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诗一首朗读

这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诗词《诗一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一首

尽怪吴苏地,琼花冷不销。
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

密逐江云堕,轻随海吹飘。
影沉松坞乱,片响苇蓬焦。

粉拂龙头舫,缯铺雁齿桥。
煮茶收岁计,宜稻采民谣。

拔笋芽先出,欺梅蕊自凋。
谁言未盈尺,犹称不封条。

郡守齐黄霸,明君迈帝尧。
县官惜歌咏,翻恐笑渔樵。

译文:
写一首诗

尽称奇异的是吴苏地,琼花冷冷地不融化。
时贤临临水之国,天气宛如中朝时期。

密密地追随着江边的云落下,轻轻地随着海风飘荡。
影子沉没在松树的岗位中,片片声音落在苇蓬上烧焦。

粉末拂过龙头船上,锦缎铺在雁齿桥上。
煮茶计算岁月,宜于稻谷采摘民间歌谣。

竹笋抽出新芽先行,欺骗梅花花蕊自行凋谢。
有谁说还未达到一尺的尺寸,依然称不上封条的水平。

郡守齐黄霸,明君超越帝尧。
县官珍惜歌咏之才,反而担心笑话渔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为主题,通过对吴苏地的怪异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时代风貌的感悟。

诗中描绘了吴苏地的琼花不融化的景象,给人一种冷冷清清的感觉。诗人将时贤临临水之国与中朝时期的天气相比较,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江云的堕落和海风的轻飘,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变幻。影子沉没在松坞中,苇蓬被烧焦的画面给人一种深沉和独特的感受。

诗中还有对民间生活的描写,如煮茶、稻谷采摘和民间歌谣,展示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诗人对民间文化的珍视。

最后几句通过对郡守、明君和县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华的人们的敬佩,同时又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细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社会和人情的交织,体现了王禹偁对于时代和人性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朗读
()

猜你喜欢

尚书令,中书令,一张元,执国柄。西师十万趋延安,此时空说有范韩。

()

寒月照沙头,轻风引客舟。

挂帆重旷望,举櫂复夷犹。

()

寺在五峰阴,穿缘一径寻。云藏古殿暗,石护小房深。

宿鸟连僧定,寒猿应客吟。上方应见海,月出试登临。

()

吾生亦云足,尘网曾一羁。父母解此意,山林相与归。

肥遁岂当易,至今有馀思。少壮事场圃,耆迈少提携。

()

每爱君家玉满阶,仙宫今又见琨台。
父兮定得铃旗梦,母也须怀磬石胎。
羯末封胡和有种,复临泰壮看朋来。

()

()

长安豪贵起大屋,日食万钱苦未足。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

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呜呼蹑屩担簦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

()

一片凉生碧树头,微风叶叶点庭幽。炎州怪底全无暑,输与疏槐占好秋。

()

仙花常烂熳,不灭四时荣。因凭真水火,锻金精。功圆丹结,步步彩云轻。满头风月爽,一粒刀圭,太虚仙路亲行。任消除、万劫尘情。别有好前程。这回无老死,得长生。仙风道骨,自觉太孤清。万派银河转,拨弄天关,大罗真性圆明。

()

日日恐无云可望,不辞逐静望来频。

共知亭下眠云远,解到上头能几人。

()
蹉跎流落已华颠,又见荆湖一岁迁。
人怯苦寒愁日短,天收残腊放新年。
园林寂历飘梅后,里巷经过爆竹前。
自料知非犹得在,潜心久学卫蘧先。
()
遥想当年出凤雏。
王□风有未全疏。
只今朱绂为谁纡。
芳草池塘春梦后,粉香帘幕晓晴初。
()

相国生东瓯,应谶海坛沙。早观上国光,辟雍飞声华。

叫云骂奸权,远窜走天涯。十年登要津,文彩绚晴霞。

()
远近山光浓淡中,晓云零乱越湖风。
飞来几点浴佛雨,湿住杨花粘落红。
()

簿领初为建水栖,移官南浦又沈迷。
溪山转处人烟隔,惟有黄鹂一样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