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此诗当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于丹.最美古诗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228
2、霍松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20-922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20-922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小殊山。宋代。上官涣酉。双岫西南耸,东山小更珠。形分闽岭秀,名自隐翁呼。日映光浓淡,云深色有无。须凭恕先手,画作远山图。
袁起岩会饮湖上出示古刻酒罢各携桂花以归因。宋代。陈傅良。湖光不动见鱼虾,败纸残编数十家。岩桂丛中三四客,醉归人得一瓶花。
和邓善之九月雪。元代。赵孟頫。季秋惊见燕山雪,远客淹留愁病身。憔悴自伤黄菊晚,横斜空忆野梅春。苍松翠柏争擎重,绀殿红楼迥绝尘。想得江南犹未冷,嫩橙清酒政尝新。
上章戴滩。宋代。杨万里。脱巾枕手仰哦诗,醉上诸滩总不知。回看他船上滩苦,方知它看我船时。
秋云篇赠别郭东皋。明代。林世璧。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秋云片片更堪怜,遥逐秋风度秋水。秋风偏促愁怀恶,世情况比秋云薄。人生踪迹本难期,还与秋云共飘泊。与君相别动经秋,握手俄惊大火流。谁知楚泽搴蓠日,复轸青门折柳愁。此时惆怅看秋云,一带秋山送落曛。别后悬悲秋月里,数声秋雁不堪闻。
舟行杂诗九首 其三。明代。薛蕙。白露晚来生,汀洲把杜蘅。浮云西北返,孤客且南征。习习野吹急,沄沄川涨平。徒看秋潦尽,未可俟河清。
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宋代。蔡襄。大雪迷空野,征人尚远行。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舞极摇溶态,闻余淅沥声。客炉何暇暖,官酤未能醒。薄吹消春冻,新暘破晓晴。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
代人上师垣生辰三首。宋代。仲并。化工作意办春来,斗柄明朝后日回。东风先到江南岸,江山濯濯无尘埃。灵光葱葱随处有,夜半两两明三台。天遣异人为时出,要作霖雨泽九垓。明堂藉此一柱庄,他山之林皆凡材。如今国势盘泰华,向来天步屯云雷。岁岁年年竞是日,人人争欲扫寿杯。天知调羹付公手,江梅不为他人开。长生唯在一清净,别无方丈并蓬莱。
戏谢师直买伊阳田。宋代。刘攽。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临江仙。宋代。韩玉。月是银_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至南京道中尚有莺声。宋代。吴则礼。投老长亭更短亭,翩翩楚柁正关情。黄鹂要是知人意,犹作他时求友声。
除夜代送倪签判。宋代。黄裳。北风吹雪抹潮头,待过东南第一州。去客情生来客梦,隔年灯照隔江愁。玉皇谪吏行当复,金阙除书即便收。言简气清终有用,卧龙山下自难留。
以六经左氏传庄子遗伯中第有诗来谢次韵。宋代。楼钥。手披欲究百家编,奴婢年来识郑玄。顾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经全。诗书心醉不容醒,父子笔耕期有年。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须从此悟真筌。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 其三 冬宵。南北朝。刘缓。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床。衣裾逐座褶,钗影近灯长。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
入少密溪。唐代。沈佺期。云峰苔壁绕溪斜,江路香风夹岸花。树密不言通鸟道,鸡鸣始觉有人家。人家更在深岩口,涧水周流宅前后。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
