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浯溪

题浯溪朗读

吴文震

吴文震,字谹发,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调郁林州司户。历南恩州司法,通判新州、钦州。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由全州通判权知道州。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有传。今录诗三首。...

吴文震朗读
()

猜你喜欢

强笑争禁别恨牵,病容憔瘦性依然。
梨花小院留人坐,罗帐灯昏梦二年。

()
要识生涯便有涯,暗香丛裹作人家。
纷纷红紫休相角,别是春曲一样花。
()
道路通襄野,风烟近楚天。
地卑荒巨泽,山断见平川。
舟楫自此去,音书谁与传。
西南是巴峡,应尽落霞边。
()
石莲峨峨横紫霄,中泻万丈银河水。
安得大箭长八尺,欲与天神博于此。
()
西楼明月。
掩映梨花千树雪。
楼上人归。
愁听孤城一雁飞。
()

零雨萧骚滴夜眠,送君愁上木兰船。征途不为南风恶,何限黄鹂碧树前。

()

老来何与青春事,闲处方知白日长。
自恨乞身今未得,齿牙浮动鬓苍浪。

()

曾携银管侍瑶除,懒向王门曳敝裾。遗恨先朝诸殿榜,如何不遣仲将书。

()

相约登攀兴欲飞,山风吹我薜萝衣。碑存汉代莓苔古,地接周京气色微。

二室仙踪云共渺,三花灵种月交辉。夜深谈罢长生诀,笙鹤犹疑天外归。

()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占斗认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

好在碧檀栾,丛低度岁寒。何堪裁凤律,只好制鱼竿。

拂水烟梢润,含风钿叶攒。芳阴聊奉庇,君试仰天看。

()

新蝉无数咽新秋,故国伊谁伴我愁。夜静月明风动竹,也疑离殿过歌喉。

()

荒池千载后,尚忆照眉时。云鬓临妆罢,花容傍槛移。

柳馀深染黛,桃学淡凝脂。此日空樵牧,兴亡事可悲。

()

行殿销沉换化城,千岩万壑翠岚生。天风不散空濛影,一路丹青画不成。

()

僦得城隅半亩园,茅檐小巷似深村。闲云带鸟常依树,清风随风直到门。

便买溪山终作寄,得将妻子已称尊。床头剩有重阳酒,判倒花前老瓦盆。

()

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

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

()
夜拍水云非故乡,未闻终曲已凄凉。
舟中月白寒江阔,马上酸风紫塞长。
思妇有怀停别杵,征人无语对清觞。
平时不见秦城役,余韵空传战壘荒。
()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

当年西省业西京,散入诸侯狎主盟。握管仅残吴下叟,修文今嗣济南生。

里存鱼舍谁留食,天拆龙门可借名。但遇江湖群潦倒,岂应无泪向菰城。

()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

山房水阁连空翠,沈沈下有蛟龙睡。

老僧趺坐入定时,不知花落黄金地。

()
形容老癯,须发雪敷。
体明千劫眼,性静万机枢。
变通自古门门活,伎俩而今恰恰无。
一指头禅随处用,拈来百草俱胝俱。
()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
日暮冥冥一见来,略比年时瘦。
凉观酒初醒,竹阁吟才就。
犹恨幽香作许慳,小迟春心透。
()

天经地纬脱笼羁,团拓乾坤作弹泥。
采石青山知己少,渝州明月为谁题。
令公望重恩尤重,杜老名齐命亦齐。

()

室迩人遐叹索居,相过发变十年馀。雄心未展屠龙手,往事徒看解梦书。

燕市旧游思击筑,镜园寒水对观鱼。交情岁晏深想念,残菊还停长者车。

()

曲度珠帘怀吕相,庑排红榜媚韩王。
先生清隐心如水,消得编诗一放香。

()

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裴回拜真老,万里见风烟。

()

摇曳帆在空,清流顺归风。诗因鼓吹发,酒为剑歌雄。

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行云且莫去,留醉楚王宫。

()

平生孤愤自潸然,不作春蚕但食眠。
干禄有心羞枉道,无田虚日望丰年。
每将浩叹期黄卷,已许多忧竞白颠。

()
试倚枯藤似策云,堂阶微步小逡巡。
忽逢岩桂新抽叶,屈指黄紬睡一春。
()
地近孤城水合流,天风吹下广寒秋。
岩花似喜幽人至,先遣清香到小舟。
()

艳摘东篱正傲霜,西风高枕纳新凉。一囊馥郁笼寒色,三径依稀梦晚香。

月影满身人太瘦,秋声到耳夜初长。餐英更酿重阳酒,醉卧从教涤俗肠。

()

