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洞庭雁,稍复过衡阳。宇宙同为客,春秋各异方。
边尘犹处处,杀气苦苍苍。恐有伤弓翮,哀鸣少稻粱。
新雁。宋代。刘攽。南飞洞庭雁,稍复过衡阳。宇宙同为客,春秋各异方。边尘犹处处,杀气苦苍苍。恐有伤弓翮,哀鸣少稻粱。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秋暑二首。宋代。杨万里。追凉能到竹溪无,隔水斜阳未肯脯。剩暑不蒙蕉扇扇,细云聊债月梳梳。
论语绝句一百首。宋代。张九成。孔子於仁论不违,回心三月亦如之。不违乃是回心事,心事如何子得知。
次韵吴子善讲学来云僧舍。元代。周权。笔耕还有砚为田,分得云僧半榻眠。徇道不妨贫是病,忘言自爱默成禅。文章信手窥天巧,涂抹何心取世妍。坐听松风弦大雅,逍遥应复梦钧天。
鸟暗吟林,蛩迟隐壁,更兼疏雨。凉秋静籁,独自闲听何趣。
想天涯、小楼夜深,低鬟倚烛孤吟苦。是新寒时候,怜君未惯,异乡羁旅。
琐窗寒 九月廿二夜雨,强眠未着,赋寄内子海上,并约吴越之游。清代。何振岱。鸟暗吟林,蛩迟隐壁,更兼疏雨。凉秋静籁,独自闲听何趣。想天涯、小楼夜深,低鬟倚烛孤吟苦。是新寒时候,怜君未惯,异乡羁旅。凝伫。曾游处。有越水吴江,鱼波鸥溆。诗囊酒榼,早晚扁舟偕汝。好自谋、眠食平安,胜前■爱痴儿女。约归期、纵后黄花,犹及看红树。
和夫子游委羽山诗 其二。清代。卢德仪。神仙曾此荡精灵,山水为缘感夙因。鹤自翩翩梅自瘦,教侬无福作閒人。
钱受之学士新纳河东君作志喜诗四律索和本韵。明代。沈德符。何来鸟爪蔡经家,狡狯人间岁未赊。唾受绀来频展袖,泪凝红处恰登车。回文诗就重题锦,无缝衣成自剪霞。赠内偶拈相谑句,始怜芍药异凡花。¤
赠别刘元瑞因怀都下诸君子六首 其三。明代。顾璘。楛矢恋急弦,大义难久安。飘飘游宧子,岐路多离叹。双鹄游河沚,飞鸣乐且闲。风波一乖别,怅望伤心颜。颜伤有时怿,心伤何亡宽。迢迢滞西北,默默限东南。无舟济江海,会面诚独难。
石泉开田。明代。吴与弼。风雨潇潇小满天,四山蓑笠事新田。个中会得艰难意,细和豳风七月篇。
次韵史康时见赠。宋代。周孚。两屦下峨岷,旧闻渠可人。相逢老史族,仍是少公亲。浊酒能浇月,新诗不负春。旁观还伎痒,吾亦捧心颦。
将游燕感赋 其二。明代。区大相。壮士听鸡欲据鞍,出门休讶客衣单。十年马首人非昔,九折羊肠路不难。草色莫牵公子思,花枝偏恋上林看。五陵冠盖追游地,目送云鸿接羽翰。
题卷舒堂竹。宋代。王遂。月淡星疏子夜清,独骑黄鹤下吹笙。当时只许风听得,学与行云佩玉声。
题画杂诗六首 其六。元代。马臻。采菱渡头秋日晚,孤楼隔岸知谁家?参差远树杂云气,灭没渔舟侵浪花。
段宥厅孤桐。唐代。王昌龄。凤皇所宿处,月映孤桐寒。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再用韵三首 其二。明代。郑真。作客从今儗十年,瀛洲东望自悠然。金堂玉室真仙窟,赤水丹山有洞天。云谷曾游灵运屐,雪溪还访子猷船。多情为想归田乐,又见君来自日边。
英德邵守之纲记予衰颜戏题数语。宋代。周必大。使君燕颔虎头,法当当城封侯。宜伯蜀而之广,绘象祠于两州。铃阁虽非麟阁,胡为画此猕猴。亦如杭人效穆仲献笑于坡代俳优耶。
秋怀十首 其七。宋代。张耒。悠悠春与秋,泯泯朝复夜。济时无远图,谋食阻高谢。茫茫两不可,默默私自咤。疏弦无悦音,失路有迷驾。孟轲竟迂阔,樊子欲耕稼。古人不吾待,孑孑欲谁舍。诗书颇完缉,官事幸休暇。聊从心所乐,此外曷足藉。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元代。张翥。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挽吴准斋二首。宋代。李曾伯。持此四海准,得之前圣心。箪瓢富台阁,朝市等山林。说破先天易,流传正始音。太原千载后,思者甚于今。
十刹海访无相上人适游方归以所画名胜巨册索题分拈得庐山杨子江黄河东海黄山云海严濑六幅 其六。明代。纪坤。师画严子滩,不著严子庙。神在山水间,土偶但其貌。
登安仁云锦驿后挹仙亭三首。宋代。赵蕃。未解桃源果有无,树林楼阁世行图。此亭纵说空无物,犹有仙山来坐隅。
和詹守二首。宋代。吴芾。特迂千骑访柴门,多谢清朝皂盖臣。肯为衰翁留竟日,顿令寒谷暖生春。论心便觉尘襟豁,刮目仍观妙句新。转盼又还成远别,相思后夜定伤神。
花下作字付叶柘山使者。宋代。王镃。 花藓层层润石床,绿阴多处自生凉。闲将笔染茶醾露,写得春辞满纸香。
洛阳道二首 其一。南北朝。徐陵。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夏日喜雨写怀 其三。明代。金幼孜。玉堂清切地,潇洒出氛埃。雨点疏疏过,天香冉冉来。隔花莺历乱,近水燕飞回。朝退有馀暇,新诗取次裁。