六朝门。元帝。唐代。周昙。木栅江城困魏军,王褒横议遏谋臣。宾降未免俱为戮,一死安能谢益仁。
酬贾子修见寄。明代。谢榛。客子孤吟逼岁残,停云缥缈正西看。赵襄城郭千山外,一骑书来雨雪寒。
梁州令垒韵。宋代。晁补之。田野闲来惯。睡起初惊晓燕。樵青走挂小帘钩,南园昨夜,细雨红芳遍。平芜一带烟光浅。过尽南归雁。俱远。凭栏送目空肠断。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莫教鶗鴂送韶华,多情杨柳,为把长条绊。清樽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劝。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
行香子(代赠)。宋代。洪茶。楚楚精神。杨柳腰身。是风流、天上飞琼。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有许多娇,许多韵,许多情。十年心事,两字眉婚。问何时、真个行云。秋衾半冷,窗月窥人。相为人愁,为人瘦,为人颦。
俳谐。唐代。李商隐。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赤壁怀古·潼潼水势向。近现代。秋瑾。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宋代。杨万里。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雪作。宋代。陆游。今年冬暖异常时,造物收功乃尔奇。平野忽看吹雪片,清池俄复结冰澌。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岐。想见市楼增酒价,深居袖手叹吾衰。
兰溪道中。清代。孙蕙。轻舟摇桂楫,细雨过兰溪。远寺山支阁,层田水叠梯。林稀松鼠见,烟暗竹鸡啼。难倩河阳画,吟诗落日低。
遣兴二首。宋代。刘克庄。酒肠诗胆两轮囷,已病方知爱重身。慈母绝怜呕心[以下原残缺八面]
诘鬻香者。元代。廖大圭。户外声声卖紫檀,贫家谁办买香钱。如何不向朱门唤,沉水烟中人醉眠。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唐代。白居易。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夙兴。宋代。陆游。老眼无眠觉夜长,揽衣不复待窗光。明星渐淡避初日,秋露已浓生晓凉。出草幽花红紫杂,穿林啼鸟去来忙。是中有趣君知否?喧寂年来已两忘。
金钱花。宋代。石懋。名贵已居三品上,价高仍在五铢先。春来买断深红色,烧得人心似火燃。
减字木兰花。宋代。沈瀛。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鱼跃鸢风。此理照然上下通。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送黄以和分教南平。明代。钟芳。潮头带雨泊江城,宦况儒风一色清。人自天涯瞻日表,道传东鲁下南平。出门剑气乘时耀,在簴钟声待扣鸣。未问去留皆是客,共看秋水不胜情。
三月五日。宋代。张九成。阴阴帘幕作轻寒,蔌蔌花飞已满栏。困思不忺尝美酒,却怜山色倚栏看。
寄拂柄与知微微不受兼颂附回后有僧请益故答之。宋代。释慧空。火中驽马变黄牛,不见全身露两头。龙树马鸣齐卷舌,山僧亲为说来由。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唐代。窦常。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发美童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
依韵和高二承宣歙墨长句。宋代。晁说之。妙句之来墨妙同,信知吾道未全穷。岂容短棹千年恨,不贮长江五月风。眷恋孔鸾嗟叹外,磨研胶漆笑歌中。为予留取沧浪道,使挈儿童学钓翁。
大雨。宋代。陆游。万壑风声远,千林雨脚长。满盈悬爨灶,屋漏徙衣囊。未说丰年喜,先便永夜凉。清秋病小愈,起柂上潇湘。
古梅垂垂花遍开,古坛深净路萦回。山猿连臂下复上,野鸟乱啼飞复来。
云起岩隈凝翠盖,石堆波面翳苍苔。诸仙歌笑飞云上,一揖相逢紫翠堆。