笔研为谋左,风霜与岁濒。

犬呿如不夜,鸡噤似无晨。

()
东山聚散亦夤缘,华吐芳姿柳锁烟。
肯处根尘非一一,用时手眼恰千千。
塔中祖有相传事,岭外人元不会禅。
后日能来圆此话,未嫌敲枕唤春眠。
()

汉帝灭金镜,灵氛黯中原。山川忽破碎,海水日飞翻。

蚩尤拓大旗,时拂紫微垣。奸雄窃神器,霸王气并吞。

()

西门沙丘颓欲崩,思望芒山强自登。
正愁陇树模糊甚,更著浮云蔽泰陵。

()

紫燕飞飞拥去旌,邮亭酒罢闻吹笙。马前忽报都门路,岭外犹悬陇树情。

天阙夜开三殿晓,金城云尽万方平。侍臣奉御临河阁,惟听高梧老凤鸣。

()
暴醉琳腴饱栈羊,巡簷闲认小梅香。
胡床曝背关情甚,古锦囊诗引兴长。
()
一鸟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蒙蒙。
十分花鸟乐风恨,半在诗中半酒中。
()

季直堂堂貌城府,而我相视皆婴儿。婴儿不相遇,啼笑谁能知?

要尔于途告尔慎,人生得罪非所期。

()
柳墙高於花,怒飞方可至。
奇哉游夏徒,吐辞作雄翅。
()
御池水满苑门开,泥带飞花路带苔。
到得孤山翻作恶,海棠闹月不曾来。
()
杯酒从容相劝酬,须臾坠帻自搔头。
玉山倾倒从人笑,我醉欲眠君罢休。
()

半陟高丘望帝乡,分明凤舞与龙翔。朝来隐听春雷起,却是操兵内教场。

()

乡守三逢禁火天,每驱旌纛扫松阡。衰残岂足酬恩遇,光宠徒知及祖先。

望极西山饶胜气,乐舒东户革荒年。何时归处坟庐下,不假苏秦负郭田。

()

须省春风料峭寒,几堪狼藉对杯盘。个中清兴争些子,珍重人间夜未阑。

()

君以客为家,我亦匏瓜。十年孤系作生涯。同是饥驱归不得,冰雪莺花。

犹幸斗牛槎,不被云遮。一回相见一年赊,纵使年年都见得,几度春华。

()

龙脊桥边住最幽,谁将小笛按梁州。年年岁岁花相似,马上多逢醉五侯。

()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虚教六尺受辛苦,

枉把一身忧是非。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
粤藤玉板泽於脂,歙婺隃糜理胜犀。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

台室名曾继,旌门节暂过。欢情老去少,苦事别离多。

便为开樽俎,应怜出网罗。百忧今已失,一醉孰知他。

()

洞户飞甍接绮寮,一春幽恨寄兰苕。
书题枉是藏三岁,壶矢谁同赛百娇。
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

()

南国披僧籍,高标一道林。律仪精毡布,真行正吞针。

掇火身潜起,焚香口旋吟。非论坐中社,余亦旧知音。

()
小心风伯紫宫回,眼看银蟾海上来。
玄豹又成漫谷雾,断虹犹作隐山雷。
便教雨积三时害,未信晴无一日开。
待试平生补天手,为君明镜再接再安台。
()
余生惮远涉,旅寄百里余。
自从去家来,岁月忽已除。
岁晏人事迫,卷秩还故居。
扬舻发东皋,挂席指西隅。
()
山高激迅湍,清振林下响。
飞雪溅千岩,白虹垂万丈。
来此坐移时,森然毛发爽。
()

剑化雌雄玉匣空,寒潮东逝信谁通。金生莲步双缠白,钏约冰肌一线红。

事去欢娱并作怨,缘乖魂梦也难同。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

()
虽昧平生契,怀贤要可伤。
生涯与薪尽,法意共灯长。
遗画空观貌,残诗孰补亡。
神期通一语,无乃困津梁。
()

九华山下女萝丛,使者旌旗发粤中。昔至本膺丹诏重,今归惟颂白头公。

百年自喜行藏定,千里何当语笑同?门口侍船应有待,大江西即大江东。

()

弹丸旧是吟边物,珠走钱流义自通。认得徐家生活句,新来栏典讳诗穷。

()
江梅未醒如冻蝇,蜡梅先折能宁馨。
江梅既开瘦欲绝,蜡梅吐香方未歇。
几思觅句摅襟期,嫌如蔬筍伤肝脾。
君诗与花辱俱见,却悔临渊只痴羡。
()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
伤我如今,留你不住。
()

