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门送别。唐代。储光羲。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储光羲。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罗敷媚 题清波弄影照片。魏晋。高燮。屯田妙致元龙气,两样风姿。一样情痴。各动榛苓彼美思。文章歌舞俱超绝,艾艾期期。扑朔迷离。对影清波逐队嬉。
喜晴放海棠。宋代。袁说友。春日海棠早,媚云开远岚。醉容犹未足,睡态已微酣。嫩绿千枝衬,殷红一点含。东君真有助,落笔为渠谈。
明妃曲二首。宋代。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明代。王世贞。长安送别今七夕,北斗卓地银河昃。此时痛饮不快意,青衣行酒无颜色。呜呜击筑为秦声,和以短铗霜纵横。大白入手葡萄惊,慷慨为尔歌平生。谢生长河朔,奇笔破万卷。日月纵游翱,乾坤任偃蹇。开元以来八百载,少陵诸公竟安在。精爽虽然付元气,骨格已见沉沧海。先朝北地复信阳,一柱不障东澜狂。人握隋珠户和璧,及吐中夜无精光。谢家一瓿椒浆水,晨兴自荐开元鬼。俯仰宁教俗子骂,声名肯傍豪贤起。妻孥生计环向愁,掉头且吟五岳游。青春断不淹富贵,白眼何以干公侯。赵王自是平原君,玳簪珠履三千人。生衣短衣巾角巾,握管从容踞上宾。从此王名贤好士,浊漳往往成清醴。座中谁出夷门右,海内愿为公子死。生岂不恋王家濡,龌龊忍为辕下驹。仰天大笑失所向,忽复束书来帝都。帝都云甍接九衢,委巷独满群公车。剧谈麈尾击唾壶,囊中欲探一钱无。其时卢楠下浚狱,白雪无功白云辱。九歌草就人不知,生也手持向人读。读之未竟泪簌簌,清霜倒飞鬼神哭。绣衣使者从天来,幽谷煖吹邹律灰,欢声欲动黄金台。朝为俘囚夕贵客,生言于楠何有哉。忆初识尔崔都尉,何人不慑回天势。谑浪时存尔汝交,酒盏肯及县官事。乃知豪杰无不可,婴儿世态狎乳虎。片语能令万象归,雄心直向千秋吐。生今去余向何所,生不在天之上、地之下。前不值古人,后不值来者。纵无长绳系汝足,安能一揖轻相舍。为言聚散等流萍,贯月查来可暂停。明年牛女桥成夜,指点依稀见客星。
高阳台。宋代。王沂孙。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木公新斋成题寄。明代。释函可。布帽荷锄自辟莱,把茆小筑近城隈。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
赋丈室碧玉壶善甫赋诗铎亦奉和二首 其二。金朝。路铎。随人作计鱼千里,知命无忧鸟一天。碧落云深堪避世,九华烟暖可忘年。平章万有归玄览,收拾方心入大圆。上界真人自官府,不妨聊作橘中仙。
沅州元夕。明代。薛瑄。一年佳节又元宵,异域春云满眼飘。院落梅花凋冷蕊,池塘柳色弄新条。升平乐事怀中夏,老大丹心恋圣朝。独拥霜台清似水,红灯几点月明高。
天宝三绝。宋代。葛立方。凝碧池头弦管声,秋槐落叶若为情。王维空咏朝天句,谁似当年雷海青。
送刘长官桂府掌机宜。宋代。刘攽。桂林风物旧宜人,雪片梅花五岭春。心喜大江流瘴雾,眼看南极异星辰。军中羽檄时无警,徼外明珠日献珍。酒量问君能几许,越猿蛮鸟易伤神。
乞梅曾宏甫二首。宋代。曾几。腊前腊后无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知有家山难觅路,敢烦健步送春来。
马上有作。宋代。孔武仲。宫城北转乱蝉嘶,乔木阴云水满陂。一阵风来掠华鬓,江湖清兴有谁知。
寿朱文公。宋代。辛弃疾。玉漏声沉晓色回,五云绚彩映庭槐。持巾珠履搀称贺,飞鞚貂璫押赐来。黄菊尚迟三日约,碧桃已作十分开。洞天春色非人世,不记河第几回。
次韵答从弟永锡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中星虚照广南东,何处文明有见龙。梦想西周曾至凤,化行东汉亦临雍。儿曹未用啼杯饭,弟子犹蒙养万钟。却愧名衔叨国士,草间曾未动微风。
射熊馆。宋代。胡宿。别馆抛双阙,飞除镇一方。黄山萦跸道,青桧绕宫墙。缇骑千群合,周阹四面张。管弦繁欲沸,旌旆郁相望。走马长楸密,更衣别寝凉。星飘肃慎矢,雪拥羽林枪。欢乐何曾极,盘游不可狂。吾闻尧舜治,垂拱在岩廊。
