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居杂兴八首

湖居杂兴八首朗读

诗词:《湖居杂兴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白珽

脉脉吹香屋角梅,
背风移烛小帘开。
凤城几日元宵近,
一片箫声水上来。

中文译文:
深情吹拂着香气的梅花在屋角,
背风的小帘子轻轻移动,烛光摇曳。
凤城已是元宵将至的几日,
一阵悠扬的箫声从水面上飘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湖居中的一幅景象。诗人白珽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和烛光的摇曳,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诗人提到了凤城,暗示元宵节即将到来,预示着春节的喜庆氛围。最后一句描绘了箫声从水面上飘荡,给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优雅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湖居中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梅花、烛光、小帘子和箫声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环境中。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和烛光的摇曳给人以安详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雅致的湖畔小屋中。凤城的提及暗示了节日的来临,增添了喜庆气氛。最后一句以一片箫声的形象,给整篇诗增添了一丝柔美和宁静,使人感受到湖水泛起的涟漪和箫声的悠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自然景色与节日气氛相结合,展现了湖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花香、烛光和箫声带来的悠闲和宁静,同时也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整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湖居的景色和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珽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白珽朗读
()

猜你喜欢

等是清平世界人,多因闲事长无明。
使他个个能安分,图上何缘有姓名。
()

万事吾难解,孤怀可易开。即今毋贵少,能不小怜才。

浊雾霾文苑,雌风冷啸台。新知寻老别,悲喜递相催。

()

晓色开众山,霁景荡层阴。曦晖散林畔,叫啸闻哀禽。

逶迤山西麓,沿回水东浔。履沙越洲渚,蹑石上岖岑。

()

一室难为理,卑栖傍草莱。秋衣炎未著,夜户瘴难开。

肘腋防蚊患,床帷告蚁灾。从教迟簿领,莫遣负樽罍。

()
七里滩西更上滩,十年生事一渔竿。
故人共骇霜毛短,俗子犹嫌铁面寒。
雪屋五更天地独,梅诗一句古今难。
虚名浪得真何用,空使先生刻肺肝。
()

一树疏花发,众芳都不如。向天涯、赠将何处。甚殷勤、暗香留几许。

轻试问、是谁为主。

()

朝向城中来,夕向城中去。独夜一微吟,攀留桂之树。

()
高卧只消云半间,随缘栽果与猿攀。
不将此手遮西日,安用吾文移北山。
双燕来时春晻霭,一牛耕处月宽闲。
溪居已息机心久,莫遣惊鸥去不还。
()
平生饱听无双誉,一见全胜得异书。
妙语从君闻梗概,清尊酌我更踌躇。
希踪伯氏情何限,惜别吾曹意有余。
若见滁州新博士,为言湘水愧汙渠。
()

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水溪深。
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
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

()
云深红日出林迟,晞发檐前力未衰。
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
春风巷陌杨花后,故国江山杜宇时,一种间愁无着处,倚窗重读寄来诗。
()
瓷瓶蜡纸印丹砂,日铸春风出使家。
白锦秋鹰微露爪,青瑶晓树未成芽。
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
唤醒老夫江海梦,呼儿索镜整乌纱。
()

百尺青梧桐,下有寒泉井。
分明古镜中,照见梧桐影。
朝汲水花清,暮汲水花冷。

()
贺客门兰剌莫傅,日高厨傅尚萧然。
遥知独鹤苍苔舞,自点丹砂註内篇。
()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

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
我咱别有赤穷穷。
物物俱无事事通。
清里清来全寂阒,闲中闲至住虚空。
能邀*照堪亲日,会捉轻飚便害风。
()
将躬黛耜,先陟灵坛。
嘉玉量币,乐光礼殚。
神既至止,福亦和安。
千斯积咏,万国多叹。
()

壮敌无前老未休,赏功销得到封侯。印归新息不还葬,似与诸蛮一报仇。

()

妾本瀛洲洲上女,自小不曾窥外户。感君恩爱与君深,雾阁云甍杳无路。

空将红叶寄相思,亦有双鱼传尺素。君家与妾邻苑墙,暮暮朝朝几断肠。

()

欲把长绳系日难。纷纷从此见花残。休将世事兼身事,须看人间比梦间。

红烛继,艳歌阑。等闲留客却成欢。劝君更尽一杯酒,赢得浮生半日闲。

()

银蟾的皪,记何时此月,重启珠宫。羽葆虬幢纷去住,石麟飞下天中。

四十七年,匆匆过却,回首忆生崧。仙家昼永,雕弧今日初逢。

()

白马隐吴门,光迅如匹练。向非鲁仲尼,在远焉能辨。

风雅日以替,歧路日以衍。讵无万里心,跬步坐自眩。

()

五陵才子本豪华,倚马沉吟傍日斜。岂惜金丸千万个,自缘不肯打慈鸦。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