风掠游云露远山,长藤竟欲与君攀。
花神争作琼瑶报,野老心如铁如顽。
千树暗春难比富,一枝照眼未应悭。

()

筑室凫溪上,松门日夜开。家贫无雀入,山好有僧来。

雨漏重苫草,年深旋积苔。绕檐梨与栗,祗为子孙栽。

()

春堤长,春草浅,此地吴王曾走犬。
猎场四面围画旗,红炬照辇还宫迟。
割鲜夕宴谁共食,台上西子非樊姬。

()
长贫我欲为巴叟,高咏君能继洛生。
自许一丘成小隐,仰瞻千载立修名。
()

户有读书声,门多车辙迹。丈夫岂长贫,一椽聊止息。

草深蛙鸣池,苔滋蜗篆壁。俯怜东逝波,仰羡南飞翼。

()

红蕖烂熳碧池香,罗绮三千侍汉皇。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宫桂已苍苍。

()

殿头昨夜报春残,尽放宫人赏牡丹。独有沈香亭北畔,一枝偏许八姨看。

()
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山斋留客扫红叶,

野艇送僧披绿莎。长覆旧图棋势尽,遍添新品药名多。

()

雨过残春远,晴天半入梅。草根馀落照,花润只深苔。

山共朱帘捲,庭无蜡屐来。翠钱流地满,珠靥照人开。

()
万钧笔力等閒扛,占断溪山福已庞。
扑鼻寒梅香树树,照人新酿绿缸缸。
大严净社谁投足,小怒诗坛肯纳降。
莫为不亿空叹息,将军才气自无双。
()

谁捧绿云亲侍辇,六宫珍艳。东风第一试新妆,羡花王。

几多金粉簇霓裳,春信递朝阳。不似钿钗零落,倚沉香。

()
月华灯影光相射。
还是元宵也。
绮罗如画,笙歌递响,无限风雅。
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
()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

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
命似清风,性如朗月,莹然独见辉辉。
灵光普照,何日不归依。
常在无明之处,任升腾、斗转星移。
通真理,不无不有,动静应神机。
()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

出城何处可消閒,宝刹巍巍紫翠间。下界路寻松杪入,上方人自雾中还。

女墙半锁云千叠,御沼平分水一湾。不尽登临怀古意,谁教春雨断空山。

()
匹马宜春路,萧条背馆心。
涧花寒夕雨,潭水黑朝林。
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
子规何处发,青树满高岑。
()
我住东郊只树园,无人肯顾席为门。
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见存。
()

禁署沉沉玉漏传,月华云表溢金盘。
纤埃不隔光初满,万物无声夜向阑。
莲烛烧残愁梦断,薰炉薰歇觉衣单。

()

傲吏缅开径,隐侯始卜郊。翔圃从艺术,抱瓮至终朝。

荷锸带缃帙,流观咏楚骚。充庭缉萧艾,偃户翳蓬蒿。

()

南庠贵齿,东学尚亲。卑躬下问,降礼师臣。圆冠济济,方领恂恂。

肄业既终,舍奠爰始。韶音递奏,笙镛间起。茨夏愔愔,晬容亹亹。

()

清霜夜落武陵溪,水上苍烟十丈齐。
野爨冷烧红叶火,村舂寒接五更鸡。
不眠枕上多新得,所过山中有旧题。

()

估客前年去,扁舟此日回。
烟生全浦暝,风健片帆催。
桂楫看将近,柴门认半开。

()
度岭汗如濯,渴尘生客心。
清泉随念应,乞与涤烦襟。
()

二龙何时飞上天,空有骏影人间传。一匹凤头来于阗,一匹赐名花满川。

李侯作画述者钱,想见温公当国年。太平时节巡游少,立仗归来饱春草。

()
忧患无穷生有涯,惟须百事屏纷华。
人谁敢侮修身士,天不能穷力穑家。
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
结茅林下从来事,瓦屋三间已太奢。
()

已扫秋庭月,蹇驴来未来,
一官连我俗,双眼向谁开。
书癖工为崇,诗穷不受催。

()

夜相思,投壶不停箭,忆欢作娇时。

()

营丘之下,有宅有田。
梨枣兮觞豆,耘耔兮为年。
鶪栖埘兮羊豕在牧,课儿子兮蓺松菊。

()

名世。花无二。高压闍提倾末利。素丝缕缕联芳蕊。一片云生宝髻。屑沈碎麝香肌细。剩馥熏成心字。

()

