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粹景楫二首

挽方粹景楫二首朗读

诗词:《挽方粹景楫二首》

上世曾通好,
君尊昔托孤。
初闻携一束,
俄见赋三都。

皆谓终童隽,
安知董相迂。
秃翁老无力,
爱助尚区区。

中文译文:
过去的时光我们曾经相互通好,
君主曾经寄托过我的孤身。
初次听闻捧来一束花束,
不久后又见到赋诗三篇。

大家都说我是终身的才子,
谁能知道董相是多么迂腐。
我年老秃顶无力,
但仍然愿意助人,虽然微不足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挽方粹景楫二首》。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君主的忠诚之情。

首先,诗人回忆起曾经与朋友通好的时光,过去的友谊曾经是亲密无间的。然后,诗人提到君主曾经寄托过他的孤身,这可能指的是君主对诗人的信任和赏识。

在第二节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初次听闻捧来一束花束的情景,不久后又见到赋诗三篇。这表明诗人的才华备受赞赏,人们都认为他是个非凡的才子。然而,诗人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认为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能是片面和夸大的,因为他认为自己并不如人们所说的那么出色。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年老秃顶、力量衰退的状态,但他仍然愿意帮助他人,尽管自己的能力微不足道。这表达了诗人的仁爱之心和对助人为乐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友谊、君主的忠诚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省,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它表达了对友情和忠诚的珍视,并倡导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暖风披拂渐葳蕤,色映鹅黄淡落晖。
炀帝宫前春漠漠,阖闾城外晚依依。
青骢每绾长条系,紫燕遥冲落絮飞。
有客河桥欲分袂,一枝相赠惜相违。
()

海乡亦好春,红紫纷蕤英。黄鸟托庭柯,啁

()
去岁吴江秋水平,击船聊得一班荆,相思只道心长折,此会那知眼再明。
离合悲欢言不尽,东西南北恨还生。
劝君勿复吝杯酌,漏箭铭盘将五更。
()

月下何来水上姑,月明姑出会仙徒。古今池涌源泉出,红白花开锦绣铺。

濯足野夫归别涧,窥鱼林鹤去平湖。何年姑再池中见,试问诗翁入会无。

()
藏头白,海头黑,明眼衲僧会不得。
马驹踏杀天下人,临际者是白拈贼。
离四句,绝百非,天上人间唯我知。
()

一线黄墙障朔风,腾骧铁马溃云中。骨堆石勒沤麻岭,血浴高欢避暑宫。

栖亩粮增三日灶,乘城卒卧六钧弓。汉家别有遮拦法,贡市年年货币通。

()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观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

可笑无毡老郑虔,甘寒忍喜咏丰年。
飞花穿树春疑早,秀麦分岐瑞有先。
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

()

清居爱泉石,似此亦怡然。洗耳还高卧,巢山未费钱。

()

环走层冈马脱鞿,两峰平地玉颀颀。
南临澥岛金鳌涌,东望丛祠白鹤飞。
日出市声朝雾散,云沈海气暮潮归。

()

我程可默数,中秋过江池。趁得江南米,新舂玉满箕。

()
蚕绩桑空又一年,村姑携手看花园。
冬来保得儿孙暖,自解麻裙当酒尊。
()

父子双飞对对凫,弦歌声接倚州闾。身同华表归家鹤,寿介庭闱泼瓮蛆。

薯斸率山寒玉挺,笋披阊水小犀株。羹馀亲釜应分饷,为搅饥肠几卷书。

()

陌上春光遽如许,花落花开任风雨。
谁怜四印居士贤,苦遭造化小儿侮。
苦来医手罕折肱,老去流年剧飞羽。

()
梅亭别。
梅亭别。
梅亭回首都如雪。
粉融融。
()

丽影收青镜,香云绾碧螺。盈盈一笑整裙拖。今日薄绵初脱、换单罗。

扑蝶怀轻扇,听莺步浅莎。柳阴垂处懒重过。怕见画桥流水、落红多。

()

一夜空山闻杜鹃,落花流水两茫然。
凭栏不觉春归去,目极平芜绿际天。

()

嘉辰苦遄逝,为乐当及时。韶华盈陋园,良朋复在兹。

列坐茂树阴,潇洒多令仪。时羞荐芳馨,浊醪引满卮。

()

澹云疏雨羃平皋,楼卧元龙百尺高。红旆已飞居易舫,赤心宁畏子胥涛。

但知守道师前辈,未忍低头效此曹。天遣数公慰人望,万年富贵恐难逃。

()

求约未能休厌繁,每於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

()
秋来病体费支吾,深闭柴门卧草庐。
药裹多寻医者问,酒樽寖与故人疏。
时须勉强陪来客,未免辛勤答远书。
此外儒生真气习,简编犹欲趁三余。
()

晓看楼殿更鲜明,遥隔朱栏见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教修玉殿号长生。

()
吾斲石堂无变怪,土缶瓦鼓闲游戏。
一钁相随万事空,十二时中空捉击。
牢捉击,不在三閒前后际。
拍将两手笑呵呵,这个消息不容易。
()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

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

白首来官舍,丹旌返旧山。有怀空色养,无日见生还。

暮草春回碧,机堂昼掩关。天涯有游子,肠断舞衣斑。

()

