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金朝。王哲。我咱别有赤穷穷。物物俱无事事通。清里清来全寂阒,闲中闲至住虚空。能邀*照堪亲日,会捉轻飚便害风。此际黑云何处去,莹照衮出一团
《瑞鹧鸪·我咱别有赤穷穷》是元代诗人王哲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咱别有赤穷穷。
物物俱无事事通。
清里清来全寂阒,
闲中闲至住虚空。
能邀*照堪亲日,
会捉轻飚便害风。
此际黑云何处去,
莹照衮出一团。
诗意:
这首诗以咱们(作者自称)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悠闲的环境。诗人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物质与精神都达到了一种无为而通达的境地。在这宁静的地方,没有外界的干扰,诗人可以自由地沉思,感受虚空的存在。他能够邀请自然的光芒亲近自己,也能够轻易地捕捉到微风的气息,但这些都不会对他带来伤害。此刻,黑云漂浮在何处,明亮的光芒从云层中透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中的"赤穷穷"意味着物质贫乏,但它并不成为诗人内心的负担。相反,这种贫乏带来了一种无忧无虑的自在感。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清净的环境中,没有外界纷扰的干扰,使得他能够超越尘世的喧嚣,沉浸于思考和感悟之中。
诗中的"清里清来全寂阒"和"闲中闲至住虚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感受到清净的内心和寂静的环境,进一步加深了他与尘世的脱离感。"能邀*照堪亲日"和"会捉轻飚便害风"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他能够邀请阳光亲近自己,也能够轻松捕捉微风的气息,而不会受到伤害。这种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宁静,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和心灵状态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情感。这首诗词通过简约而深邃的表达,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宁静的境界,体验到超脱尘世的美好。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挽京营游击将军湛阳生有引。明代。邓云霄。薤露催人屈壮图,半生蹭蹬老穷途。筹边自合铭燕石,指佞何烦料虎须。幕府有金酬部曲,田园无业抚诸孤。国仇未报仍家难,知尔英魂击剑呼。
中夜思二首 其一。明代。郑铭。午夜长风生,撼我庭前树。为忆意中人,垂尽青衫泪。湘江波浪深,寸缄达何许。惆怅空断肠,燃灯达天曙。
依韵和尹嗣复仲春会食船场。宋代。强至。野色宽围四缭墙,一穿林径百忧忘。浓花细草青春半,语燕游蜂白日长。寄兴不知诗笔倦,惜时犹喜酒杯香。席间数点残英坠,万片随风此滥觞。
仿圣俞月出断岸口二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残星横斜河,晨鸡号天风。幽人窗中眠,纱厨明秋空。
念奴娇(次人韵)。宋代。刘学箕。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
秋思。宋代。蔡襄。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将琴鼓忆邻,声急弦屡绝。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
