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朗读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在溪边闲坐,眼睛懒懒地睁开,
波浪冲击长堤,势如欲将其摧毁。
有多少水禽,羽毛文彩美丽,
几度飞走又飞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邵雍在天津的一幕景象。他坐在溪边,悠闲地睁开眼睛。波浪冲击着长堤,几乎要将其摧毁。诗人注意到水禽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它们的羽毛色彩斑斓。它们时而飞走,又时常返回。

赏析:
1. 自然景观:诗中的溪水、长堤和水禽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景。波浪拍打着长堤,形成了壮观的景象。水禽们在水中飞翔,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2.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溪水和长堤的冲击,以及水禽的飞翔与返回,展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长堤受到波浪冲击,但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水禽自由地飞翔,又时常返回,表现了生命的轮回和归属感。
3. 描写技巧: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波射长堤"、"水禽文彩好"等,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溪水的冲击和水禽的美丽。
4.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生活的悠闲、自由和享受。他在溪边静坐,凝视着周围的一切,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

这首诗词展现了邵雍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自由和生命循环的思考。通过对溪水、长堤和水禽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自由和欣赏生活的情感。这首诗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满街锣鼓喧清昼。任狂歌狂走。乔装艳服太妖淫,尽京都游手。

插秧种稻,何曾能够,古遗风不守。可怜浪费好时光,负良田千亩。

()

春霾乱青山,卉木苞未吐。绕郭号荒鸡,中田散野鼠。

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岩户。未达隐者心,聊进苍生语。

()

大地方冱寒,君行涉江水。问君行何为,抱膝深山里。

易堂好弟兄,事业寄文史。天空雕鹗飞,日落云霞起。

()

冥色不堪旦,暗投无夜光。短檠风寂寞,枯坐意深长。

夜气沉虚席,檐花落睡乡。呼书欲同梦,枕月冷空床。

()

东指羽陵山下。小有亭楼如画。松月夜窗虚。待卿居。

闲却调筝素手。只合替郎温酒。高阁佛灯青。替钞经。

()

漠漠平芜一望齐,画楼东去粉墙西。落红三月飞如雨,软衬香尘送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