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士倬用许广文韵。宋代。李昴英。里闬如君苦绩文,几年良玉困炎昆。鹗书快甚催随计,鹤发忻然慰倚门。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江头目送西行棹,惊起骊龙渴睡昏。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李昴英。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霹雳琴。宋代。李廌。老桐初无异,憔悴辈散木。良材固自信,终岁委空谷。孤根听霜霰,厥命寄樵牧。虽云具宫徵,谁意望琴筑。天公怜冤愤,霹雳驱怪伏。蛟龙出苍干,电火燃裂腹。造物一愍吊,为惠在反覆。神驰变废物,瞻赏改旧目。裂为君子琴,日奏太古曲。因知物兴废,尚尔转祸福。志士抱孤操,来者怳未卜。壮年昧筹算,奚用定荣辱。
守愚。唐代。韩偓。深院寥寥竹荫廊,披衣欹枕过年芳。守愚不觉世途险,无事始知春日长。一亩落花围隙地,半竿浓日界空墙。今来自责趋时懒,翻恨松轩书满床。
次韵周敦颐国博见赠。宋代。赵抃。蜀川一见无多日,潮水重来复后时。古柏根深容不变,老桐音淡世难知。观游邂逅须同乐,离合参差益再思。篱有黄花樽有酒,大家寻赏莫迟疑。
咏史下·唐太宗。宋代。陈普。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
咏史上·田横。宋代。陈普。宗族几为孔子焚,为秦未几又为尘。田横更欲横河岳,不把英雄让与人。
甘竹滩。明代。伍瑞隆。飘风急雨夜深回,滩上云涛涨不开。薄曙片帆低欲度,雪山无数蹴天来。
沈氏书堂。宋代。卫泾。东山风景压东吴,更筑书堂映碧梧。詹尹诗存家有宝,齐斋记外更无图。洗除纨袴为缃帙,扫荡膏粱入泽臞。早晚归舟行霅上,青灯深夜听伊吾。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四。明代。庄昶。阴静圈分动与阳,又将太极问周郎。可知自是公家物,一本西风万朵黄。
秋思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稽山九十翁,病起无气力。拥杖牧鸡豚,乃是老人职。一杯芋糁羹,孙子唤翁食。既饱负朝阳,自愧尔何德。
鹧鸪天(咏二色葡萄)。宋代。张鎡。阴阴一架绀云凉。袅袅千丝翠蔓长。紫玉乳圆秋结穗,水晶珠莹露凝浆。相并熟,试新尝。累累轻翦粉痕香。小槽压就西凉酒,风月无边是醉乡。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唐代。蒋防。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调护心常在,山林意有馀。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独立。金朝。冉琇。独立春将晚,周游道正穷。江山千古后,形影百年中。士论元无的,人生各有终。临危负知已,泪落海云东。
青玉案 雁字。清代。顾贞观。排空几阵留难住。写不尽、潇湘雨。托寄音书浑漫许。裴回欲下,家鸡野鹜,那是临池侣。十三行断惊鸿去。恰上银筝十三柱。弦畔有人挥玉箸。长门月暗,一灯重拨,泪墨模糊处。
观柳道传太宰留题惠山诗卷。明代。周文孚。五云楼阁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开。天上神龙行雨去,日边骢马踏花来。千年兰若春余梦,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尽,月明犹照鹤飞回。
读邵文庄公诸集寄题二泉书院四首 其三。明代。何吾驺。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宋代。苏辙。北峷南屏恰四周,西山微缺放溪流。胡人置酒留连客,颇识峰峦是胜游。
偶书二首。宋代。白玉蟾。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三十六天归路稳,撚花对酒一凝然。
忆匡山旧居五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一回瘴海心难歇,两住匡庐计未成。守院数人常入岭,开春随雁几归程。溶溶石上新潭水,寂寂松间旧磬声。庭下梅花经雪瘦,不堪重忆倚寒情。
清江晚眺。明代。解缙。清江临望处,一一见乡山。玉笥浮云去,金川夕照残。维舟访旧隐,飞鸟倦初还。归到仁山下,渔樵日日閒。
七哀诗为伊氏作。明代。宗臣。惊飙动高林,荆榛迷路岐。中有愁思妇,哀叹一何悲。借问悲何为,乃为良人思。良人一以逝,十载守空帷。十载何足言,千秋常若斯。风波一朝起,骨肉以相疑。生者不可拒,死者不可追。宁使妾身捐,岂使妾行亏。痛哭回白日,惨黯黄云垂。青山一愤绝,重泉以为期。寄谢朱颜者,贪生良足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