赠林尚仁。宋代。陈必复。溪边著吟屋,亦足老生涯。洗砚浑池水,敲棋落案花。客来多载酒,童去自煎茶。爱尔丰标异,逢人满口夸。
松叶酒歌寄梁安宅。明代。刘基。道人赠我松叶酒,味似琼浆色琼玖。咽之骨爽神魂清,令我寿同金石久。我生疏懒无所能,瘦皮粘骨危崚嶒。病来啖药犹啖水,梦寐恍惚风中灯。常闻徂徕有嘉木,玄醴涤濯黄露沐。上有兔丝扬翠旍,下有茯苓蹲白鹿。咀华嚼叶咽以津,岁久定化肠为筋。便从偓佺觐黄帝,身骑肉角青骐惣。我欲求之百忧集,满眼蚊蝇随出入。踆乌箭逝纤阿急,日暮空瞻邓林泣。道人此酒还有方,我欲与子同徜徉。世上神仙亦何限,留侯辟谷应未晚。
春寒早朝。宋代。杨万里。十载江湖今又归,朝鸡不许夙兴迟。每闻扑鹿初鸣处,正是䰒松好睡时。病眼生憎红蜡烛,晓光未到碧桃枝。谁能马上追前梦,坐待金门放玉
感寓 其二十七。宋代。王称。幽居玩群生,小大俱物役。嗟嗟羽族微,扰扰亦何极。鹣鹣共联羽,精卫劳木石。何如三青禽,翘尾戴胜侧。
送光泽簿彭仲五。明代。符锡。湘南同宦淼重云,冀北逢君又送君。风动花封谈笑耳,缘知主簿是参军。
赠刘琨诗二十首 四。魏晋。卢谌。王室丧师。私门播迁。望公归之。视险忽艰。兹愿不遂。中路阻颠。仰悲先意。俯思身愆。
玉山佳处联句。元代。于立。玉山山中清昼长,偶来池上据胡床。桐阴竹色不见日,水气荷风多是凉。鱼度波心行个个,鹤来林下舞跄跄。嫩篁承宇清摇帻,文藻萦波绿映裳。每爱汤休诗句好,独怜贺监醉时狂。饭输香积真成愧,酒送金茎或可尝。冰盌泠泠寒欲冻,莼丝细细滑仍香。濯缨聊复
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
夜泊芙蓉洲走笔寄张鍊师。元代。倪瓒。芙蓉犹满渚,疏桐已殒霜。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因怀静默士,竹林閟玄房。煮茗汲寒涧,烧丹生夜光。忆与郑郯辈,閒咏步修廊。时子有所适,顾瞻重徜徉。庭下生苔藓,牖间翻诗章。弈势郑老胜,酒榼郯生将。雅歌杂诙谐,列坐飞羽觞。子归日已晚,枣栗亦倾筐。挥手辄谢别,暮宿荒城傍。迟明趋所期,待子郑公堂。晨往遂至昏,企望徒伥伥。乃嗟仙真驭,固非世所望。恻恻理归棹,泛泛秋浦长。还寻甫里陆,更醉山阴王。素冠斯驰赠,喜知终未忘。余兹将远适,旅泊犹彷徨。微风动虚碧,初月照石梁。旷望对清景,赋诗托陈郎。茯苓思同煮,夜雨共匡床。
宿阿育王寺。明代。戚继光。十里青青竹作围,连天山色欲西飞。不因国愤冲双鬓,便与支公老翠微。
泸溪周元公书院 其三。明代。符锡。憧憧行子青衫湿,风雨濂溪又过门。道化未能三百里,溪桥祠屋愧空存。
过岳冠山二首。宋代。李弥逊。岳冠山下月黄昏,石立波蚕势莫分。回首风前魂欲断,东西南北水边云。
江行晚兴。宋代。陈与义。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烟岭丛花照,夕湾群鹭盘。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淹旅非吾病,悠悠良足叹。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遗诏封光为博陆侯。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霍光传(节选)。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遗诏封光为博陆侯。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票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军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听。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言合光意。