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清代。朱彝尊。隔年芳信,要同衾元夕。比及归时小寒食。怅鸭头船返,桃叶江空,端可惜误了兰期初七。易求无价宝,惟有佳人,绝世倾城再难得。薄命果生成,小字亲题,认点点泪痕犹裛。怪十样蛮笺旧曾贻,只一纸私书,更无消息。
诗词:《洞仙歌·隔年芳信》
作者:朱彝尊(清代)
隔年芳信,要同衾元夕。
比及归时小寒食。
怅鸭头船返,桃叶江空,
端可惜误了兰期初七。
易求无价宝,惟有佳人,
绝世倾城再难得。
薄命果生成,小字亲题,
认点点泪痕犹裛。
怪十样蛮笺旧曾贻,
只一纸私书,更无消息。
中文译文:
过了一年,芳音传来,盼望与你共度元夕。
等到归来时已是小寒食节。
懊悔着鸭头船航行归来,桃叶覆盖的江面空空荡荡,
真可惜错过了初七的兰花盛开。
珍贵无价的宝物容易得到,唯独美人难再次获得,
倾城绝世的美貌再也难以寻觅。
命运薄弱的果实已经结成,亲自题写的小字上,
可辨认出一点点流下的泪痕。
怪罪那十种精美的纸笺,曾经赠与过我,
只有一纸私信,再也没有消息传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洞仙歌·隔年芳信》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命运的无奈之感。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一年过去了,盼望收到爱人的消息,希望与爱人在元夕这个重要的节日共度时光。然而,当他归来时,已经是小寒食节,错过了与爱人相聚的时刻。作者怅然若失地回到了鸭头船上,桃叶覆盖的江面空空荡荡,感叹自己错过了兰花盛开的初七,可惜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珍贵和难得。他说世上珍贵的宝物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但是美人的绝世倾城却很难再次遇到。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爱人的宝贵和独特。诗中还透露出命运的薄弱与无奈,作者说自己命运薄弱如同果实,而这命运的果实已经成熟,作者在小字上亲自题写,可辨认出一点点流下的泪痕。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最后,诗中描述了作者怪罪自己曾经收到的十种精美纸笺,那些曾经给予他希望的纸笺都已经过去,只有一纸私信,再也没有消息传来。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情的反思。
整首诗以爱人离别和思念为主题,通过对时间流逝、命运无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和对爱人的无奈。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通过对时间、命运和感情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懊悔。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痛苦,以及对命运和时光的无奈与感叹,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这首诗词的语言优美流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情景,以及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悲伤和无奈。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命运和爱情的交织,展现了人生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九月十日龙兴寺饮饯蹇磻翁赴梁门酒半题名南。宋代。强至。昨日曾来把酒卮,隔宵已过菊花期。回头一笑成陈迹,不独秋香有盛衰。
拨不断·大鱼。元代。王和卿。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圣泉寺松径。宋代。蔡襄。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氐坚牢颜色好。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天若有意别留种,百年其下无纤草。雷霆绕绕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野姿峭拔已背时。肯要藤花彊缠抱。南方赤夏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槁。忽轻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寄言匠者勿复顾,留作清凉除热恼。
安南送曹别敕归朝。唐代。高骈。云水苍茫日欲收,野烟深处鹧鸪愁。知君万里朝天去,为说征南已五秋。
