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金陵杂兴二百首朗读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巷斜廊闹戟闱,
帕黄寂寞护龙墀。
深宫不与闲人到,
只许珍禽自在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金陵城中的景象和场景。作者描述了永巷的斜廊上戟闱的喧闹声,帕黄(黄色的面纱)下孤寂地守护着龙墀(指皇帝的宝座)。深宫中不容许普通人进入,只有珍禽可以自由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金陵城宫殿的宁静和神秘。永巷斜廊上的戟闱喧嚣声与帕黄下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深宫的封闭与隐秘。作者以珍禽自在飞翔来象征皇宫内自由自在的氛围,与外界的闲人无缘进入。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微妙的对比和意象的构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高贵的宫廷世界。

此外,诗中的金陵指的是当时的南京,是宋代的都城。通过描绘宫廷的景象,诗人苏泂展示了宫廷的封闭和隐秘,以及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金陵城宫廷的神秘和高贵,同时也表达了深宫的封闭与隐秘,以及皇帝的独特地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奕奕钟山紫气开,壮游弹铗凤皇台。
上林曙色迎黄鸟,古殿晴阴锁绿苔。
驰道久虚清跸度,近臣犹似早朝回。
当年定鼎尊临日,玉帛曾闻万国来。
()
名园霁宿雨,春日正和柔。
花香泛草际,竹景摇清流。
鸣禽自往还,游鱼时沈浮。
出门市朝喧,爱此林亭幽。
()
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
()

父踏征舆子据鞍,相看同是出门难。末缘未念悬儿女,深有馀忠入肺肝。

旧隐载承天上召,老饕重似梦时官。穷年翠竹江村下,衰凤何心复羽翰。

()
云岫如簪。
野涨挼蓝。
向春阑、绿醒红酣。
青裙缟袂,两两三三。
()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真合 一作:端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

画里蚕丛国,三川尽在眸。关城连远堡,形胜入边楼。

落日乌蛮夕,西风白帝秋。断霞飞极浦,微雨暗芳洲。

()
暇日泛舟,游客有叹居士发白者。
未竟,忽见临江倚楼人,因思向来有感作此
绿水澄江得胜游。
浪平风软称轻舟。
()
书生豪气压千军,日出扶桑一卷文。
铁研未穿时世改,功名回首信浮云。
()

潼关不守竟仓皇,遗恨中涓促丧亡。骁贼直闻趋洛下,行营又见溃河阳。

将军力战捐躯脰,竖子迎降类犬羊。从此三关似刳竹,谁人决策守金汤?

()

五百健儿乘锐出,十三个贼一时来。行粮功赏俱乌有,兴尽翻然解贼回。

()

莲花池畔暑风凉,玉竹回文宝簟光。贪倚画屏调翡翠,误开金锁放鸳鸯。

轻绡披雾誇新浴,堕髻攲云衒晚妆。笑语女牛私语处,长生殿下月中央。

()

野草青山惜旧香。青灯笔砚晚生凉。昨宵魂梦与君长。

蝶慊蜂愁花谢后,歌桃舞柳影疏行。小窗閒倚落斜阳。

()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
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
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敞两壁无尘疵。

()
清风当昼起,吹我庭下槐。
轩轩枝上叶,碎影乱绿苔。
左右无人声,时有啼禽来。
啼禽感所怀,其音一何哀。
()
寒蛩唧唧树苍苍,城上高楼接大荒。
午夜漏声催晓箭,六街晴色动秋光。
满庭诗景飘红叶,此地悲风愁白杨。
舞袖弓鞋浑忘却,人间惟有鼠拖肠。
()

举目山河往恨沉,吴霜一点鬓毛侵。飘零顾我非前日,慷慨唯君识此心。

香散药畦花漫漫,波侵蝶沼竹阴阴。平生载酒论文地,鸿雁归时问信音。

()
中军叹韩甥去,潮州喜湘侄来。
欲识邢郎高谊,但看郑老饯诗。
()

我生少小秀不丛,题诗落笔先飞鸿。一从废弃脱毛发,乃与石田樗木同。

平生百虑湛古井,无复掀涌波春风。尚馀觑书旧垢习,终日伏桉如哑聋。

()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北谢苍龙去,南随黄鹄飞。

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甿谣岂云远,从此庆缁衣。

()

