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贵游

咏贵游朗读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姚合朗读
()

猜你喜欢

和氏善相玉,楚人乃失之。
后王不深谅,空沉沙与泥。
方歅善相马,秦穆犹见疑。
向无孙阳识,终与驽骀齐。
()

结友不知心,履綦空累百。与君山林交,心迹两无隔。

不见辄相思,相见终昕夕。岁暮诚寡徒,缱绻荷三益。

()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

时清昼卧铜牙弩,客散宵披玉检文。可道将军浑是武,曾将三策献明君。

()

九尺东方生,不如一侏儒。饮啄各有程,厚薄与生俱。

文蒲及屈芰,何乃淡以枯。正如谢三旌,甘心作羊屠。

()
九曲河清产圣人,行尧舜道觉斯民。
万邦翘仰垂衣化,鼓舞春风贺太平。
()
小雨催耕苦未匀,东风吹水起鱼鳞。
兵戈关塞今年定,灯火江城此夜新。
万点飞花愁客子,一天明月属游人。
旧时面壁胥居士,何处笙歌作好春。
()
文才因学进,名誉待时隆。
定有仙能遇,元无鬼可穷。
刚贞侔铁石,猥琐笑蒿蓬。
百尺楼头目,时时没去鸿。
()

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
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圆塞翁。
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

()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

长须剥啄叩柴扃,令弟官清远寄声。擿句已欣资艺圃,漱醪兼赖破愁城。

牵丝闻说恢材力,露板应连上姓名。犹忆具区分袂处,孤帆一点怆离情。

()

雪重玻璃捲,苍然色不渝。苦辛通性窍,登荐后甘腴。

()

埋愁无地奈君何,可是黄垆饮恨多。
玉镜台前弃脂水,深泉流汞尚盈科。

()

闻有山房隐茂林,高人不与世相寻。屋虚但有荒基在,恐是宜僚遁陆沈。

()

晴春六十日,不与酒杯亲。
吏事岂无闲,风雨复兼旬。
始作南城游,时物固已陈。

()

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

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

()

傍溪多立石,迳转特勾衣。
云兼晚色至,叶带秋声飞。
孤鹭忽惊去,片云明残晖。

()

何处难忘酒,凄风凛客襟。长江翻浊浪,白日蔽顽阴。

秋色千林老,霜华两鬓侵。此时无一盏,恨与海俱深。

()

鸣鸠逐妇妇欲去,燕子引雏雏不来。树底树头千点雨,山南山北一声雷。

()

辟书丞相草,招作广陵行。隋柳疏淮岸,汀洲接海城。

楚樯经雨泊,烟月隔潮生。谁与同尊俎,鸡鸾集虎营。

()

翠叶彤竿已占先,湘云千叠势争翻。
野夫不识天人面,知是虞皇第几元。

()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椒萼露微花,便觉香魂旖旎。惜花公子,可是赋情深,携瘦竹,绕疏篱,终日成孤倚。
赏心乐事,又也何曾废。烟露湿铅华,误啼妆、三年客里。江南芳信,政自不愆期,吴山远,越山长,梦寐添憔悴。

()

南国枇杷熟,卑枝结子多。一双拖白练,飞堕绿林阿。

()

海上奇书月里看,秋声饱听读书难。丽词才语横相向,几见琼楼玉宇寒。

()
院名谁遣称空寂,入得门来寂又空。
旧有田园官户占,别无衣钵老尼穷。
砌倾苔色侵堂上,厨废炊烟起草中。
或说古碑巢寇写,栖禽不下似伤弓。
()

天上金波影未阑,人间已作隔宵看。千家香雾笼银兔,一派天风吹紫鸾。

夜色分秋当二八,桂华作意让团圞。不知高处还谁忌,倚遍幽人十二阑。

()
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

荥阳城,高百尺,因阜筑城如铁色。汉王夜出城西门,荥阳以东属楚人。

惜哉一鹿抵死争,食肉不足思分羹。当时若翁幸不烹,乃火纪信燔周生。

()

俗李粗桃故近人,也应无处避埃尘。春风看尽亭前水,惟有鸥凫不厌频。

()

雨来风叶乱萧萧,云散青天转寂寥。知有秋霖千万斛,若为忍死待枯苗。

()

仙种出瑶池,山中罕人见。不期结实多,期识春风面。

()
雪后雨儿雨后雪。
镇日价、长不歇。
今番为寒忒太切。
和天地、也来厮鳖。
()
宿志在人外,清心游物初。
犹轻天上福,那习世间书。
荠菜挑供饼,槐芽采作葅。
朝晡两摩腹,未可笑幽居。
()
兰芷流来水亦香。
满汀鸥鹭动斜阳。
声欸乃,间鸣榔。
侬家只合岸西旁。
()

大道如平砥,人自向高山。不知千万程,近在足趾间。

出户复入户,何用苦烦难。

()

白发茅茨下,耰锄力未衰。
儿孙收滞穗,鸡犬入寒篱。
俗朴人家善,山深井税迟。

()

轻风扫绿苔,为待故人来。展榻启明窗,小园花正开。

()
石壁缘云白,松风特地哀。
断鸿随眼没,秋浪擘山来。
鼓急船头转,山明雨脚开。
知公归未得,此作望乡台。
()
赐花新剪茜香罗,篸遍乌纱未觉多。
花重纱轻人更老,抬头不起奈春何。
()
西山春暮繁草木,红白花开映岩谷。
朝来猛虎忽留踪,猎人挟刃争驱逐。
坡平草软筋力健,目光两镜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饱人肉。
()