摸鱼儿(春光)。宋代。李裕翁。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睛昼。些儿淡沲花著柳。疏雨后。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飞浮宇宙。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十年惊觉回首。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凝望久。问燕燕莺莺,识此年花否。长门别有。脉脉断肠人,柔情荡漾,长是为伊瘦。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宋代。金履祥。翼翼王子,教行于东。思乐东州,舞雩之风。
答卢谌诗。魏晋。刘琨。厄运初遘。阳爻在六。干象栋倾。坤仪舟覆。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彼黍离离。彼稷育育。哀我皇晋。痛心在目。天地无心。万物同涂。祸淫莫验。福善则虚。逆有全邑。义无完都。英蘂夏落。毒卉冬敷。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咨余软弱。弗克负荷。愆衅仍彰。荣宠屡加。威之不建。祸延凶播。忠陨于国。孝愆于家。斯罪之积。如彼山河。斯衅之深。终莫能磨。郁穆旧姻。嬿婉新婚。不虑其败。唯义是敦。裹粮携弱。匍匐星奔。未辍尔驾。已隳我门。二族偕覆。三孽并根。长惭旧孤。永负冤魂。亭亭孤干。独生无伴。绿叶繁缛。柔条修罕。朝采尔实。夕捋尔竿。竿翠丰寻。逸珠盈椀。实消我忧。忧急用缓。逝将去矣。庭虚情满。虚满伊何。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永戢东羽。翰抚西翼。我之敬之。废欢辍职。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澄醪覆觞。丝竹生尘。素卷莫启。幄无谈宾。既孤我德。又阙我邻。光光叚生。出幽迁乔。资忠履信。武烈文昭。旌弓骍骍。舆马翘翘。乃奋长縻。是辔是镳。何以赠之。竭心公朝。何以叙怀。引领长谣。
望远行 元夕。宋代。孙惟信。又还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烂漫向、罗绮丛中,驰骋风流俊雅。转头是、三十年话。量减才悭,自觉是、欢情衰谢。但一点难忘,酒痕香帕。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忺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
和侍读秘临饥行严韵。宋代。真德秀。帝里参陪意最亲,联镳忽此为交邻。徐行得接双飞凤,骤别难留一角麟。归奏已趋天尺五,宠光仍待月重轮。应怜留滞穷边客,晏岁严霜夜夜申。
送徐罙大。明代。殷奎。布衣三载长安客,一日公车趣召来。驻马已无官柳在,听莺莫待苑花开。贤名久慕东州彦,王佐方需季世才。病骨支离愧无用,白云归路漫裴徊。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四首)。唐代。刘琏。舟行淹宿雨,稍霁泛通川。深雾群山没,长天旷野连。桃开榆叶小,麦秀菜花鲜。却喜升平象,高飞见纸鸢。¤
绮寮怨。宋代。陈允平。满院荼开尽,杜鹃啼梦醒。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几度恨沉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荻港。清代。宁熙朝。帆与鸟争飞,日行五百里。用风不可竭,快意且须止。来日岂无风,再行未晚耳。荻港山色佳,人家枕流水。忽惊幽谷人,绝胜苎萝美。地僻况家微,重聘焉到此。我亦待嫁身,自嫁素所鄙。展转五更头,又报顺风起。
九罭。先秦。诗经。九罭[1]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会景亭。宋代。司马光。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游寺。唐代。李咸用。无家自身在,时得到莲宫。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幽情怜水石,野性任萍蓬。是处堪闲坐,与僧行止同。
宴崔驸马玉山别业。唐代。钱起。金榜开青琐,骄奢半隐沦。玉箫惟送酒,罗袖爱留宾。竹馆烟催暝,梅园雪误春。满朝辞赋客,尽是入林人。
中壘一首。宋代。苏籀。更生倾侧四斥已,精诚所祈格天地。著明深切安危机,同道萧周数人耳。不容何病见君子,节义政应强国热,倖卿权尹岂尝无,忠正得朋侥冒柅。可怜孤直援又寡,恶恶如风力排诋。汉皇听纳知其忠,左右侧目争摧圮。亲亲公旅人莫比,按据春秋忧变异。萧张鹨死正人空,挫奸救危宁畏忌。勤勤请抑外家权,社稷安荣长久计。二十余年列大夫,痛切皇舆难坐视。当时不谓秦无人,异世知音诚叹企。乱生祸重英杰资,无竞维人当树置。绛侯博陆在岩廊,高武不复忧刘氏。胡为一篑障江河,谏鼓屡鸣那得济。
过白沙岭寄同年张砚斋。清代。查嗣瑮。积翠浮空不见峰,群峰俱拥万株松。怪来小驿重关路,忽与千岩万壑逢。丹壁斜飞千尺练,白云遥送一声钟。龙眠居士如相识,画我山庄第几重?
泊平浦作。明代。佘翔。天涯飘泊处,日暮动深情。身世随蓬转,关山对月明。西江初挽粟,南粤未休兵。如此艰难道,非关学请缨。
朝中措。宋代。向滈。平生此地几经过。家近奈情何。长记月斜风劲,小舟犹渡烟波。而今老大,欢消意减,只有愁多。不似旧时心性,夜长听彻渔歌。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一。明代。祁顺。百年身事一扁舟,风便须行止即休。自许壮怀包宇内,不教愁态上眉头。圣涯万顷优游泳,艺苑群芳积渐收。后世子云应有合,夜光宁肯暗中投。
秋风叹/燕瑶池。宋代。贺铸。琼钩褰幔。秋风观。漫漫。白云联度河汉。长宵半。参旗烂烂。何时旦。命闺人、金徽重按。商歌弹。依稀广陵清散。低眉叹。危弦未断。肠先断。