护城驿遇雪。明代。张萱。蛟冰已折草初芽,六出犹飞万斛花。可是一天霏玉屑,顿令千树放瑶华。曳泥轴冻青油幰,恋栈毛拳白鼻騧。为赋式微频极目,依依杨柳满天涯。
依韵奉和判府经略司徒侍中春阴马上之什。宋代。强至。湿云落地未回天,坠絮将飞力尚绵。雾重自侵旗尾润,日高谁傍瓮头眠。行田岁望三登谷,按辔诗成万选钱。霖雨长应随出处,春来只见月光圆。
幽芳晚凉倚窗观稼。宋代。洪咨夔。飞明一点上苗端,难作寻常露雨看。碧眼道人参解得,黄河夜半泝昆仑。
寒食有感三首 其二。宋代。周文璞。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自和前诗邻舟皆盐商。宋代。戴复古。总被利名役,机心欲算沙。舟行阻风色,客梦负年华。洲渚四五曲,渔樵八九家。江村无限好,满眼是芦花。
山居杂诗(三首)。明代。西吾衡上。苍苔欲死翠光存,秋去空林冷梦魂。竹暗小窗僧打坐,月明深壑虎敲门。谩愁粒绝鼠无耗,应喜衣穿虱易扪。天黯恐因霜雪至,呼童好护菊花根。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六。宋代。释居简。智不到处,满口道著,与你大书特书。屡书于虚空中,不怕风吹日炙,有名不用镌顽石。
次韵王茶马海棠四绝。宋代。魏了翁。一春风雨乱书堆,挂口林閒未放开。浩荡和风褰客袂,来看大树簇池台。
涌金门见柳。元代。贡性之。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寄潘彦实。元代。吴景奎。自是潘郎奕世孙,贪泉一酌别为源。若翁视我犹诸弟,举族惟君念本根。况有诗书敦宿好,每将瓜瓞细同论。相逢且尽登高兴,剩采黄花汎绿尊。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幽径石。宋代。梅尧臣。缘溪去欲远,磊砢忽碍行。旁临侧身险,下忽寒流声。幽客惯来往,同此猿鸟情。
望江南。近现代。谭献。东风路,如画是家山。草色却随流水绿,夕阳只在有无间。燕子话春寒。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唐代。李端。汉家采使不求声,自慰文章道欲行。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云归暂爱青山出,客去还愁白发生。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
醉落魄(泊舟津头有感)。宋代。朱敦儒。海山翠叠。夕阳殷雨云堆雪。鹧鸪声里蛮花发。我共扁舟,江上两萍叶。东风落酒愁难说。谁教春梦分胡越。碧城芳草应销歇。曾识刘郎,惟有半弯月。
咏舞妓诗。南北朝。何逊。管清罗荐合。弦惊雪袖迟。逐唱回纤手。听曲动蛾眉。凝情眄堕珥。微睇托含辞。日暮留嘉客。相看爱此时。
予告出京师贻同好诸子四首 其四。明代。黎民表。扬旌出三河,引领望双阙。饮饯倾路岐,缨緌尽朝列。婉娈贻赠章,光辉夺明月。上有慎脩涂,下有遄回辙。懿此同心言,念之五情热。昔如形与影,今为环与玦。朽钝诚已疲,提携俟明哲。
书文信国集后。清代。黄达。泣闻哀诏度湖阴,空振军门战鼓音。王气已从南海没,累臣漫对北风吟。出师慷慨隆中略,击楫飞腾江上心。一同木终难支大厦,厓山遗恨至今深。
山行见野樱桃花。宋代。赵蕃。徐行历历转深豅,人意何如鸟语同。山路梅花浑扫迹,春风尽属野樱红。
豫章江皋二绝句。宋代。杨万里。幸自轻阴好片秋,如何余热未全休。大江欲近风光冷,平野无边草亦愁。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宋代。汪元量。宫人清夜按瑶琴,不识明妃出塞心。十八拍中无限恨,转弦又奏广陵音。
探春令。宋代。赵长卿。凋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恼人一阵香初过。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吊忠诗 其二。清代。钱澄之。骂贼都门太史雄,书生殉国勇从戎。南兵乌合知无济,西幸安驱正有功。肘腋奸阴为间谍,头颅虏亦识孤忠。谁言君父难同报,已博侯封晋乃公。
唐乐府十首 其十 献贺觞。唐代。刘驾。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