至七星坛及飞云顶会三人各持一竹揖别后始知其仙。明代。吴琏。古梅垂垂花遍开,古坛深净路萦回。山猿连臂下复上,野鸟乱啼飞复来。云起岩隈凝翠盖,石堆波面翳苍苔。诸仙歌笑飞云上,一揖相逢紫翠堆。
寄吕巾石先生。明代。陈良珍。银鱼焚却碧山中,家住周郎旧宅东。高阁著书藜照夜,小山招隐桂成丛。楚天木落霜初到,湘水潮来信不通。几度临高重延伫,夕阳楼上送飞鸿。
丘家渡早发。宋代。梅尧臣。曲颍若秋蛇,屈盘鳞甲活。问戍得耕人,拾鱼逢祭獭。草窠残野烧,树挂经流沫。百里相对看,频行媿迂阔。
薙草。宋代。李复。众草费薙锄,回首已芒翳。随处竞茀冗,苟生无远意。时亦吐柔蔓,牵引强附离。端居叹力寡,门庭愧芜秽。
春雨书怀。明代。文彭。十日春阴不裹巾,喜看庭际绿苔新。山斋听雨惟高卧,忘却门前问字人。
舟中晚酌二首。宋代。杨万里。一日寒暄自不同,绣帘下却护轻风。杨花可是多情思,飞入船中落酒中。
陈平。明代。杨基。陈平素无行,终为汉相国。阴谋固可鄙,奇计凡六出。后来诸吕难,卒赖陆贾力。岂缘富且贵,临事意反诎。智者犹若斯,请为愚者说。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 其十二。明代。顾璘。小径中林宛转通,薇花秋晚堕疏红。三三五五含香侣,耐可婆娑退自公。
西郭潮生晓放舟,江风萧飒满帘秋。岸傍短竹青如染,云外奇峰翠欲流。
赏兴正逢新月上,吟踪应为野花留。乾坤已付游人乐,莫把閒盟负白鸥。
与区白斋梁毅所江虚谷何古林游东山寺次联句韵。明代。吴允禄。西郭潮生晓放舟,江风萧飒满帘秋。岸傍短竹青如染,云外奇峰翠欲流。赏兴正逢新月上,吟踪应为野花留。乾坤已付游人乐,莫把閒盟负白鸥。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一。宋代。沈晦。月馀树影穿窗入,雨过山泉绕舍鸣。野寺中宵人不睡,蒲团布衲悟无生。
送林绣衣还朝。明代。陈繗。思亲已见还琼海,为国重看上玉京。竭力居家全孝养,许身为国尽忠诚。马蹄轻渡关山越,帆影光浮海月明。此去遥知膺宠擢,好教九有致澄清。
泊舟有怀。宋代。良史伟长。渺渺复迢迢,枫林带板桥。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霜苇多先折,江花或后凋。今宵何处雁,相伴宿兰桡。
寄宋希仁兄弟。宋代。薛嵎。咫尺不相见,闭门唯苦吟。听残寒夜雨,灰尽壮年心。身外一贫在,灯前百虑深。所欣交友义,白首亦如今。
帝宫词。唐代。施肩吾。自得居王宠爱时,敢言春色上寒枝。十年宫里无人问,一日承恩天下知。
挽方粹景楫二首。宋代。刘克庄。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初闻携一束,俄见赋三都。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秃翁老无力,爱助尚区区。
鹧鸪天 其一 上巳日陪遁庵先生游青阳峡。金朝。段成己。㶁㶁春江走怒雷。翠岩千丈立崔嵬。山英似与游人约,尽放浮云一夕开。倾绿酒,坐苍苔。大书岁月记曾来。直将酩酊酬佳节,挽住春光不放回。
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堤柳垂垂拂路尘,长条祇解绊归人。营巢燕子穿帘急,带雨花枝照眼新。一壑风烟如可擅,满床书帙未全贫。狂吟痛饮须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诗 其四十二。唐代。拾得。若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圆晖挂太虚,莹净能萧洒。人道有亏盈,我见无衰谢。状似摩尼珠,光明无昼夜。
再叠前韵答诸君见和 其二。清代。姚燮。人心无百窍,世事苦纷凿。自顾七尺躯,清瘦已为鹤。咄嗟眼中人,谁能免沟壑?耳目不自娱,春阳亦荒漠。天倪鬯内和,元气为之橐。外如枯木禅,面有冰雪削。独歌眄野坰,空声激烟箨。蛰日在九渊,大地感黄落。壶浆不涤愁,沈湎亦何乐?万里荒云横,炯然见一鹗。
秋日仪真即事十首 其五。宋代。刘弇。丁字河头文锦翼,似是东园故鸂鶒。天风萧萧吹汝急,遣汝周章无好色。江蓠羃䍥过行人,一顾为之三叹息。我愿舴艋从溪翁,双舂锄边作幽客。
和赵簿题席麻林居士小隐四韵。宋代。五迈。笙簧岂不韵,雅景受风松。纨绮可为裳,灵均采芙蓉。古来旷达士,世腻亦太慵。可望不可押,人如云外峰。
