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道州寄李使君。唐代。戴叔伦。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犹隔箫韶一峰在,遥传五马向东来。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谢方石乃叔宝庆太守采藻亭次韵。明代。倪岳。采采长怜涧有芳,是谁沾湿弄淋浪。才宜补衮身先退,礼重维筐志不忘。百代功缌从会合,一时伏腊许相将。草池竹径情何限,犹自悽然向晓霜。
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宋代。赵蕃。江驿频临我,林园屡过公。只言成遂别,何意复来同。有用期思勉,无诗枉坐穷。旧闻京口酒,准拟醉孤蓬。
再会邃谷观潮阁二首 其二。明代。韩邦奇。落日招提上,西风越海边。浩歌闻野牧,长笛隔离筵。庾岭千山瘴,蓝关万里天。北归吾未卜,相对一潸然。
白云泉。唐代。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唐代。陆龟蒙。飞棹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不知谢客离肠醒,临水应添万恨来。
偶成 其一。明代。唐桂芳。春来十日九风雨,何事东君不放晴。门外两株好桃李,花开准拟作清明。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宋代。邓肃。独领诗坛卧北窗,故应落笔士夫降。笑谈自扫剡藤万,声价曾高魏阙双。六合便当归化笔,一同聊复赏澄江。初无肯綮烦游刃,夜饮何妨取万缸。
浣溪沙。宋代。晁端礼。湘簟纱厨午睡醒。起来庭院雨初晴。夕阳偏向柳梢明。懒炷薰炉沈水冷,罢摇纨扇晚凉生。莫将闲事恼卿卿。
旅闷十首。元代。方回。运启奎占瑞,途殚彗告危。晚生违盛际,后死值衰期。何啻三归备,宁虞九鼎移。焉知专夜妾,竟孕别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