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树头多好枝

出自唐代王建的《乌夜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ūn jiā shù tóu duō hǎo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
当户家人:1.家庭成员2.旧称仆人。3.指平民。4.指妇女。
洞户上天:1.天空,天上。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3.前一天或前几天。
回回:〈名〉指回族人民。
栖处未明重绕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欲下飘雨树头多好

诗词:《乌夜啼》
译文:乌鸟夜晚啼鸣,为什么不飞去别处栖息?夜夜半穿堂而过啼鸣。家人把蜡烛放在门户外,打扰了乌鸟,它惊慌失群地飞落在树上。它一直飞,直到试图飞上天空。一次又一次地返回旧栖息地,还未到黎明时又绕到主人的屋顶上,欲降又不敢降,空中黑暗中相互触碰。无论风吹雨打多么湿润,你家树头的枝条依然茂盛。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乌鸟在夜晚的徘徊和啼鸣,以及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乌鸟夜半在主人的房屋上啼叫,被家人的所为所惊扰,却又不愿离开旧的栖息地。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的唤起。

赏析:《乌夜啼》是王建这位唐代诗人的作品之一,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刻画了一只乌鸟夜晚的的徘徊和啼鸣情景。通过描写乌鸟在夜晚的行为和与居住者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描绘的乌鸟愿意在主人的房屋附近栖息,没有离开旧的栖息地,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稳定和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对细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夜晚的安静而凄凉的画面,引发了对生命与环境的思考。《乌夜啼》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的传达,展示了王建作为唐代文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王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