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宋代。唐玨。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参考资料:
1、周笃文选注.宋百家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09月第1版:第310页
2、李志宏编著.历代咏荷诗词选评: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11:第330页
3、孙映达主编.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874-876页
南宋亡以后,西湖吟社在绍兴有过五次吟咏活动,浮翠山房便是吟咏活动其中一处地点。词人参加了此次吟咏活动,作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孙映达主编.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874-876页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全篇围绕“白莲”。词人用笔把白莲作为一个淡妆少女描绘,是咏莲词中的一篇佳作。
上片“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赋”,从外部形象上写白莲本色。紧扣“白”字,花中有人,风姿绰约。“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词人对首二句的描绘而进一步加以渲染、烘托。“泠泠”“萧萧”描绘了白莲的“淡妆”的同时也写出白莲的精神状态。向以红色娇媚与洗净铅华腻粉的白莲相比,却要“敛避”,以此说白莲之美,则不言而喻。至此为白莲所绘之彩之形,已形神俱得。“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借典故来追述白莲受宠的史迹。《天宝遗事》载,唐明皇与杨贵妃共赏太液池中白莲,白居易《长恨歌》也有“太液芙蓉未央柳”的诗句。这些可惜已成历史陈迹,贵妃醉中舞《霓裳羽衣》,唐玄宗龙颜大悦。曾经的华美盛景,如今却一转为“空”“倦”。以“不堪重记”收束繁华往昔,点明白莲已凋、盛时已往的今朝。“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反承“不堪”句意而来,又开一个层次转写眼前白莲的遭遇。“翠舆难驻”“玉簪轻坠”是指时序更换,指白莲凋零,狼藉池塘,众芳芜秽。
下片“别有凌空一叶,泣清寒、素波千里”以萧索景象为背景,写白莲凋落之后的景况。首先写“凌空一叶”立于千里清寒素波之上,笔意较为奇特。写莲房垂露,在梦里怀恋着它那过去的纷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凌空一叶”“素波”让读者不禁想起当时漂泊海上的南宋流亡政权。“泪湿”“恨远”形容白莲的凄苦,同时也可看作是暗指南宋彻底灭亡一事。“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转写秋天月夜之下,残荷虽残,而“仙意”尚留。以“羽扇”句写秋,以“琼楼”句写月。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总括白莲凋残,虽然冰魂犹在,无奈香消衣脱,冷露凌逼,语调悲凉至极。
这是一首“长调词”,但构局开合多变,擒纵自如。起笔至“娇红敛避”,词人以散骈结合的笔法,描绘白莲形象;随之三句忽然另辟天地。“冰魂”三句,转笔收揽,而于下片换头再次转笔,作进一步推阐。用笔,曲折往复,卷舒之间,一无沾滞,显示了长调“构局贵变”的特点。从咏物的角度看,词人把“白莲”写得形神俱备,写白莲却无二字,寄慨亡国,却也幽极静极,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咏白莲词。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第2258-2260页
(1247—?)名或作钰。宋会稽山阴人,字玉潜,号菊山。家贫力学,以授徒奉母。宋亡,元江南浮屠总摄杨琏真伽假朝命发赵宋诸陵,珏与林景熙等人潜拾遗骸,置所造石函中,葬于兰亭山。邑人袁俊斋高其节,延至宾馆,且为其聘室置田。...
