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国藩。钟山祠庙岿然存,凭吊湖湘烈士魂。马革裹尸男子志,鸾刀祭膟圣明恩。弓旌夜动神依户,萧鼓春祈福满门。万世游人应指点,血殷篙眼古时痕。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是清代曾国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钟山祠庙岿然存,
凭吊湖湘烈士魂。
马革裹尸男子志,
鸾刀祭膟圣明恩。
弓旌夜动神依户,
萧鼓春祈福满门。
万世游人应指点,
血殷篙眼古时痕。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钟山祠庙的景象,表达了对湖湘烈士的怀念和敬意。诗人提及马革裹尸和鸾刀祭膟,展现了男子的志向和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夜晚的弓旌摇曳,似乎有神明的附临,而萧鼓春祈则寓意着对家庭幸福的祝福。最后,诗人呼唤着千秋万代的游人应该指引后人,让古时的英勇事迹永远流传。
赏析:
这首诗词以钟山祠庙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烈士英灵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马革裹尸和鸾刀祭膟等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烈士们坚定的志向和对他们所受到的圣明恩典的敬仰。夜晚的弓旌摇曳和萧鼓春祈的场景,呈现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诗人借此寄托对家庭幸福的祝福和祈愿。
最后两句"万世游人应指点,血殷篙眼古时痕"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先辈的精神,通过观看祠庙中的景象,领悟到古代英勇事迹的意义和价值,使这些英勇事迹永远流传下去。"血殷篙眼古时痕"这一句意味着历史的殷红之血在篙眼(祠庙门前的石柱)上留下了痕迹,象征着古代英勇事迹的珍贵记忆。
整首诗词以崇高的情感和庄严的语言描绘了烈士纪念祠庙的景象,表达了对英勇先辈的敬仰之情,同时寄托了对家庭幸福和后人传承的希望。它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意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英勇事迹的伟大。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行赣州道中爱其山川丛僻田家茅屋半带云烟拟作隐居诗十首以寄幽怀倘他年解组便可山斋实事非浪语也 其三。明代。邓云霄。万丈峰头架石桥,微闻鸡犬落青霄。耕耘休课儿孙辈,雨过黄精自发苗。
桐江舟中。宋代。胡仲弓。推蓬纳山色,愁坐对黄昏。雨过天无翳,舟行水有痕。钟声来远寺,犬吠隔烟村。柳下渔人屋,收罾早闭门。
东圃题陈明之菊期南夫二郎。明代。顾清。日出东轩积雪融,菊芽兰茁竞春工。君看石畔丛丛碧,已办西风一丈红。
点绛唇。唐代。无名氏。燕子依依,晓来总为谁归去。淡云生处。已觉宾鸿度。浅笑深颦,便面机中素。乘鸾女。琐窗琼宇。会有明年暑。
闻雁。明代。释函是。北雁南飞朔气侵,悲鸣未必为知音。飘飖万里凭风力,断续千行到岳阴。细认江芦归路远,难携海燕入云深。旷观物理皆如此,老我桄榔信宿心。
鹧鸪天。宋代。郭应祥。诞节初开七帙祥。今秋仍喜十分凉。称觞堂下孙和息,备福人间寿且康。从庾岭,到章江。两州元自接封疆。儿曹此去分风月,莱彩潘舆乐未央。
文与可尝云老僧墨竹一派近在湖州吾竹虽不及。宋代。黄庭坚。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前世画师今姓李,不妨还作辋川诗。
蔡州路中作五首寄都下 其三。宋代。刘攽。南城十里短长亭,三月烦君复送行。道上垂杨犹可折,秋风萧索不须惊。
汕头行 过澄海三大桥。近现代。老舍。昔从澄海到汕头,野水荒沙旅客愁。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人民智慧虹为路,堤岸光辉月入沟。寒食秧田千顷碧,飞花满县冠山游。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宋代。陆文圭。不须酒列吸云红,剌叶潜令与柄通。碧色轮困弯到底,黄流潋滟注当中。醉来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风。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茎半折露盘空。
野寺别于凤鸣李惟朴两生。明代。胡应麟。寻幽来古寺,霁色傍禅栖。剑岂双龙隔,门难一凤题。夕阳高枕外,新月乱帆西。共惜天涯别,何妨醉似泥。
和汪正夫梅。宋代。郑獬。妖花烂漫敌清才,邺骑还惊宝玦来。郑国枉教兰作佩,定应不识楚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