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法曹建溪闻猿。唐代。戴叔伦。曾向巫山峡里行,羁猿一叫一回惊。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赠兴平郑明府。唐代。耿湋。海内兵犹在,关西赋未均。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遥夜重城掩,清宵片月新。绿琴听古调,白屋被深仁。迹与儒生合,心惟静者亲。深情先结契,薄宦早趋尘。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悠悠行远道,冉冉过良辰。明主知封事,长沮笑问津。栖遑忽相见,欲语泪沾巾。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 其一 洞庭秋月。元代。陈旅。轩后不张乐,白月照野水。泠泠水影中,瑶瑟泣湘鬼。
水调歌头 游武夷和罗庆 武夷山志卷十五。明代。唐桂芳。武夷最佳处,晴气碧于蓝。远瞻崖壑溪曲,六六与三三。莫问尘生沧海,休叹鹤归华表,好景且容探。铁笛破龙睡,黑雨满深潭。笑神仙,留蜕骨,阅空岩。几人蹭蹬不遇,太史滞周南。最好擅场老子,笔底文章如许,何必事清谈。暂憩桃花下,白马税飞骖。
早秋登龙门城楼二首 其一。明代。杨巍。朔塞楼频倚,新秋天乍晴。云山兼日色,鼓角带边声。路有元人辙,台馀汉将名。杨公石柱在,极目旧开平。
送琴客许扬归永嘉。宋代。范成大。乌帽休冲九陌埃,瘦藤定约到秋回。龙湫鴈荡经行处,断取松风万壑来。
姑孰十咏·牛渚矶。唐代。李白。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乱后还家。清代。黎庶焘。乱后遄归百感生,那堪回首旧柴荆。田园荡尽成今昔,戚里飘零半死生。燕掠荒墟寻故主,牛依残垒事春耕。空余一掬松楸泪,洒向东风荠麦青。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宋代。洪咨夔。明进离方午,柔生遇已阴。妙参三圣易,细测两仪心。
和陈无逸木犀。宋代。牟巘五。秋旻金气正高张,并作西风一夜凉。何处杯中无白堕,如今扇底有黄香。自惭老卉如犀秃,却笑春花为蝶狂。胜赏清吟两奇绝,吴山横过即仙乡。
汉武帝将军柏歌。明代。李昌祺。茂陵求仙期得仙,思骖玄龙飞上天。密函秘检事封禅,宛马驰来崧岳前。崧前独爱三树柏,锡以官名表殊特。至今犹说是将军,香叶屯云凝翠色。当时立心隘八埏,一举欲息昆崙颠。穷兵渎武事远略,此岂解有冲升缘。秋风辞哀萌晦早,王母桃花几回老。金茎瑞露成清泪,珠襦玉匣埋荒草。羡渠老寿在名山,驻龄弗藉文成丹。诙谐获听方朔论,侍从曾识枚皋颜。秃枝锐干如铜铁,傲雨凌霜古皮裂。地籁朝惊万壑风,精灵夜泣三更月。武皇不归时代迁,遗尔臃肿烟霞边。固疑孔桧颇相妒,且喜社栎能忘年。武侯庙废摧千丈,新甫之材闻斲丧。若论秦皇避雨松,雨松亦是平交行。
杂诗(三十三首)。明代。刘基。小鱼头如针,大鱼须如松。小大各生育,孰私天地功。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大鱼食小鱼,陂池为之空。陂空水一竭,小大相险喁。但见灌莽间,颅骨成崆巃。残膏饫蝼蚁,孰辨鲸与鯼。¤
送裴大夫赴亳州。唐代。姚合。杭人遮道路,垂泣浙江前。谯国迎舟舰,行歌汴水边。周旋君量远,交代我才偏。寒日严旌戟,晴风出管弦。一杯诚淡薄,四坐愿留连。异政承殊泽,应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