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2-53页 .
2、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96页 .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参考资料:
诗人初到凉 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52-53
2、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6
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4-75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王之涣。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细风吹起翠田田。雨和烟。入梅天。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
影摇香度小婵娟。竹林贤。总神仙。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
江城子。唐代。王质。细风吹起翠田田。雨和烟。入梅天。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影摇香度小婵娟。竹林贤。总神仙。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
宣城客中偶书。元代。黄溍。眼看春霄拥胜流,漂零回首愧沙鸥。黄尘乌帽知谁为,白饭青刍复此留。未必嵇康能作吏,何妨李广不封侯。敬亭云鸟知无恙,款段惟须逐俊游。
羲皇以后几岁月,史书纪载皆陈迹。读书尚友多古人,胡为独取陶彭泽。
况无武陵桃花源,又无五柳先生宅。人物都无晋代风,题名何用陶为额。
陶社成立,闻邑人有非之者,赋此解嘲。即用成立词韵。清代。祝廷华。羲皇以后几岁月,史书纪载皆陈迹。读书尚友多古人,胡为独取陶彭泽。况无武陵桃花源,又无五柳先生宅。人物都无晋代风,题名何用陶为额。我闻此语悠然思,遥遥千载尊诗伯。古今异世乐趣同,难分是非论黑白。谓予唐突古名贤,骇闻令我孱颜赤。鸟倦飞时始入林,宁能复展乘风翮。家有杜康酒无算,地与刘伶分一席。维持风雅在吾侪,尚存一息须为力。此事非求身后名,知人论世毋过刻。吾侪不少素心人,荣誉不争争品格。不才伏处城南隅,衰病逡巡鲜所获。独往独来年复年,窃叹光阴如过客。平生爱读靖节诗,读罢时还顶礼百。愿刊万本施万人,尽知廉让忧方释。此时发轫赖扶持,诸贤讨论无虚夕。说理须范朱丝绳,量材须执玉界尺。希踪栗里不敢期,栽培松菊吾侪责。西畴南亩日操劳,繄维君子甘于役。
山行效贾阆仙四首 其三。明代。李达。僻境犹深入,长吟得久淹。微行枫叶坠,断壁石形尖。羽退秋穿牖,鬣疏松出檐。昔人耕凿地,桑竹朽株添。
题王起宗画雪扇六言。元代。方回。何必见戴安道,月圆夜雪晴时。乌府王起宗画,□□□□虚谷诗。
题张仙根 其三。清代。丘逢甲。燕瘦环肥笔底来,重翻古案隶新裁。玉钩斜畔香魂笑,又费人间点鬼才。
禹穴。宋代。林景熙。古迹微茫久,云深锁薜萝。洞前青壁坼,世外素书多。猿狎垂山木,龙灵起井波。相传通海眼,鱼网得金斜。
送钱省元赴太平州教授。宋代。徐玑。王国重熙洽,邦基百世安。深源混清浊,进道阐平宽。学术知同贵,师儒颇异观。修名褎兰省,旧格别蝉冠。十载田庐隐,三年客授官。括溪方水涨,江左尚春寒。论议何时一,行藏此日难。宿醒江柳绿,风物强加餐。
晚过五门。宋代。陆游。五门路,四月乳鸦啼绿树。闲游但喜日初长,薄暑始知春已去。楼头风高舞双旗,画角声中日还暮。马啼特特无断时,老尽行人路如故。
王左辖席上夜宴。元代。杨维桢。银烛光残午夜过,凤笙龙管杂鸣鼍。佩符新赐连珠虎,觞令严行卷白波。南国遗音誇壮士,西蛮小队舞《天魔》。醉归不怕金吾禁,门外一声吹簸罗。
夏日閒居。清代。陆懿和。临窗小榻自然凉,一枕清风觉梦长。睡起夕阳刚欲下,蒲葵扇底藕花香。
题吴彦才画。明代。王汝玉。已将心事付行云,莫问君家瑶草春。明日穆陵关外路,亲知应念远行人。
渔歌子。宋代。张炎。□□□□濯尘缨。严濑磻溪有重轻。多少事,古今情。今人当似古人清。
题尤延之给事所藏葛仙翁徙居图。宋代。楼钥。莫言家具少于车,药裹衣囊自有余。老妇亲携三稚子,仙翁独玩一篇书。羊牛相与趋新筑,鸡犬无因恋故庐。到处山头有丹井,不知如此几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