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赐午门观灯(四首)

元夕赐午门观灯(四首)朗读

《元夕赐午门观灯(四首)》是明代金幼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鳌山高耸架层空,
万烛烧春瑞气融。
星动银河浮菡萏,
天垂琼岛绽芙蓉。
行行彩队穿华月,
曲曲鸾笙度好风。
自是太平多乐事,
君王要与万方同。

中文译文:
鳌山高高耸立在云空之上,
无数蜡烛燃烧着春天的吉祥气息。
星星动荡,银河中漂浮着莲花,
天空垂下琼岛,芙蓉盛开。
彩色队伍行进,穿越华丽的月色,
曲调婉转,鸾笙声声,伴随美好的风。
这是太平盛世,多种乐事充盈其中,
君王要与天下百姓共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节夜晚景象,以及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示了盛大的元宵节灯会场景。

首先,诗人描述了鳌山高高耸立在空中,象征着元宵节灯会的场景高耸壮丽。接着,无数蜡烛的燃烧使得整个场景弥漫着春天的吉祥气息。

诗人接着描绘了银河中的星星闪烁不定,菡萏花漂浮其中,天空中还有琼岛出现,芙蓉盛开。这些意象表达了灯会场景的美妙,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美好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彩色队伍穿行于华丽的月光之中,曲调婉转,鸾笙声声,伴随着美好的风。这些描写增添了音乐和舞蹈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热闹而欢快。

最后两句表达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君王与天下百姓共享欢乐。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以及君臣民众共同分享幸福的愿景。

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辞藻,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灯会的盛况,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美好祝愿。它既展示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又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金幼孜朗读
()

猜你喜欢

龙褒有何罪,天恩放岭南。敕知无罪过,追来与将军。

()
生平与人交,未始有甘坏。
已亦无负人,人亦无我害。
()

灵之至兮,逸驾腾骧。嘘云吸气,承祀日光。展诗鸣律,肃庄琳琅。

何以膺神,贶惠无疆。

()
晚莺桥噎。
庭户溶溶月。
一树湘桃飞茜雪。
红豆相思渐结。
()
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
今日孤鸾还独语,痛哉仙子不弹琴。
()

霜空冥冥江水暮,江上梅花千万树。无端折得一枝归,一双蝴蝶相随飞。

()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
()

离群易兴怀,会面即忻对。兹岂非人情,况复是吾辈。

稍稍不晤语,毣毣已心愦。世态炎复凉,画事素先缋。

()

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
子陵滩下立多时,鸥鹭悠悠自识机。
春事都来无半月,一声鶗鴃劝人归。
()
玉踠神跑井,崇祠汉伏波。
海涛如许近,地脉不同科。
德泽甘泉美,人资惠利多。
灵踪传万古,苍石有谁磨。
()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

须弥椎打虚空鼓,撼得毗卢海月昏。
四海无波安乐住,陈家松下小柴门。

()
古县公庭二百春,聊因风雨一番新。
恨无尺寸堪酬主,敢有丝毫更扰民。
方叹闾阎惊脱水,却惭梁栋欲超尘。
年丰俗美多馀暇,雁鹜行中看雀驯。
()

此邦自是高阳里,陈太丘家好孙子。十年闭户养隽声,我先子后一时起。

前时送兄今送弟,綵衣拜亲亲为喜。人言昆令而季强,羡君清标如玉峙。

()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
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
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
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
()

送君直上金銮殿。情知不久须相见。一日甚三秋。愁来不自由。九重天一笑。定是留中了。白发少经过。此时愁奈何。

()
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媿亦无惊。
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
()

几家篱落掩柴关,尽在浮岚涌翠间。稻垄明边通白水,竹梢缺处补青山。

()

鸾生十子九子瑖。一子不瑖关中乱。

()
聊开郁金屋。
暂对芙蓉池。
水光连岸动。
花风合树吹。
()
染蘖作侬衾,持冰置侬枕。
城乌夜夜啼,苦寒不成寝。
()

天上佳期夜未阑,故园秋到井梧寒。红楼思妇天涯客,一样银河两地看。

()

鱼钥重关镇蓟堧,河山横在赤阑前。愁中白雁经千里,客邸丹枫有六年。

玄朔烽尘秋入塞,紫垣宫阙上侵天。凌云更接词人赋,不数兰台白雪篇。

()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
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
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

大国修聘礼。
亲邻自此敦。
张旜事原隰。

()

千首诗酬酒一瓶,海波不动远峰青。三台座待归帆速,夜夜开帘望使星。

()

一屋带云局,萧然万虑清。山泉入厨灶,石乳煮藜羹。

月静猿规帐,林疏鹤伴行。却嫌居未僻,樵子尚知名。

()
萧散得终日,驱驰难久居。
灭瘢苏病竹,抛食引潜鱼。
问话僧寻蜀,多茶椀似卢。
主人佛事外,游戏亦多余。
()

去时薰入五弦琴,汶上繁阴暑气清。寂寞荒村惊叶落,又驱双毂过龟阴。

()

头上酒巾为长物,据梧微咏意无涯。
人生行乐知能几,但见春风满路花。

()
蔡外有馀地,登临作此亭。
心如乔木古,眼共远山清。
社酒谁同醉,村歌自可听。
有时来夜坐,收拾读书萤。
()

云山寂寂水回回,幽境非缘世俗开。桃李无言且如此,自然人逐暗香来。

()

招鹤山空衿佩散,至今复以格名轩。
礼诗学已先传子,性理书犹密付孙。
程氏必须通一件,申公云不在多言。

()

万缕依依带嫩黄,斜穿红杏弄疏狂。昼长舞得东风困,半倚鞦韆半拂墙。

()
驱车晓行迈,行行出郊郭。
断冈屹崇墉,虚籁殷灵壑。
雨深瑶草长,风定松花落。
西山有爽气,逍遥倚晴阁。
()