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当废。……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 明年,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秉谊,以安宗庙。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上声。唐代。陆龟蒙。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心将时人乖,道与隐者静。桐阴无深泉,所以逞短绠。
送监作院潘供备 其一。南北朝。邹浩。盟府功臣奕世孙,低回筦库尚随群。干戈分职名虽武,诗酒忘怀格自文。倾盖二年嗟往事,赢粮一日指行云。江梅欺雪南枝发,如綍新除定此闻。
月夜步韵。明代。庞嵩。井梧初滴露光寒,喜见仙娥捧玉盘。净洗浮云无点翳,中宵留与万人看。
和晏相公泛南湖韦家园过西溪至许家园。宋代。韩维。湖心点点生圆荷,黄花白花满晴皮,环堤客树垂婆娑。鱼沉鹭矫各自得,人生不乐其谓何。南塘过尽西溪绿,上下名园依小曲。相君从客来赏瞩,不驱大旆事喧闹,直解扁舟作幽独。幕中宾从才且良,酒酣落笔摛文章,珠联璧叠争炜煌。政成礼息无一事,明日复此醉华觞。
观物偶成。明代。吴向。南风刚到户,淑气又回旋。浴水新荷绿,穿花粉蝶妍。日高将近午,潮涨欲平川。莫搅羲皇梦,北窗方熟眠。
自京还始来龙变轩觅故年幽致闲成长句粗写虚。宋代。张继先。寻得故年香翠团,共将真赏倚阑干。几随白日飞仙变,半为今朝宝黑乾。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来趁月华看。江南秋景犹繁剧,赖此一襟风月寒。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三。元代。王冕。滕州济州山不多,平林大野少人家。解貂且问将军酒,对雪谁言学士茶?直北五更闻玉笛,江南十月老梅花。相逢休说凄凉事,湖海诸郎□未华。
阅抄知湖广疆吏以吴礼园管榷事上闻寄赠以诗。清代。范当世。圣者盗不已,智人安可欺。所操非豚蹄,所攘非一鸡。而我坐叹息,虚名空尔为。天子临轩霁颜色,妻儿闭户啼寒饥。
移居。明代。王立道。儒宫无一亩,宦薄易为家。地入黄啚僻,门依紫陌斜。微吟对秋草,閒步拂檐花。未就登楼赋,端居念岁华。
题何司训致仕卷。明代。薛瑄。师名蚤不愧苏湖,引老南还出帝都。驿路风和烟柳细,官河雨急浪花粗。行看旧隐书连屋,坐见交亲酒满沽。却恐回鸾来紫诰,黄门有子拜官初。
君子有所思行。魏晋。陆机。命驾登北山。延伫望城郭。廛里一何盛。街巷纷漠漠。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馈。曲池何湛湛。清川带华薄。邃宇列绮窗。兰室接罗幕。淑貌色斯升。哀音承颜作。人生诚行迈。容华随年落。善哉膏粱士。营生奥且博。宴安消灵根。酖毒不可恪。无以肉食资。取笑葵与藿。
小平园观杜鹃花。清代。朱煌。小园晴日暖如烘,满树花开烂漫红。谁谓杜鹃啼不止,春来也会笑东风。
寿星院寒碧轩。宋代。苏轼。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长孺因吾二诗有负米分邻之语因又次韵饯其归。宋代。陈著。纷纷薄俗事轻辱,自喜衰年德有邻。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筍蕨正宜人。
九月晦夜少林寺对雪。明代。谢榛。山房宿雀静檐牙,月尽空林忽冻花。三十六峰今夜雪,并将寒色照禅家。
吴氏草堂梅花下作。清代。郑孝胥。今年又见江梅发,叹息劳生几往还。淡荡风香春欲半,萧寥烟日地常闲。墙阴活计添新竹,篱角幽情带好山。莫管花前诗力减,怜渠岁月不教删。
生日对梅口占。宋代。叶茵。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裹破春颜。
冰清堂偶成。宋代。周弼。整杯恬淡酒,相就等闲倾。得失徒多感,行藏任独清。昼闲风有味,春尽雨无声。但惜新栽柳,相呼欠一莺。