有美一人。
芳问芬葩。
嗟我钦羡。

()

忽从古镜感前因。唤得起真真。琼楼月冷,被池香暖,量遍好腰身。

而今万水千山阻,除是梦中亲。觅个良工心曲写,堪彷佛、意中人。

()

平生性好墨,以此为昼夜。陈玄尔何为,能使我心化。

四方购殊品,十倍酬善价。江南号第一,易水乃其亚。

()

出望月轮小,不如临海生。
又疑今夜看,难比故乡明。
立柏正无影,清猿偏有声。

()
茵席絮剪茧,枕囊收决明。
南风入昼梦,起坐是松声。
()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
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
止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
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

条垂大道自生怜,历尽风霜锁谨严。长为别离情缱绻,漫因零落意缠绵。

秋怀无奈悲今日,春景何堪忆往年。多少天涯憔悴客,闲愁应锁灞桥边。

()
寂静茅庵潇洒,危峰密锁烟霞。
朝阳轩外一枝斜。
待客清茶淡话。
默坐然净洁,不占半点尘沙。
()

紫绮裘披朗月中,溪头犹得一尊同。谢家墅远风流在,孙楚楼高莽苍空。

何处关山闻落木,二年江汉送飞鸿。相逢且醉凉秋色,酒客今惟十数公。

()

车遥遥,行人心忙疑路迢。
黄尘眯目神更乱,红雨点衣魂欲消。
车声似与啼声续,羊肠难比愁肠曲。

()

好鸟初耕。坐老啼莺。桑鸠唤妇晚窗明。牡丹初放,尚带微醒。

看青猊白,蓬莱紫,玉楼春。

()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

爱此凭阑夜不眠,欲将风驭作泠然。呼蟾驾起三更月,展镜摊开万顷天。

亦有山灵回俗驾,可无蕙帐著胎仙。试看拍岸涛翻雪,几许骊珠碎又圆。

()

日日双萤火,乾坤一鹊巢。
野轩有凉户,谁敢等闲敲。

()
严寒冬月。
前日阳生几降雪。
松柏凌霄。
森耸庭中叹后凋。
()
可是看花不厌,城南更欲城东。
多谢诸君着语,莫教孤负春风。
()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聚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

灯黯黯,夜漫漫。独宿江村不耐寒。只有衾裯情自密,稳眠常过日三竿。

()

特地闻时却不香,暗中芬馥度微芳。寂然鼻观圆通处,深院无人春昼长。

()

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

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

()

夜起既有年,斯道良可久。颇同献曝心,愿以遗吾友。

晦明转移间,造物露枢纽。人身小天地,吐纳等难朽。

()
忆昔坡仙,夜游赤壁,孤鹤掠舟西过。
英雄消尽,身世茫然,月小水寒星火。
何似渔翁,不知今古,醉傍蓼花然火。
梦相逢、羽服翩跹,未必此时非我。
()

殷兆玉筐,周始邠王。于赫文祖,基我大梁。肇土七十,奄有四方。

帝轩百祀,人思未忘。永言圣烈,祚我无疆。

()

竹西自古繁华地,况是风光九十天。红杏一枝春店雨,王笙三叠玉楼烟。

隔江灯影迷歌馆,吹岸衣香过酒船。好梦撩人归未得,拂城杨柳乱啼鹃。

()

典领天书使,脩崇昭应祠。可怜有遗恨,殓不得髡缁。

()
月之所在谓之身,朝市山林几样人。
静看一轮如此洁,莫将身著软红尘。
()

汉武箠八荒,中原亦云蒿。神鲛甘鼎腥,天马以游遨。

归来大受计,柏梁造天高。赫哉轮台言,黔首息讴谣。

()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翅见情深。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
有竹芜生不费锄,亭亭楚玉影癯癯。
风师自是识人意,何用纵横十万夫。
()
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於溪。
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
家在东阳宝婺边,官在宣城莲幕里。
溪光滴作两眼明,溪秀吐作五字清。
()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项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
出海梅未花,过岭青着枝。
解装书满床,自裹应门儿。
独乐非不好,民瘼将畴医。
诏来不俟驾,世事犹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