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宋代。李廌。平生不为轻薄游,故亦未作相逢作。寻常木强畏犯义,直欲端彦规後生。有客性不羁,谓我何泥固。太上立德次立功,痴儿乃为功名悮。颜回穷冻终何成,东山饿夫适自苦。君不见白杨依依北邙墓,断碣灭裂碍行路。触髅物化今何为,剑钺虽存委为土,痴儿胡为不早悟。我闻是言笑不顾,抠衣布武出门去。杳如乘鸾向烟雾,精神流离不自据。想像彷佛若神遇,果见姣姬拾翠羽。縠袂障日扬轻素,芙蕖倒影碧波媚,薄云映日光未吐。冶容异公行,联娟美无度。惊翩翩,下烟渚。游翔嫷,将高举。为怜牵牛久独处,欲解明璫赠交甫。临行惠我不语意,定驾星軿为暮雨。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水龙吟(海棠)。宋代。方千里。锦城春色移根,丽姿迥压江南地。琼酥拂脸,彩云满袖,群芳羞避。双燕来时,暮寒庭院,雨藏烟闭。正□□未足,宫妆尚怯,还轻洒胭脂泪。长是欢游花底。怕东风、陡成怨吹。高烧银烛,梁州催按,歌声渐起。绿态多慵,红情不语,动摇人意。算吴宫独步,昭阳第一,可依稀比。
渡湘水。宋代。张嵲。悠悠寒日傍城闉,风蹙微波作细鳞。莫怪此江清见底,屈平曾向此投身。
和微之宴张大夫家园。宋代。韩维。郎官高会一时贤,胜践幽栖近接联。敢论怀黄夸故国,聊欣垂白上华筵。同心况是论交旧,二首何疑贵老年。东里作诗成故事,明珠当尽落吾前。
惜分钗 其一 即事。明代。高濂。桃花路。杨柳渡。一见魂惊几回顾。眼青青。脸盈盈。口边欲笑,齿上吞声。轻。轻。人去也。情难舍。无限芳心春引惹。枕儿单。被儿寒。愁难摆脱,病害今番。看。看。
我诗何敢希杨公,况复进之陆放翁。烦君妙语相纵臾,控地岂得追培风。
两翁齐名家异县,叹惜馀年能几见。斯人不上甘泉班,我辈先之腼颜面。
应致远以百韵古诗见示推许过当病中姑借放翁韵奉酬。宋代。许及之。我诗何敢希杨公,况复进之陆放翁。烦君妙语相纵臾,控地岂得追培风。两翁齐名家异县,叹惜馀年能几见。斯人不上甘泉班,我辈先之腼颜面。君到灵山亲得语,切莫提撕落言句。恨君相见一年迟,不同蓟北燕南路。
登岐州城楼。唐代。皇甫斌。岐雍三秦地,登临实壮哉!客心关外断,秋气陇头来。归目浮云蔽,寒衣早雁催。他乡有时菊,留赏故人杯。
登甘露台望金焦作。明代。胡应麟。叠岭嵯峨到碧天,携壶秋色暮云前。楼高北固三千丈,殿锁南朝八百年。雁鹜惊飞吴苑笛,鱼龙乱语蜀江船。乘风恍忆银河去,拾取金焦石二拳。
忆胡晓岑。清代。黄遵宪。一别匆匆十六年,云龙会合更无缘。隔邻呼饮记同巷,积岁劳思吝一笺。无数波涛沧海外,何时谈话酒杯前?太章走遍东西极,天外瀛洲别有天。
看新婚诗。南北朝。周弘正。莫愁年十五,来聘子都家。婿颜如美玉,妇色胜桃花。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暂却轻纨扉,倾城判不赊。
送学士钱先生奉使日南。明代。童轩。金函封诏降殊方,共仰怀柔轶汉唐。万里清风驰使节,九霄春雨下蛮荒。天低铜柱蛟云黑,路转珠崖蚌月光。珍重先生宣帝泽,会看重译尽来王。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南北朝。庾肩吾。维城寄右戚,巡警属勤王。南瞻通灞岸,北眺指横芒。入汉飞延阁,临云出建章。步逐天津远,城随秋夜长。露槐落金气,风寮上新凉。
寄萧仲和。宋代。杨万里。贫里端何好,欣然肯不居。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次韵谢张安抚以诗送梅实。宋代。项安世。叶间烟雨尚疏疏,桃李盘中怯并驱。忽见使君怜此味,始味时世未轻儒。
齐天乐三首 其三。清代。奕绘。芜园何限伤心事,凄凉更逢斜照。狐窜阴房,鸮鸣祜木,画栋曝书楼倒。青苔谁扫。但败柳残荷,寒鸦衰草。痛哭苍烟,一丸冷月夜深悄。追思成邸故事,陈王游宴处,花好春好。鱼网横矶,羊鞭挂树,此日那堪重到。暗伤怀抱。向流水声中,咽呜长啸。梁燕无聊,今年归去早。
秋吟。明代。何巩道。数声芦管一声蝉,对此谁能不惘然。吟罢树头开木笔,贫来花下落金钱。瀑流倒泻松门雨,月晕横生雁路烟。一角红帘长不捲,九回肠断四垂天。
谷堂真赞 其一。宋代。释慧空。冰出水,玉出石,破獍出窠母遭食。宗师得法,佛祖避席。正令当行,十方辟易。耕者驱其牛,饥者夺其食。龙骧虎骤,铁眼铜睛。到绳床角头,则不寒而慄。有此体裁,具此作略,是真临济儿孙,黄龙头角。东山与么赞之,何曾一字赞著。
寄赠祝使君质夫长歌行。明代。谢榛。住宅因人多秀丽,广陵南控三吴势。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带山农父计。绿上娑罗树叶春,李邕碑石独嶙峋。书声静夜连诸巷,机响寒天共四邻。今日讼庭閒鸟雀,群僚分理万家乐。晚来月出太行颠,照见冰霜清满郭。
又和 其六。宋代。郭祥正。春事须臾不可留,花枝争上少年头。欲乘舴艋凌波去,何处佳人似莫愁。
沈铁山先生葬光福山挽歌一首。明代。王世贞。沈约千载人,风流一朝息。素旐发吴江,送舟倾原剧。邓尉聊卜邻,光福栖真宅。黄鸟声自悲,春原树为白。埋玉向土中,谁能不心恻。宁知龙变化,夷犹于八极。
有感三首。元代。方回。今沿古溯醉眉攒,堪转舆旋老眼寒。昼静倚楹常独立,夜深抚几忽长叹。关张运去金刀绝,王谢声沉玉树残。欲淬笔锋刳鬼胆,生冤死恨海漫漫。
昭君怨·送别。宋代。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天道吟。宋代。邵雍。天道不虽知,人情未易窥。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润州南郭留别(一作郎士元诗)。唐代。皇甫冉。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吴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