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此诗。唐代。韩愈。我衣之华兮,我佩之光。陆君之去兮,谁与翱翔。敛此大惠兮,施于一州。今其去矣,胡不为留。我作此诗,歌于远道。无疾其驱,天子有诏。
《送陆歙州傪》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衣之华兮,我佩之光。
陆君之去兮,谁与翱翔。
敛此大惠兮,施于一州。
今其去矣,胡不为留。
我作此诗,歌于远道。
无疾其驱,天子有诏。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陆歙州傪的送别之情。诗人穿着华丽的衣裳,佩戴着闪耀的玉佩。陆君即将离去,诗人感慨万分,不知有谁能与他一同翱翔。诗人称赞陆君的伟大贡献,将他的恩惠施予一州之民。然而现在他要离开了,诗人不禁为何不留下而感到惋惜。诗人在远道上创作了这首诗,歌颂着陆君的风采。他并不急迫地赶路,因为天子已经下旨让他前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陆歙州傪的钦佩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华丽的描写手法,展示了诗人自身的高尚品质和对陆君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对陆君的深深留恋,并希望他能够留下来。诗人的语言流畅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篇幅,表达了深情厚意。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并不急于赶路,因为天子已经有诏命他前去,这也显示了诗人对天子的尊敬和顺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韩愈的才华和对陆歙州傪的深情厚意,同时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留恋之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