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体从来不可名

出自宋代张九成的《论语绝句一百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tǐ cóng lái bù kě m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仁体从来不可名,方圆随处便成形。
要之自在初非力,以力为之恐失经。
()
仁体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方圆:(名)周围:~十里的人都认识他。
成形:成形chéngxíng∶形成正在成形的思想之新奇简直使他大吃一惊排列成一定形式或形状使玻璃成形医学上指具有正常的形状大便成形医学上指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成形外科骨成形术
初非恐失经

《论语绝句一百首》是宋代张九成创作的一百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仁体从来不可名,
方圆随处便成形。
要之自在初非力,
以力为之恐失经。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仁"的本质和表达方式。诗中表达了"仁"无法被准确地定义,以及"仁"的表现可以随处可见的思想。诗人认为,要实现"仁"并不需要强大的力量,反而过于强调力量可能会导致"仁"的失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仁"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以下是对诗词的分析和赏析:

首句"仁体从来不可名",表达了"仁"这个概念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内涵深广而复杂,无法被简单地定义和限定。

第二句"方圆随处便成形",通过方圆的比喻,表达了"仁"无处不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体现出"仁"的形态。这里方圆的形象意味着"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范围,而是随时随地展现出来的。

接下来的两句"要之自在初非力,以力为之恐失经",强调了实现"仁"并不需要强大的力量。"要之自在初非力"意味着追求"仁"的过程应该是自然而流畅的,而不是依赖于外在的强力驱动。而"以力为之恐失经"则提醒人们过度强调力量可能会使"仁"失去其本真的特质,因为过于注重力量可能会导致对"仁"的误解和曲解。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入探讨了"仁"的本质和实践方法。它告诉我们,"仁"是一种无法被完全定义和限定的价值观念,它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同时,实现"仁"并不需要依赖于强大的力量,而是应该以自然、从容的方式去追求,以免失去其真正的内涵。这首诗词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仁"的品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