唐玨。(1247—?)名或作钰。宋会稽山阴人,字玉潜,号菊山。家贫力学,以授徒奉母。宋亡,元江南浮屠总摄杨琏真伽假朝命发赵宋诸陵,珏与林景熙等人潜拾遗骸,置所造石函中,葬于兰亭山。邑人袁俊斋高其节,延至宾馆,且为其聘室置田。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宋代。苏轼。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满庭芳。宋代。陈瓘。淮叶缤纷,江烟浓淡,别尊同倒寒晖。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往事元无是处,无须待、回首知非。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家山,何处近,江楼帘栋,夕卷朝飞。问西江笋蕨,何似鲈肥。且置华胥旧梦,忘言处、千古同时。君知我,平生心事,相契古来稀。
相和歌辞·从军行。唐代。骆宾王。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重庆阃治十咏·集思堂。宋代。李曾伯。先以一诚格,斯能众正招。要来堂下蔑,勿狥帐中超。
偶赋二首 其一。清代。张洵佳。心期何必话牢骚,解组安仁已二毛。尽有桑麻谈故旧,胜他资格殢郎曹。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怪道泉明赋归去,东皋载酒乐陶陶。
韦寿博书斋(一作温庭筠诗)。唐代。薛逢。玄晏先生已白头,不随鹓鹭狎群鸥。元卿谢免开三径,平仲朝归卧一裘。醉后独知殷甲子,病来犹作晋春秋。尘缨未濯今如此,野水无情处处流。
丈人观谒先帝御容。宋代。徐氏。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哭复荆山。宋代。释文珦。分讲南山日,人推学问精。弥纶八教网,坚实五言城。愿力生前重,声华灭后清。家山孤塔在,过者敬如生。
答禄将军射虎行。元代。迺贤。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久知天命属真主,奋身来建非常功。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十年转战淮蔡平,帐下论功封太守。信阳郭外山嵯峨,长林大谷青松多。白额於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将军闻之毛发竖,拔剑誓天期杀虎。弯弓走马出东门,倾城来看夸豪武。猛虎磨牙当路嗥,目光睒睒斑尾摇。据鞍一叱双眦袭,鸟飞木落风萧萧。金弰雕弓铁丝箭,满月弦开正当面。雕翎射没锦毛摧,厓石崩腾腥血溅。万人欢笑声震天,剖开一箭当心穿。父老持杯马前拜,祝公眉寿三千年。将军立功期不朽,奇事相传在人口。可怜李广不封侯,却喜将军今有后。承平公子秘书郎,文场百步曾穿杨。咫尺风云看豹变,鸣珂曳履登朝堂。
题李空同集后。清代。汪缙。爱国忠君千首诗,知君真把少陵师。渡河擘海寻常事,妒杀江南钱受之。
采桑子(席上送少游之金陵)。宋代。李之仪。相逢未几还相别,此恨难同。细雨蒙蒙。一片离愁醉眼中。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托双凫作信鸿。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八。元代。耶律楚材。寓迹尘埃且乐生,垂天六翮敛鹏程。无缘未得风云会,有幸能瞻日月明。出处随时全道用,穷通逐势叹人情。凭谁为发丰城剑,一扫妖氛四海平。
寄张真父舍人 其一。宋代。张孝祥。玉佩琼琚出近班,仙槎从此到人间。聊须海内无双士,往镇坤维百二关。御府应留霜简看,乡人休羡锦衣还。呜呼国步艰危日,补衮悬知欠仲山。
送客往荆州。唐代。杨凭。巴丘过日又登城,云水湘东一日平。若爱春秋繁露学,正逢元凯镇南荆。
经河上公庙。唐代。李隆基。昔闻有耆叟,河上独遗荣。迹与尘嚣隔,心将道德并。讵以天地累,宁为宠辱惊。矫然翔寥廓,如何屈坚贞。玄玄妙门启,肃肃祠宇清。冥漠无先后,那能纪姓名。
送葛谦问。宋代。蔡戡。风流人物曹刘上,俊逸诗章鲍谢间。好似骑鲸天上去,不应著脚向尘寰。
观法驾自凤翔回。唐代。钱起。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周惭散马出,禹让浚川回。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六首)。明代。刘基。浙江流水绕东吴,佳丽犹传故国都。红锦漫山春雨后,黄云压树晓霜余。娇莺逐暖归牙帐,征雁冲寒送羽书。惆怅南园钓舟子,蒺藜满地不胜锄。¤
冯子都诗。宋代。梅尧臣。黄金画车屋,韦絮缘车轮。牵以五采丝,藉以刺绣茵。出入长信宫,昼夜将谁亲。所亲美且少,玉颊丹砂唇。殷罗缝轻襦,明珠攒缁巾。半醉卧车中,侍婢蹑行尘。忆昔广明亭,将军爱怜频。便房不使殉,易宠在兹辰。嗣侯喜驱逐,平乐多从宾。青丝穿五铢,累室贮百珍。欢与子都异,矫与子都均。用财粪土掷,吐气日月踆。天地可齐久,祸患岂有因。秋风茂陵下,苍藓上骐驎。
和内幕季美。宋代。程公许。五丁鉴剑古今传,屹立崇墉蔽两川。满目风寒无处避,祗今由径竞摩肩。