三山亭。宋代。陶弼。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野老传来无地主,神仙留待与山翁。琱弓射灭虎狼迹,长剑劈开荆棘丛。吏引旌旗先险阻,匠营楼阁出虚空。藤萝叶暗初无日,松桂枝新渐有风。下濑将军微举职,安南都护远输忠。商夸合浦珠胎贱,民乐占城稻谷丰。火炬影沉山岸北,潮声流过郡城东。四时收印来无定,终日开尊望不穷。玉版淡鱼千片白,金膏监蟹一团红。云台志节悲歌外,铜柱封疆醉眼中。所惜溪头好崖石,只书诗句不书功。
与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宋代。骆罗宪。世上平生懒所更,有怀真欲仿渊明。无端唤作铅山尉,刚替渠人负弩行。
芭蕉。唐代。杜牧。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舟次严子陵钓台当时出舟中所作一篇依韵和之。宋代。廖刚。弥月锁萧寺,百念损心曲。开门春山青,舟备春涨绿。回首戏事空,白黑扫枰局。却怜剔银灯,手纤腰素束。劝我金屈卮,阳春词非俗。归心千里驰,客饮一笑足。况我富朋簪,连樯泛寒玉。夜泊子陵滩,清辉耿相烛。
贺新凉(甲寅春闻襄寇退)。宋代。李曾伯。晓听平安报。信荆州、古今形胜,金汤天造。落日岘山陈迹在,依旧大堤芳草。叹紫塞、黄尘未扫。水合水生来又去,赖胡雏、犹畏熊当道。薇柳戍,甚时了。乞身屡上笺天表。感恩深、丁宁帝语,许同方召。自愧黔驴无伎俩,桑土绸缪盍早。空手袖、剑锋懊恼。要鲙鲸鲵封京观,愿汉廷用壮臣年老。毋更取,仲华笑。
祝英台近。宋代。辛弃疾。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柬方寺丞病足。宋代。刘克庄。西北名山未遍经,讵宜倚杖立竛竮。脉通气数医难晓,病在皮肤药易灵。昔走战场常纵靶,今居内屋更施屏。平生受用嵇康论,欲献公为座右铭。
古松。明代。区越。百尺松高处士亭,邀风擎日古丁丁。杯觞入咏不知老,鸾鹤分巢相对清。岁晚经霜知节操,时来济物有丝苓。孤村远岸谁相伴,梅竹依然是弟兄。
拟明月逐人来。宋代。宋祁。玉漏催成夜,兰釭换作晨。并花排綵树,分月送游人。醉幕星临酒,天街露禁尘。轻雷与流水,随意伴香轮。
读太平广记三首。宋代。张嵲。禁苑茫茫尽日吹,桃红李白只青枝。唯余阿醋偏骄妬,不畏封家十八姨。
赠别徐秀。宋代。曹彦约。出京才四日,雨雪日一县。行偏淛江头,梦识庐山面。相逢兄弟欢,莫作儿女恋。归讲动心旌,春风摇柳线。
野僧。宋代。释文珦。野僧尘虑尽,住在最深峰。庭树巢孤鹤,崖湫宅老龙。瀑绡悬百尺,云幌羃千重。静里玄机发,登楼夜击钟。
梦先人二首 其二。明代。夏原吉。我梦严亲断我肠,揽衣起诵蓼莪章。劬劳罔极无能报,谩洒淋浪泪几行。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其一。元代。贯云石。秋鸣无数醉秦娥,却把轻风惹扇罗。明月碧澄天似水,此山云气动纤波。
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宋代。毛滂。柳枝却学腰肢袅。好似江东小。春风吹绿上眉峰。秀色欲流不断、眼波融。檐前月上灯花堕。风递余香过。小欢云散已难收。到处冷烟寒雨、为君愁。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一。宋代。包恢。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晚兴。宋代。文同。众吏晚已散,西园常访寻。覆棋苔阁静,行药草桥深。草色晴承屐,检阴密洒襟。山蚿欲重赋,倚竹听清音。
久不得孙中叔信。宋代。郑獬。秋风起天末,之子在穷途。久客住应闷,故乡归得无。清淮不到渭,晚树自沈吴。愿寄一樽酒,与君消壮图。
感怀。元代。王冕。松柏引藤萝,反被藤萝绕。刬草养禾苗,禾苗不如草。物情有更变,世事何足道?君子小人交,岂能长永好?云游本无定,潦水空浩渺。消涸固有时,畴能见机早。春风泛红绿,造化太奇巧。昨朝杨柳花,今日浮萍草。学佛不成佛,求仙岂能仙?人生因有贪,所以不自然。秦皇既已矣,梁武亦可怜。何如饭牛翁,万事付无言。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宋代。魏了翁。将军元自敬延年,明主何曾弃浩然。自分康时了无策,故山多少未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