江南水国春光饶,清明上巳多招邀。花阴连络青草岸,柳色掩映红栏桥。

歌调讴哑杂吴俗,髻鬟疏削传南朝。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

()

武陵怙酒德,法兴寄腹心。湘东肆豪猜,佃夫当喉襟。

名轻行既劣,俾制嗣君淫。幸门既四辟,八座皆聋瘖。

()

万山行尽见牂牁,处处椰浆酌叵罗。赤日猩鼯啼古洞,青天龙蜃出层波。

风生羽节炎威静,露洗牙旗瘴色和。好作刺桐花下客,细吹芦笛听夷歌。

()

北风叶尽飞,楼阁乃杰出。高处虽甚寒,苦自恋斜日。

夕鸟何所归,原野顿萧瑟。邻园蓄苍翠,弥望桂与橘。

()
沟西直下看芙蕖,叶底三三两两鱼。
若比濠梁应更乐,近人浑不畏舂鉏。
()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但於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
东入吴中晚,团龙第一奁。
政须香齿颊,莫惯下姜盐。
笑我便搜搅,从君辨苦甜。
更烦挥妙手,银粟看纖纖。
()

莫笑涂鸦到处忙,传来墨迹俨君王。霜高陇北淩飞白,叶下江南榻硬黄。

赝本一时凭刊落,鸿才几辈奋翱翔。家书欲寄浑难说,为报平安在异乡。

()

扶馀玉爪旧曾闻,青鸟犹沾海气昏。掌上风标有如此,眼中神骏更怜君。

平芜未洒头鹅血,春水谁开猎骑门?过雁昏鸦莫回首,霜拳高兴在空云。

()
佛屋参差傍水涯,天然富贵属僧家。
油幢碧立当轩竹,步障红围绕槛花。
隐隐磬声春书永,停停塔影夕阳斜。
白头道者留连客,自汲山泉煮石茶。
()

华鬓春风,长歌罢、伤今感昨。春正好、瑶墀已叹,侍臣冥寞。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记往岁、龙坂误曾登,今飘泊。
贤人命,从来薄。流水意,知谁托。绕南枝身似,未眠飞鹊。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便江湖、与世永相忘,还堪乐。

()

甘泉烽火未消忧,当食还谁借箸筹。可是筑坛能拜将,便将投笔待封侯。

王师自古称无敌,元老于今几壮猷。欲效请缨惭潦倒,祇从清夜看吴钩。

()

寻春何必问谁家,春事无端落暮霞。海上东风休自老,容家庭院有荆花。

()
曾孙侯氏。
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
()

甘雨龙门散百河,东官犹得借恩波。片言折狱堂帘静,两地栽花桃李多。

世籍仙凫元旧物,家传郢曲是新歌。垂棠长覆行春路,遥待乘聪白玉珂。

()

武昌形势凤凰边,万里长江落槛前。
笑杀元规乱天下,南楼何藉此人传。

()

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

文王既没,文其在兹。赫赫明明,有彖有辞。志非所问,义著于蓍。

日不可炀,天不可帷。宵人窃烛,不照须眉。周道茂草,别趋路歧。

()

员也捐躯死谏君,越王尝胆恨尤深。西施亦解忧人国,尽日攒眉痛捧心。

()

积暝动江郭,秋色漫吴宫。冥冥万家楼阁,都在雁声中。

此际天涯夜雨,多少联床兄弟,裌被暖西风。

()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
斜日撩归兴,飘然李郭舟。
旄麾明两岸,管吹落沧洲。
要与民行乐,那须酒换愁。
遥知陶靖节,临赋喜清流。
()

春雨春风花意狂,谁家溪上浣花娘。
水流不管花心乱,花落能教水面香。

()

拍拍群鸥逐我飞,不曾相识各天涯。欲凭鸟语时通讯,又恐华言汝未知。

()

积暖浮阳过,轻寒宿沴消。
廉织飞雨线,清润入花条。
节物病身老,家山归梦遥。

()

宰邑之官去,关山几许程。云边双舄远,江上片帆轻。

落日残蝉路,西风断雁情。花封明到日,施政在宽平。

()

晨舻既同载,夕馆今独归。林飙敞萝幔,池月净苔衣。

幽痾伤久抱,良娱怅重违。欲弭兹宵恨,惟赖此音徽。

()
蒋国祥
匡山最绝处,厂屋托幽遐。
面面赡争起,时时日照斜。
石冲泉啸虎,树逼路惊蛇。
道士今何在?烟萝老木瓜。
()

移床坐到晚凉时,手弄清泉似小儿。古观无人苍柏暗,偶看宿鸟暮争枝。

()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
扁舟宿层滩,滩涨夜来雨。
飘飖远客情,寂历榜人语。
登途畏虎迹,突濑逢鳄怒。
东山尚沉冥,推篷几延伫。
()
闻说郊禖喜气翔,曾由乙卯命封商。
今朝锺鼓登歌祀,何日熊罴作梦祥。
扫雪野庐风凛凛,升坛公衮佩锵锵。
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