地行仙子羊权家,曾降山中萼绿华。三十六桥明月夜,姑苏城内有琼花。

()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

君除戎器谒彤墀,检阅忘劳匠氏推。南国鉴人非有道,西京怜士愧无知。

伤心白璧那应弃,挥手青门从此辞。雁宕山前逢故老,少谈边事更忧时。

()

此身如飞蓬,出门掉两臂。空囊贮太虚,浮云行大地。

何物紧相随,脚底烟岚气。违山一百日,不觉秋风至。

()
门掩衰颓又暮春,这些病痛与谁陈。
百城若有归来者,方见文殊一臂伸。
()

众山环环万山过,骈首三峰当道卧。斗分蛇鼠旧何人,绘入麒麟今几个。

()

病夫夜不眠,五鼓始交睫。懒起比吴蚕,清梦飞庄蝶。

恭承高轩过,不及倒屣接。惠我百篇诗,珠玑何炜烨。

()

大明一统御乾坤,雨露生成总帝恩。宣德年年调玉烛,华夷长戴圣皇尊。

()

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篾疑秋蝉翼,团取望舒景。

()
午枕回清梦,疏林逗远风。
茶瓯烹叶白,果饤剥方红。
小垒常稀讼,邻邦近息戎。
民谣知善政,佽助亦何功。
()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花分浅浅胭脂脸,
叶堕殷殷腻粉腮。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
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

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

后庭一曲从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

()

衰周渝王纪,战伐浩相寻。兵戈无宁绪,诗书故不任。

贾竖亦钓奇,王孙折豪心。片言双白璧,一字千黄金。

()

东洛打空城,北邙连废阙。怀古动悲吟,远客生华发。

()

薰风何处来,吹我庭前树。啼鸟爱繁阴,飞来不飞去。

()
有客新从塞上回,解包收得战场灰。
营家未敢分明哭,请看刀痕始欲哀。
()

离抱易为感,复此芳春时。杂英委閒地,好鸟弄高枝。

坐惜欢言阻,空令淑景移。方闻整驾去,惆怅予来迟。

()

淮南千里见萱花,一寸芳心未有涯。见说北堂人不老,归来须作画图夸。

()

身闲伴月夜深行,风触衣裳四体轻。

为见近来天气好,几篇诗兴入秋成。

()

()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後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

堂皇敞而华,簷牙照池水。
钿叶矗新圑,玉莩粲繁蘤。
游鳞竟泼泼,幽石仍齿齿。

()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力战奚忧曳落河,可怜重阃亦投戈。
后来未可轻东晋,虽是清谈死节多。

()

六月秋风起,行人知不知。何须梧叶尽,方觉雁声悲。

北地稻粱早,南湖菰米迟。归山霜未降,更勿滞佳期。

()

冰肌玉容。情真意浓。小楼几度春风。醉琉璃酒钟。

关山万重。何时又逢。思量雨迹云踪。似襄王梦中。

()
门前桑柘枝,中有千锦机。
游人不乃雇,桃李独成蹊。
()

恶星临照命宫时,雪重山寒眼

()

宝圭风洞鼓钲鸣,独挈仙壶一世惊。勾漏丹砂还道术,泷冈阡表足家声。

芙蓉城小花周匝,枸杞丛深犬吠迎。不上飙梯十二级,白头空愧学长生。

()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

西有华胥国,北有拘卢州。那堪此中住,耐可少时游。

()
闲居养僮仆,衣食必鲜美。
小则爱睡眠,大者趋博戏。
不然言疾病,莫能承付委。
长须与赤脚,昔人诚有理。
()
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
流年衰此世,定力见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
寻常五侯至,敢望下阶迎。
()
寻源路不迷,绝顶与云齐。
坐引群峰小,平看万木低。
双林春色上,正有子规啼。
嵌空横洞天,磅礴倚崖巘.宛如虹势出,可赏不可转。
()

平生言语爱风华,烟月文章愧作家。自捧瑶篇诵佳句,满帘香雪落梅花。

()

荡漾渔舟胥口来。湖上梅开。山上梅开。蒙蒙七十二峰隈。

青失东雷。绿失西雷。

()
同辞官路返乡闾,两驌驦中间以驽。
前後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

八音谐律,缀兆充庭。进旅退旅,肃恭和平。盛荐祖宗,灵监昭升。

象功崇德,遹观厥成。

()
是人道渠执拗,不知年老成魔。
偏要时时入室,所招怪恨者多。
阿呵呵,屈指东西谁似它。
咄。
()
三黜归来结草庐,平生狂态扫无余。
但思下帷授老子,那复骑牛读汉书。
历历旧游浑似梦,萧萧残发不胜梳。
闲中事业君知否?不把渔竿即荷鉏。
()
人往名长在,钦风历故居。
社残莲即老,园废柰仍疏。
麈忆清谈外,云经合座馀。
裴回视斋壁,行草暗残书。
()
无主游丝袅夕阳,撩人一缕故悠扬。
回肠九曲心重结,输与风前自在长。
()
名花百种结春芳,天与秾华更与香。
每忆月陂隄下路,便开图画觅姚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