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白乐天杏花园。唐代。元稹。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算得贞元旧朝士,几人同见太和春。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岳阳楼。唐代。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潇湘一曲,记前时相念,此地相逢。掀髯一笑中。问霜雪因甚,早上青松。
多情自昔,阅桑田、沧海重重。有吴市、洞箫孤奏,碧天吹裂晴空。
潇湘逢故人慢 赠李简尤初度简尤方五十髭髯如雪已十馀年矣。明代。王夫之。潇湘一曲,记前时相念,此地相逢。掀髯一笑中。问霜雪因甚,早上青松。多情自昔,阅桑田、沧海重重。有吴市、洞箫孤奏,碧天吹裂晴空。酌君酒,为君舞,怕长沙、袖短举手难工。把袂且从容。但五弦挥罢,目送归鸿。随时梅酒,又何有、今古英雄。莺花在、年年三月,绿杨柔亸春风。
哨遍。清代。朱祖谋。家在半塘,人是半僧,畴识平生事。僧曰嗟,四坐听无哗,老之称实从壮始。礼有之。恒言未容称老,吾今何怙而何恃。空指点杉湖,寒云丙舍,皋鱼清泪如泚。纵不能、誓墓永相依,又焉敢、自尊老鬓髭。朋辈哀焉,呼而不名,用从吾志。嘻。甚矣吾衰,卅年昏宦诚何味。吾友疑罪死,刻鹄之繇能记。好一笑咨禅,三生證果,天亲无著为兄弟。甚囊粟机缄,欋椎事业,昨非今未必是。剩百年、老屋隔清漓,便投劾、归耕苦无期,办蒲团、又牵身世。呺然哆口瞠目,那辨如如偈。但随挈鹭提鸥伴侣,默以自容而已。副其名者仅如斯,老人之遇可知矣。
登杭州镇海楼。清代。戴永植。登临一何壮,楼与众山浮。望到海门口,浑疑天尽头。鱼龙交隐现,芦荻共骚飕。对此茫茫者,何人砥浊流。
南州行。明代。徐延寿。摇艇至南国,国门连大江。中洲西边岸,数步一垂杨。金钏越溪女,罗衣胡粉香。织缣春卷幔,采蕨暝提筐。弄瑟娇垂幌,迎人笑下堂。河头浣衣处,无数紫鸳鸯。
春集僧舍一首。宋代。苏籀。绣川藻野炫嫣姝,练缟穠殷亭育炉。二月峭寒轻抑勒,崇朝和气毕昭苏。绀青六幕无纤翳,绿缛多畴几町区。居士自携三昧醖,缁流丛错设伊蒲。
苦雨。宋代。曾巩。雾围南山郁冥冥,狭谷荒风驱水声。只疑日失黄道去,又见雨含沧海生。如催病骨夜寒入,似送客心衰思惊。扬州青铜不在照,应有白须添数茎。
自七曲祠下乘马至上亭二首 其二。宋代。程公许。仗卫森严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白莲花亭侍宴应制。唐代。沈佺期。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霜威变绿树,云气落青岑。水殿黄花合,山亭绛叶深。朱旗夹小径,宝马驻清浔。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承欢不觉暝,遥响素秋砧。
雪后寄杨景端。明代。薛瑄。雪白山青北望高,相思咫尺兴滔滔。若人未必伤沈郁,吾道何须叹寂寥。董贾文章鸣治世,皋夔事业拟清朝。村居不识杨夫子,懒慢何心作解嘲。
重阳前三日林元洲邀诸友过寒同山庄。清代。宿凤翀。高台眺望罢,缓步到柴扉。石路缘溪岸,茅亭带夕晖。桥危人怯度,林静鸟争飞。乘兴忘归晚,沾衣草露霏。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五代。冯延巳。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秋怀。宋代。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和遯泽韵取临江叔父墨梅。宋代。王柏。我翁久驾白云归,谁宝冰绡一旧枝。疎影暗香浮戯墨,光风霁月惠仙姿。只疑和靖旧争长,纵是逃禅甘伏雌。寄语古樵毋睥睨,青毡归我不应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