为长于斯愧善群,那当世事日轮云。
吾宁忤俗少行志,谁忍欺民上负君。
临政可能皆冉季,读书均欲致华勋。

()
为家重墙垣,为民须货殖。
扬户国北户,东南赖控扼。
淮民鱼米余,百货仰殊域。
用铜防外泄,用铁乃奇画。
()
台高十丈独株松,下有仙人旧履踪。
三十二窠丹灶在,亦云数目应龟峰。
()

浦口馀春水,舟前换夏云。黄骊低度曲,绿蚁易成醺。

去鼓桥门箧,行谈虎观文。晓鞍宫月引,宵枕禁钟闻。

()

千林寒玉净无尘,断岸平桥紫蓼新。别有仙源看又失,石桥曾见玉为人。

()
一生梦不识愁台,口吻悲鸣有底哀。
树上玉人应冷笑,从今不敢送愁来。
()
虏骑还南下,王师复北征。
旗翻沧海日,道出白登城。
朔马鸣新垒,胡姬指旧营。
玉京双凤阙,空宿羽林兵。
()

先帝弓剑远,小臣馀此生。蹉跎病江汉,不复谒承明。

饯尔白头日,永怀丹凤城。迟迟恋屈宋,渺渺卧荆衡。

()

长安新技出宫掖,喧喧初遍王侯宅。玉盘滴沥黄金钱,

皎如文龟丽秋天。八方定位开神卦,六甲离离齐上下。

()

又见兰亭土木新,题名勒石是何人。更谁知读《冬青引》,合祀当年六义民。

()
酣畅年来岂易逢,齑汤蜜汁亦时中。
玉醅忽逐春风至,一吸悬知百榼空。
()

待次吴陵邑,鹂黄报早春。红归花蕾浅,青到柳梢新。

穷约那趋俗,虚缘自葆真。荣枯多反衍,坐笑党频频。

()

蓬莱境界隔风烟,一带银河接九天。
礼斗瑶台春草合,豢龙石钵玉沙圆。
红云几片危楼上,古木千寻落照边。

()

荒山藏古寺。见傍水梅开,一枝三四。兰枯蕙死。登临处、慰我魂消惟此。可堪红紫。曾不解、和羹结子。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
韶华且莫吹残,待浅揾松煤,写教形似。此时胸次。凝冰雪、洗尽从前尘滓。吟安个字。判不寐、勾牵幽思。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

明河低转恰西东。良夜方中。鹊桥欲驾飙轮起,盼双星、辗转愁侬。

只恐金支翠节,难胜鬓雾鬟风。

()
五年相别改形容,又向潮阳识飓风。
萧散喜君真有道,驱驰如我久无功。
一鸣遂堕尘埃里,九死余生患难中。
吊影自怜仍自放,钝根不复就磨砻。
()

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鑯毫只强颜。
想见霜脐当大嚼,梦回雪压摩围山。

()

洗妆僛舞傍清尊。霏雨淡黄昏。殷勤与花为地,烧烛助微温。
松半岭,竹当门。意如村。明朝酒醒,桃李漫山,心事谁论。

()

宫漏滴渐阑,城乌啼复歇。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

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歌袂默收声,舞鬟低赴节。

()

每将冲韵拟琴高,不值飞鸣心更劳。邂逅诗成似招隐,稻花深处举霜毛。

()

恨煞兰舟荡,轻许罗衫放。胆怯空房,愁添满镜,是何离况。

看床儿犹是向时铺,怎今宵难上。

()

山人养猫俊而小,畏渴怜饥惜于宝。一鸣四壁鼠穴空,卧向花阴攫飞鸟。

邻家畜犬老更狂,狭路相逢力不当。吁嗟猫死难再得,恶物居然年命长。

()

关河残叶下,征棹复西游。远火台城迥,微霜禁苑秋。

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浩荡论经史,时时近冕旒。

()
每惭疏散为吟诗,说破当知未大奇。
似此误人多少事,如何两鬓不成丝。
()

宝坊秋半雨冥冥,沾湿烟中桂树青。金粟渐舒花气冷,玉珠无定草头零。

死生能主坚求寿,疾病仍瞒暗诵经。惟有老姑相对泣,细言琐语若为听。

()

燕拂人衣絮扑头,红英满地绿阴稠。
残春举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楼。

()

分野秦南海,城池汉尉佗。

功名徒自苦,寒暑暗相磨。

()
春眼都缘少得晴,雨声党是落梅声。
新愁多病易投隙,薄命壮怀难抗衡。
人世只宜常放逸,杏花多爱逼清明。
青袍白紵纷然梦,自笑生来入念轻。
()