静掩高斋日已横,西风何地不孤征。天寒岁晏无车马,亲老家贫赖友生。

双鬓清秋容独卧,五陵长铗向谁鸣。年年刀尺空相忆,肠断人间砧杵声。

()

月影下苍苔,闭门无剥啄。白云一缕高,幽人卧初觉。

()
雕檐日华动,滉瀁照漪涟。
四月芰苛满,不似在穷边。
()
二不堪,草野乐垂钓。
泼泼锦鳞游,籊籊翠竿掉。
()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
寂寞任夫子,穷山秋气寒。
尘埃双鬓白,金石寸心丹。
不悔穷经老,所嗟行道难。
太阿终亦断,宁久匣中蟠。
()

太液池边月欲坠,海棠花下杨妃醉。月照金闺春夜长,花近玉阑娇欲睡。

东风淡荡沈香亭,花间恐有流莺鸣。玉笛声随落花去,月明不见牵牛星。

()

狮子峰头插将旗,凤凰山下草离离。三宫去后宫门闭,恰似钱王献土时。

()

相期把酒对秋晖,忽报中丞旅榇归。遂逐城东朝骑发,遥怜江口夕鸿飞。

陶潜宅隐波吞石,谢傅山寒雨打扉。人事虽殊风物在,笑谈岂可眼中稀?

()
入门苍翠合,地暖不知冬。
羊化屋头石,鹤归山下松。
溪清云影动,碑老藓痕封。
帝者师何在,清游未许从。
()

萧瑟君怜楚调同,篇诗遥寄海楼东。五湖心共飘蓬远,十载名因说剑雄。

倚仗柴门看暮雨,挥毫江馆送秋鸿。西阊北固风烟接,从此相寻钓艇中。

()

江上看云踏雪归,满墙竹色净柴扉。十年京国春风梦,犹忆承恩出紫薇。

()
巢由老箕山,遁世聊可耳。
临流愧尧舜,又甚陈仲子。
()

阁中人独坐,阁外已梅开。春信何须问,清香自报来。

()

别来久不见山阴,想象高秋玉雪襟。大手文章劳撰述,百年复见圣贤心。

()
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笙歌事胜游。
自是离人睡长早,千家帘卷月当楼。
()

五十头颅,早已觉、飞腾景暮。愁眼看、蜂黄蝶粉,草烟花露。莫做阳台云雨梦,休怀渭北春天树。怅城_、多少踏青人,红尘路。
怀古恨,凭书诉。倾国貌,障羞妒。记山阴陈迹,群贤星聚。对景裁诗真漫与,看花不饮成虚负。问落红、千点总随流,归何处。

()

别后逢人每寄声,自怜多病托群英。经纶有策怀先达,科第无才愧后生。

淡月疏钟京阙梦,白鸥烟水故园情。雍容礼乐三千辈,日近清光仰太平。

()
瑶瑟声沉闭绿窗,月明空吠隔花厖。
彩幡零落宜春字,绡帐低回照夜缸。
好梦每嫌莺唤醒,伤心况对燕飞双。
奢云艳雨情多少,远逐杨花渡楚江。
()

乱山为县锁长江,江口湖开万顷苍。
湖上孤峰镜中黛,楚风吹雨一船凉。

()

频年寄书意,及此返柴关。泉响竹间石,霞明林外山。

无人共长往,有客暂投闲。何事金门老,风尘却忘还。

()
翠帐红妆送客亭,佳人眉黛远山青。
试从天上看河汉,今夜应无织女星。
()

弃置何足忧,贫贱元非病。

山边水边行,颇适幽人情。

()

十年接淅家屡空,门无八关延五穷。谁言浩浩有馀乐,世故撩人工作恶。

君不见韩非白首终无成,至今说难书汗青。要之赋命默有制,巧拙安知司马卿。

()

飞锡下崆gk,清高世少双。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

岁晚归耕学老农,无拘无束甚从容。诗朋酒侣时时会,牧竖渔郎处处逢。

风月每酣清昼梦,尘埃不涴绿苔封。有时醉顾山妻笑,我欲唱歌卿和侬。

()

红轮荏苒向西颓,笋乘鸱蹲手拄腮。
摇兀形神生睡思,按行水石得诗媒。
山光走向檐前拱,溪响飞从闼畔来。

()
一个是一个,两个是两个。
东土小释迦,西天胡达磨。
卞璧骊珠成滞货。
()

范周来谒石存中,未必存中似石崇。可惜南山焦尾虎,低头拜狗作乌龙。

()
墙北史居士,挂冠心转闲。
顶开人共怪,神去夜深还。
白雪微侵鬓,丹砂久驻颜。
从君欲问道,何日径开关。
()

夕阳箫鼓起中流,十里芙蓉两岸秋。荇带乱萦青雀舫,菱歌低度白鸥洲。

吴山积翠斜侵郭,越女凝妆尽倚楼。三竺钟声听渐远,半江微月送归舟。

()
常读贾谊书,爱其极理乱。
言入笔未乾,绛灌舌如鑽。
文帝不肯为,万世为扼腕。
汉道竟龌龊,席莫一日暖。
()
细月衔山似钩,先陈踪迹问瀛洲。
从来万劫垂名在,王母行天得自由。
()

新栽柳竹共森森,环堵萧然独静深。久闭柴扉辞屐齿,初扶藜杖入花阴。

开颜久对云天色,敛意微思日月心。鼎鼎百年方半得,悠悠千载莫相侵。

()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

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
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
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

()
溅溅不住溪流素。
忆曾记、碧桃红露。
别来寂寞朝朝暮。
恨遮乱、当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