荅张王屋。明代。黎民表。平子归田赋已成,尚栽花木寄閒情。授经门下侯芭在,采药林间许掾清。祗有烟霞供枕藉,尚思尘土笑逢迎。槎头缩项应须钓,共泛沧溟看日生。
同丁计部诸子集王鸿胪山斋怀五岳之胜得高字。明代。黎民表。名山谁历遍,挥麈亦称豪。岩壑驱词古,风云入望高。金光遥可掇,藜杖肯辞劳。猿鹤应相笑,驰烟待尔曹。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南北朝。庾信。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髪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羣后。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谒金门。宋代。赵崇。春尚浅。江上柳梢风软。销尽玉梅春不管。冷香和梦远。脉脉绿窗新怨。花胜无心重翦。帘押护香闲不卷。卷帘芳事遍。
羁旅翁行。明代。李梦阳。自焚阙里手植桧,天下斯文忽坠地。锦衣使者日旁午,青衿冑子时流涕。霾风翩翩起白旐,五月黄尘暗天际。君不见河上羁旅翁,时乘此老遭拘绁。
女儿葛歌。清代。屈大均。女儿十三发覆额,精工善作女儿葛。花针挑出葛丝丝,织成蝉翅弱霏霏。一端祗得三四铢,出入笔管轻且微。十年一匹不满机,制为夫婿乘凉衣。日炙葛丝皱,风吹葛丝旧。儿郎惜葛丝,莫当风日走。宁无绮与罗,是侬手所就。
离薋园杂咏四首 其二 碧浪室。明代。王世贞。百挺琅玕直复斜,午熏摇入小窗纱。偶然将作清漪看,碧浪湖头一钓艖。
水调歌头 其五 江淮一览。宋代。吴潜。勋业竟何许,日日倚危楼。天风吹动襟袖,身世一轻鸥。山际云收云合,沙际舟来舟去,野意已先秋。很石痴顽甚,不省古今愁。郗兵强,韩舰整,说徐州。但怜吾衰久矣,此事恐悠悠。欲破诸公磊块,且倩一杯浇酹,休要问更筹。星斗阑干角,手摘莫惊不。
次韵王穉川客舍二首。宋代。黄庭坚。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慈母每占乌鹊喜,家人应赋扊扅歌。
游服者二绝。宋代。苏籀。墨绿螺青金翠耀,鬻讴沽笑泥娱邀。兹辰傥卜吾髯夜,陶写醉醒双凤嘈。
玉津园弃景钟歌。元代。宋无。炎精不灵火不德,赤熛怒帝东英魄。羿弓射日日无光,黄金大镛破釜天。天崩七庙移神虚,鬼器长陵一抔土。十二盘倾夜月寒,汉铜仙人咏如雨。六龙屈曲眠秋草,草根蟪蛄语昏晓。紫苔满地愁古春,东风吹得乾坤老。蜗涎鸟么银泥剥,鸟啄蒲牢戏左角。更殊漏断声莫闻,凡鸡司晨尊人驿。
长至后叶孺韬至自太平偕诸子集石巢夜饮。清代。梁朝钟。霜落芦苇姑熟还,青萍白酒月湾湾。频呼衣薄客不去,剪烛开窗雪满山。
赵伯山宝炼帖赞。宋代。岳珂。以公姓之麟定,执登坛这牛耳。即信厚以为俊奇,盖一家之自为体。以道对时,居夷何愧。此鉴堂之所以处己,而予察之于此。
木兰花慢 其三。清代。易顺鼎。维摩禅榻畔,花雨瘦,药烟肥。正落月屏遮,停云馆闭,望远潮堤。一枝。忽传瑶讯,说江南梅影近都稀。天外有天客到,梦中如梦春归。何时。竹兔杉鸡。邀俊侣著初衣。又款碧鸥盟,游红蝶约,写向羁栖。蓬莱。散仙飘泊,泊故山兜率但斜晖。换却珠宫雪舞,依前缉钓蘋矶。
题查声山学士花溪石漾图 其二。清代。周起渭。春风吹钓丝,偶逐蜻蛉起。还同花溪鱼,演漾花溪水。长空写潭影,澄怀澹如此。出处偶然事,论心付葭苇。
扫墓感作。宋代。王松。云山相出没,天气半晴阴。馔献生前嗜,山防日后侵!杖头钱是纸,囊腹句成金。恐惹亡亲恼,坟边不敢吟!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五代。毛文锡。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次韵谢张安抚以诗送梅实。宋代。项安世。梦随清浅看扶疏,军将敲门报疾驱。此解可辞儿女笑,使君风味似寒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