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高几许。唐代。崔峒。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
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
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
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译文:
我在禅智寺上方的演大师院里过夜,
高耸的石林,有多高呢?金刹在中峰。
白天看不到山的形态,仿佛天空只有禅室的钟声。
清晨的霜后,又传来了夜晚的钟声。
竹窗反射翠绿色的墙壁,苔石小径通往寒松之中。
幸运地听到了无生的法意,但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禅室里度过的一夜。整个禅室被高耸的石林环绕,中峰上有一座金刹。作者感受到禅室的宁静,仿佛白天时空山不复存在,只有禅室的钟声回荡在天空中。清晨的霜后,夜晚的钟声再次响起,如同暗示人们禅室的宁静。窗外的竹子倒映在翠绿色的墙壁上,苔石小径通向寒松之中。作者幸运地接受到了无生的法意,但内心仍有些犹豫。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在禅室中的一夜体验。通过描绘禅室周围的景物,如石林、中峰、竹窗等,展现了禅室的宁静和纯净。作者通过禅室的环境,抒发出对无生法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犹豫和怯懦,展示了人在修行中面临的心理挣扎。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与读者分享了作者在禅室中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了禅室的宁静与祥和。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崔峒。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