次韵仁叟禁中清晓。宋代。强至。禁庐休夜直,瑞霭向朝敷。华阙辨云气,紫宸低斗枢。帝梧鸣彩凤,宫漏息铜乌。日出将临扆,天光冒海隅。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唐代。李郢。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登云山寺。明代。张天赋。民瘼关心梦亦惊,小溪寅夜入高坪。青山未许留人醉,载道呻吟又促行。
忽见早梅。宋代。张嵲。积雪凝闽岭,凌风识暗香。疏花经雨瘦,卧影入溪长。万里难为赠,九回空绕肠。绿原聊驻屐,试待月荒凉。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雉扇双分识圣颜,紫宸上合正催班。退朝花底纷归骑,春在金门万柳间。
年华若飞矢,贪爱竞无休。西城始逢春色,转眼又惊秋。日月递相昏晓,暗里消磨人老,甘逐逝波流。争似闻强健,拂袖觅抽头。放心闲,从体便,胜封侯。优游到处无系,浑似一孤舟。但得自家合道,任使旁人笑错,忘耻亦忘忧。高卧晴岚表,吟啸对石楼。
水调歌头 赵舍人又写日本国人词,索和其韵。金朝。王丹桂。年华若飞矢,贪爱竞无休。西城始逢春色,转眼又惊秋。日月递相昏晓,暗里消磨人老,甘逐逝波流。争似闻强健,拂袖觅抽头。放心闲,从体便,胜封侯。优游到处无系,浑似一孤舟。但得自家合道,任使旁人笑错,忘耻亦忘忧。高卧晴岚表,吟啸对石楼。
闻蝉五绝句奉呈诸幕友。宋代。曾丰。炎帝乘风驭气行,前驱警跸羽仙轻。胸中一部钧天乐,吐作衙字唱道星。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其四。元代。方回。全家先去尽,父老莫依依。故是犹相爱,其如自合归。乱山回醉眼,急雨迫寒衣。不用空惆怅,初来计已非。
孟保相赞。宋代。释师范。澄之不清,混之不杂。融融澹澹,辛辛辣辣。径山横赞竖赞,终是赞之不著。但以手加额,道个南无大慈大悲救苦难杀人不眨眼底观世音菩萨。
江口有怀二首。宋代。白玉蟾。丹枫偷落风无觉,白鹭微行鱼不知。两地南楼今夜月,一般清皎百般思。
寒食雨。宋代。杨齐。一片春阴一倍寒,万家春色寂无烟。冷催杜宇朝相唤,寒逼嫦娥夜不圆。添得僧家浇药水,负他公子赏花天。东君欲助之推怨,泪湿垂杨恨不眠。
白云楼。宋代。张俞。城上新开百尺楼,白云人伴白云留。山川半倚三吴胜,江汉常吞七泽流。
晋陵罢任寓居,依韵和陈锐秀才见寄。唐代。李中。掩门三径莓苔绿,车马谁来陋巷间。卧弃琴书公干病,笑迎风月步兵闲。当秋每谢蛩清耳,渐老多惭酒借颜。济物未能伸一术,敢于明代爱青山。
慈鸡田。元代。杨维桢。秦下令,购魏孤。匿孤罪,族俱屠。嗟慈鸡,独哺雏。秦令毒,毒如狐。慈鸡知有雏,不知有狐搏我躯。
旅中秋月有怀。唐代。朱庆馀。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次韵斯远见过三首。宋代。赵蕃。形影相随一病身,穷愁忽忽又经春。为传车辙来何自,知是君存寂寞滨。
赠何符山人二首。宋代。陈造。冷看俗态诙嘲里,缓阅年光醉梦间。想得酒瓢诗卷外,此生无物更相关。
柳枝词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袅娜轻盈拂画楼,佳人金络控骅骝。同心何处真堪结,树树青丝绿水头。
咏怀。明代。徐熥。岁序如转毂,一去无还期。形容久不逮,临镜始叹悲。悠悠梦寐间,觉寤何其迟。处世三十年,履历多险巇。世事古犹今,此意当自知。奈何微脆躯,与俗争奔驰。奔驰觉生累,守静性可怡。老庄有明训,役役将何为。
法雄寺东楼。唐代。张籍。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题二马图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沙陀义儿御两马,正从梁晋争天下。惜哉不见夹寨破,杨五功名竟独跨。
东归诗。唐代。卢尚卿。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
新秋。宋代。陆游。衰发成丝奈若何?更堪日月疾飞梭。梧桐败叶飘犹少,蟋蟀雕笼卖已多。岁乐喧呼沽酒市,夜凉凄断采菱歌。老夫亦动秋风兴,欲倩邻翁买钓蓑。
酬胡三凭人问牡丹。唐代。元稹。窃见胡三问牡丹,为言依旧满西栏。花时何处偏相忆,寥落衰红雨后看。
连得故里书亲友逝者五六辈皆齿相亚为之怃然有感。明代。王世贞。日子启北辕,密懿遵江垾。念昔火乍流,兹今冰未泮。如何违盻间,相携就涂炭。冥摄不待符,当暮宁容旦。百岁若须臾,况乃未过半。虽匪邺下才,能忘子桓叹。浮荣诱人老,流景疾于窜。慨靡黄金术,可以凌霄汉。窃聆无生言,庶几叶幽玩。
客氏拜 其二。清代。乔亿。客氏拜,九千岁。昼惟表里窃国柄,夜甘与同寐。同寐同寐焉用拜。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唐代。杜甫。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晓起。元代。方回。夜凉无寐起吟诗,正是秋风欲动时。百尺楼高蟾独挂,五更钟过马交驰。道怀了了元无事,世故纷纷总不知。但欠山头埋骨穴,归欤分付与诸儿。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宋代。王安石。辇路行看斗柄东,帘垂殿阁转春风。树林隐翳灯含雾,河汉欹斜月坠空。新蕊漫知红簌簌,旧山常梦直丛丛。赏心乐事须年少,老去应无日再中。
南歌子。宋代。李太古。 月下秦准海,花前晏小山。二仙仙去几时还。留得月魂花魄、在人间。河汉流旌节,天风袅佩环。满空香雾湿云鬟。何处一声横笛、杏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