心斋听讲趁诸生,何意相逢曲豆城。
急雨狂风十年梦,青灯白酒故人情。
形骸改化悲叹异,岁月销磨感慨平。

()

至和天仙临御久,能通祖印空诸友。化成殿上召禅师,亲宣玉偈传金口。

鄮山山上建华阁,宸翰光芒灿星斗。江湖小臣稽首观,永为兹山传不朽。

()

紫禁丛林合,黄鹂深处鸣。绵蛮随丽景,睍睆媚新睛。

恰恰迁乔意,关关求友情。轻音留秘院,高韵度层城。

()

御旗探紫箓,仙杖辟丹丘。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已被夭桃欢来醉,曲尘丝树恨何人。

()

复岭重岩出路赊,渐看龙口有人家。
行行数里犹回首,秋雪满山荞麦花。

()

山堂良会快新晴,皛瀁湖光接太清。嘉酿旋刍凝沆□,羸骖饱秣卸繁缨。

荷翻翠盖凌波夐,稻熟黄云压陇平。晚上北岩重洗耳,竹根一派石泉倾。

()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

总为乘凉夏日游,无风此地亦云流。山藏宝界森森閟,客到禅堂事事幽。

尝对上方浮泗磬,更饶静藏素瓷瓯。拚留斟酌僧家味,未羡青龙竹叶舟。

()

盈盈泽中兰,相映洲之沚。纫之欲何为,聊以赠吾子。

芳佩纷陆离,明德讵可拟。含章沛时歆,嘉磬肯神喜。

()

竞誇珠贝溢吟编,豹管微窥惜未全。月莹寒光磨晓镜,风铿逸调脆秋弦。

才惟渐少逾堪爱,诗不须多贵可传。囊里新篇还有几,不妨容我嘒蜩蝉。

()
覆雨翻云着一争,分明死地要求生。
如何自有转身路,苦向人间险处行。
()

紫诰丹书出凤池,天恩此日九泉知。生前不用封侯印,身后还看堕泪碑。

南粤祠堂供俎豆,东吴父老想旌旗。至今部曲兰溪上,犹记当年骂贼时。

()
肃肃祀典,邕邕礼秩。
三献已周,九成斯毕。
爰撤其俎,载迁其实。
或升或降,惟诚惟质。
()
迟日惠风柔。
桃李成蹊绿渐稠。
把酒尊前逢盛旦,凝眸。
十里松湖瑞气浮。
()

君上秋风百尺台,白云片片乱鸿哀。江潭此去三千里,那得瑶华远寄来。

()

数墨循行不疗饥,南来逴得者些儿。从前伎俩人知有,管取者些人不知。

()
湖近草侵庭,秋来道兴生。
寒潮添井味,远漏带松声。
放卷听泉坐,寻僧踏雪行。
何年各无事,高论宿青城。
()
细雨初如弄隙尘,须臾化作舞空蚊。
作团面旋还分散,只见轻烟与薄云。
()

颇解窥墙意,探幽得满枝。溪桃同浅抹,野鸟未全披。

红白相兼笑,纵横强自持。醉中花事后,三日听归迟。

()

吴趋西去接金阊,烂熳灯球月让光。
春色不教拘束住,可怜罗绮夜生香。

()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

腊雪冲风得快晴,闲檐日暖引经行。旧山忽趁林疏出,新水还从冻解生。

()

荣枯观物理,万事总如斯。无虑复何遣,惟吟靖节诗。

()

丁督护,听我语。
欲从君,臂不羽。
嫁时所结发,剪之随君去。

()
庭前两株松,风吹一株折。
朝减半庭阴,夜灭半庭月。
()
潘江陆海一笑唾,暂借禅衣隐此身。
坡谷两翁合为一,座间始可着斯人。
()

日斛葡萄剩有馀,一官不换只閒居。窗含烟气虞山近,门掩秋声栗树疏。

鸿雁去来知几度,鸡虫得失竟何如!丈夫高盖非无日,聊遣閒情赋《子虚》。

()
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
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
()

忽跨辽东鹤,谁瞻蓟北鸿。云山藜杖在,天地草堂空。

陇树经时碧,原花著处红。终令石门谷,千古号愚公。

()

风露薄秋光暖。柔翠枝头花软。细蕊娇香凝笑眼。分得金波色浅。

木樨开落闲庭院。香风扇。未许西风卷。向露草还舒展。

()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