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君更向笔端寻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题寄颜画士姜元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án jūn gèng xiàng bǐ duān xú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丹青以意不以色,人不论形当论心。
我有平生方寸地,烦君更向笔端寻
()
论心平生:(名)①一生;终身:了却~之愿。②平素;从来:他~滴酒不进。
方寸地:一寸见方之地。极言地小。指心。
笔端:(书)(名)笔尖,指由笔端所流露出的诗文绘画的境界或运笔情况:倾注于~|~妙趣横生。

题寄颜画士姜元恺

丹青以意不以色,
人不论形当论心。
我有平生方寸地,
烦君更向笔端寻。

【中文译文】
写给画师姜元恺

以心境而非色彩绘画,
评判人之不在形态,而在内心。
我拥有一片生命的净土,
恳求你用画笔为我寻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袁说友写给画师姜元恺的题诗。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艺术创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丹青(绘画)的独特见解。他强调绘画应该注重表达意境和情感,而不仅仅是追求色彩的表面效果。这种观点意味着绘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美,更在于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发共鸣。诗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深邃而超越了表面的视觉享受。

其次,诗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考:人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基于外在的形态,更应该以内心为准绳来评判。这种观点传递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诗人希望姜元恺能够通过画笔,捕捉人们内心的真实状态,从而揭示人性的本质。

最后,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生命只有狭小的方寸之地,因此请求姜元恺以其绘画的才华帮助他去探寻更广阔的境界。这种谦逊和对艺术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推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通过对丹青和人的描绘,诗人呼吁艺术家去追求内心的真实和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现了对艺术的向往和对艺术家的期望。这首诗通过深刻的诗意和独到的观点,使读者对艺术和人性产生了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