寒雁欲翔。梅花飞尽日,犹不到家乡。
春日词五首。宋代。欧阳修。红雾初开上晓霞,共惊风色变年华。香车遥认春雷变,庭雪先开玉树花。
一落索。宋代。吕渭老。宫锦裁书寄远。意长辞短。香兰泣露雨催莲,暑气昏池馆。向晚小园行遍。石榴红满。花花叶叶尽成双,浑似我、梁间燕。
寄赵昌父。宋代。赵汝谈。杨柳风吹神雨晴,樱桃花发野塘春。归来依旧青山好,白发看山有几人。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宋代。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