洛阳女儿行 ( 册4 卷125 页1258a)。唐代。王维。〔时年十六。一作十八〕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鱼会]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福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白浣纱。
清平乐。宋代。赵汝迕。初莺细雨。杨柳低愁缕。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小屏依旧围香。恨抛薄醉残妆。判却寸心双泪,为他花月凄凉。
看嵩洛有叹。唐代。白居易。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王幼度明府下车龙门以便面诗见寄用来韵却答。明代。张萱。有客云霄上,寻盟丘壑中。因知王不好,始信瑟能工。梦寐山川间,朋游江海空。君曾答客难,我已赋幽通。韫匮皆三刖,泥涂嗟五穷。指归思李撰,丰韵忆王濛。莫惜鸾栖棘,空怜马逐篷。龙门登有日,九顿大王风。
苏墨亭。明代。何乔新。彭城太守眉山翁,雄词劲节人中龙。叩阍连疏诋新法,一麾来此绥疲癃。云龙山人亦超绝,每御仙禽溯天末。诗僧况复有参寥,耻与贯休较工拙。长空月白玉宇秋,扁舟载月谼边游。尘襟荡涤殆欲尽,便疑身世在瀛洲。琼楼贝阙凉如洗,月华倒蘸金尊里。酒酣俯视尘中人,瓮盎醯鸡飞复止。醉磨山骨题姓名,金戈宝剑何棱棱。不知埋殁几百载,夜深尚有虹光腾。多才水部偏好古,得此方珉谼上土。剜苔涤垢识坡书,宝爱不啻岐阳鼓。芳亭彩槛深且崇,壮夫舁来置其中。细观顿觉心神肃,姿媚岂与黄庭同。吴兴墨妙委芳草,学士新题名更好。千年化鹤倘来归,再与摛词美莘老。
上塘值清明八首。宋代。曹勋。客路逢寒食,划船闹水干。娇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白水连天去,繁桃触目看。朝来有家信,稚子报平安。
桂枝香·芗泽山馆双桂。宋代。王用宾。空山落木。正野旷烟低,天地清肃。犹见西风摆弄,锦团花簇。亭亭玉立斜阳外,向松窗、数枝横矗。拂坛琼树,当门异草,暗香饶足。叹百卉、残膏剩馥。仅傲菊寒梅,配为之续。人物还同此理,漫随流俗。春风得意偶然事,要凌霜、犯露长绿。倦吟成梦,醒来能唱,桂华明曲。
出门与邻人笑谈久之戏作。宋代。陆游。菽水欣欣每尽欢,仁贤不必袭衣冠。出门邂逅移时语,未害龟堂取友端。
金山寺。宋代。王令。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当时户外风波恶,只得高僧静处看。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宋代。文天祥。正将徐榛,温州人。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归行府。后生精练,以笔札典机密,小心可信。予被执,榛得脱,自惠州来五羊,愿从北行。扶持患难,备殚忠款。道病,至丰城死焉。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四天庆观。宋代。苏辙。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孤坟吊遗直,狂闇闵元规。
过曲靖有怀介庵沐锦衣。明代。王缜。离歌一曲思悠悠,望尽平芜更上楼。伐木啼莺何处听,暮云春树若为愁。心如铁石江山远,义似陈雷气味投。此后各须加努力,重逢端不负同游。
感时述事(十首)。明代。刘基。先王制民产,曷分兵与农。三时事耕稼,阅武在严冬。乱略齐愤疾,战伐厥有庸。那令异编籍,自使殊心胸。坐食不知恩,怙势含威凶。将官用世袭,生长值时雍。岂惟昧韬略,且不习击童刂。悍卒等骄子,有令亦无从。跳踉恣蒙横,鼓气陵愚蠢。所以丧纪律,安能当贼锋。崩腾去部曲,蚁合寻归踪。时方务姑息,枉法称宽容。宁知养豺虎,反噬中自钟。国家立制度,恃此为垣墉。积弊有根源,终成肠肺痈。何由复古道,一视均尧封。¤
哭万茂先。明代。黎遂球。梦入扬州万古春,胸无宿物只精神。丈夫不死女儿手,骨肉何如朋友亲。遗草茂陵书待献,游囊昌谷字全珍。江南江北才相送,况是长辞愁杀人。
游寡阜庙二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逾旬积雨喜新晴,民物熙然百谷成。风叶萧骚林野薄,霜天寥廓日华清。千山甫隔乌延塞,两水傍临不窟城。但得年丰人足食,犬羊馀种岂须平。
浣溪沙·入夏偏宜澹薄妆。五代。李珣。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判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