生朝。宋代。杨公远。初度今朝四二年,头颅堪笑尚依然。故庐仅有三间月,负郭曾无二顷田。雅淡生涯图画里,清新吟思竹梅边。焚香只祝吾亲健,此外穷通付老天。
题王叔明小画。宋代。郑元祐。幼舆丘壑未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儗向画图深处住,一檐灶日听松声。
偈颂六十七首。宋代。释原妙。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偶感。清代。缪公恩。子晋吹箫便得仙,玉炉金鼎总虚传。迩来自悟长生诀,祇取莺花乐眼前。
照上人去硖内游吴下十年而归眉宇炯然无复泸。宋代。晁公溯。几年持钵下瞿塘,踏遍东南古道场。乡里再来人不识,碧瞳白颊带湖光。
喷玉泉祷雨。清代。成鹫。闻说喷泉如喷玉,今来探水似探珠。殷勤报语山灵道,愿挽天河决作渠。
中秋夕诸先辈邀饮使院有作 其二。明代。王世贞。碣石谈天未拟阑,秋空忽送桂轮看。何人不问黄金粟,上客无呼白玉盘。罢舞徘徊鸾扇晓,归来缥缈凤笙寒。还馀寡和江南调,长铗冯卿好借弹。
陪新进士公宴用太守韵。宋代。刘克庄。去年黄敕许怀归,拭目乡邦一段奇。老马不堪空冀野,大鹏自合化天池。琼林花发浑如昨,玉塞锋销未有期。汲汲九重方旰食,吾侪何以补明时。
春晚村居。宋代。陆游。一事元无可得忙?悠然半醉倚胡床。牡丹枝上青春老,燕子声中白日长。身世已如风六鷁,文章仍似闰黄杨。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辄香。
观励宗伯竞渡图即事述怀因题其后。清代。祁寯藻。榑桑日出天下晓,万顷一碧沧溟小。九龙飞舞出瑶池,五色离披逐仙鸟。阳开阴合争后先,独有黄龙更夭矫。腾拿宛宛从东来,衔尾群龙不敢掉。忆昔澄虚水阁凉,仙蓂一叶开端阳。至尊亲御芙蓉榭,侍从齐排鹓鹭行。须臾彩凤传丹字,岂止骊珠三十四。云霞骀荡曳波涛,弦管鸥鸦破空翠。羽扇香罗拜赐回,钧天广乐梦中催。诘朝独鼓湘江楫,同伴争夸碧玉杯。圣人作事无过举,上奉慈欢下胞与。禾黍惟思协雨旸,岁时何必沿荆楚。楚此二三年厌使轩,归来道路喜传言。已见锦标辞凤掖,更闻绛树出梨园。白头宫保得案吏,能说三朝泰平事。赫赫穿池教战功,明明却马焚裘意。当日如山众画工,郎唐争貌玉花骢。不许金明绘池水,但令殿壁图豳风。此图却出词臣手,点染新蒲兼细柳。江山人物清且妍,想见鼚轩豹尾后。吾皇俭德继先皇,嘉颂无烦第马扬。南海鲸鲵扫三窟,东吴粳稻集千航。
野鹰来。宋代。苏辙。野鹰来,雄雉走。苍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雉肥兔饱走不去,野鹰飞下风萧然。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高台不可见,况复呼鹰子。长歌野鹰来,当年落谁耳。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强。北兵果南下,扰扰如驱羊。鹰来野雉何暇走,束缚笼中安得翔。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宋代。李弥逊。晓衢初日动游人,叠嶂回溪绿黛新,自偃松篁如唤客,后开桃李尚留春。笑谈怀远西山上,觞咏追时白水滨。五马行春从此始,更驱风伯净车尘。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三桑原。宋代。梅尧臣。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雉雊麦秀时,蚕眠叶休摘。空条漏日多,余椹更谁惜。会待黄落来,酒垆烧斗石。
寄宿维扬驿,寄怀王仪伯。元代。范梈。水墅见明月,适随归桌圆。故人在郡国,今夜隔风烟。何日征河内?常时诵颍川。经过因念此,书信赖流传。
送友人罢举归东海。唐代。许浑。沧波天堑外,何岛是新罗。舶主辞番远,棋僧入汉多。海风吹白鹤,沙日晒红螺。此去知投笔,须求利剑磨。
次桂家林夜宿江岸傅氏。明代。吴与弼。已喜琴书达桂林,却愁风雨打寒衾。漫移栖息投安处,又称青灯夜读心。
冬日郊居怀金沙崦西虞丈。明代。丰越人。数里寒林静,郊居爱日暄。枯枝鸣旷泽,饥鹘下晴原。洲暖冰生草,风疏叶满园。因思高尚者,曾过崦西村。
出朝赋归来好 其二。宋代。徐经孙。归来好,两岁引年章屡草。圣恩宽辱不容闲,今得生还真大造。
悼刘谦之知录。宋代。陈傅良。海内多吾友,飘零今几人。相忘尤堕泪,欲诔辄伤神。才力矜余地,心期耻后尘。溘然无一语,愁杀白头亲。
复用前韵。宋代。李弥逊。急雨残红绝可怜,花如鸡肋雨如拳。千金傥赎花枝怨,不为囊空惜一钱。
次韵答戴帅初送麴二绝。宋代。舒岳祥。子云嗜饮苦不给,时有问字人能来。使我得裂醉乡土,为尔特筑黄金台。
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宋代。苏轼。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法供坐令微物重,(轼旧有怪石供。)色难归致孝心纯。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滨。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麾扇自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