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朗读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工作的理解和对词作的思考,同时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师友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诗工解穷人,词苦乃见意。
味公千岩篇,粗了瑟僩义。
平生师友念,正尔金兰契。
毋使我回还,执炙不知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自身的创作经历为背景,通过表达对诗词创作的理解和对词作的感悟来传达自己的思考。

首先,诗人认为写诗的过程就像是解救贫困人民一样,词作的艰辛才能体现出深刻的意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认同和对自己创作努力的肯定,将诗歌的意义与救济穷人的善举进行了对比。

接着,诗人提到了王德和知县的诗篇,他将其比喻为千岩万壑,意味着其作品的雄浑壮丽。然而,诗人觉得自己的词作显得粗糙而不足以与之相比,这里的"瑟僩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词作的谦卑之情。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一生的师友之情的思念,并称之为"金兰契",意指深厚的情谊。这里的"金兰"指的是金银合璧的兰花,喻指师友之情珍贵无比。

最后两句"毋使我回还,执炙不知味"表达了诗人对师友离去的不舍和对人生的感悟。"毋使我回还"意指不愿离开师友,"执炙不知味"则比喻自己无法品尝到诗人的成就和师友的指导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诗人创作过程的思考,以及对师友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诗词创作的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瑶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阳碧染莎。帘幕晓寒鸠雨细,池塘春静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莲步盈盈隔汉波。为问画楼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

别来岁序几回更,南望乡关眼倍青。洛社衣冠逾昔日,襄阳耆旧半晨星。

蓝溪派远连洙泗,览德名高学考亭。何日承恩归故里,重趋讲席听谈经。

()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
()

虚堂卧听雨如倾,却讶蟾光透牖明。起唤仆人犹未醒,楼头挝鼓报三更。

()

尔根深且固,余根浅且洿。移植艮无期,叹息将何如。

()

同寻六和寺,去旁苍崖行。峥嵘石林气,㶁㶁流水鸣。

见此俗虑减,入门心更清。盘空到窈窕,小憩山前亭。

()

玉作双欢贝编齿,引睇一堂漾秋水。筵前飞去复飞来,花底秦宫那似此。

约略新诗发万声,绿杨枝上啼春莺。墨花绣研临池罢,坐令屏幛烟云横。

()

浊醪梨枣亦易求,鸡鸣檐溜还交流。亲宾纵谈天下乐,藜杖谁肯过苏侯。

()

北风萧萧鸣且歇,短日悠悠生复灭。
朝含沧海满天云,暮断行人千里雪。
初通壑谷气先冷,渐蔽郊原路疑绝。

()

书生每苦饥,得饭已可贺。黄齑三百瓮,自是天所破。

有时尚不继,得米无暇簸。昨者雪塞门,烟绝但僵卧。

()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

千官警跸下斋宫,圣主郊禋秩祀崇。碑丽牺牲严在涤,邸行琮璧待升中。

登坛似见燔柴上,灌玉因知陟降同。闻道礼图黄阁奏,甘泉堪自老杨雄。

()
重阳时节。
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陇树寒轻,海山秋老,清愁如织。
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
()

趋陪禁掖雁行随,迁向江潭鹤发垂。素浪遥疑八溪水,

清枫忽似万年枝。嵩南春遍伤魂梦,壶口云深隔路歧。

()

匆匆杯酒促行辀,挽断征衫不少留。别友情怀虽作恶,还家滋味胜封侯。

鸡催淡月闾山晓,雁贴黄云马邑秋。老矣仲宣归未得,微君底处许依刘。

()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
()

世上无媒似我希,一身惟有影相随。

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

杨花飞尽莺声涩。杜鹃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娇慵懒画眉。
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著意炼龙涎。纤纤手_烟。

()

去年别右溪,今年别吾子。人生百年内,会合难久恃。

白云无停踪,江水流不已。愿言莫遐遗,德音孔伊迩。

()
相过不惮远,相迎慰所思。
须知对床处,绝胜陟冈时。
夜雨论畴昔,秋风惜别离。
明年楚东景,准拟共题诗。
()
南云走冷圭,北籁号空木。
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

结茅天半渺无涯,静夜空山绝物华。梦里风声翻纸帐,雨边萤影落镫花。

青精味易和粗饭,绿柏香难斗苦茶。独喜埋名今渐久,无人问字到山家。

()

起晚寒独力,衣稜刮肉铦。
吟豪须火逼,汲雍被冰粘。
犬卧贫依龟,鸟窥欲下檐。

()

不醉何劳饮,无诗底用吟。
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心。
草路青原泪,烟波白路心。

()
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
万花丛畔。
只恐金杯浅。
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
()

九转丹成白日飞,神仙家法孰能几。玄天幽默无言语,大造胚胎有妙机。

卓立地头人到少,从心年纪古来稀。夜深留月相陪坐,自笑诗翁愿已违。

()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

去都二百四十里,河流中间两城峙。
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楼橹如边城。
城中老人为予语,契丹此地经钞虏。

()

认得根源不用忙,三三合九有纯阳。潜通变化神光见,从此朝天近玉皇。

()

钟山横翠楚江空,寒气随君马首东。吴越英华诗有料,吏民情伪事无穷。

雍容措置摅长策,慷慨施为合至公。三道伫看豺虎静,早回台阁复生风。

()
四海声名何水曹,新诗旧德自相高。
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鬓何须著两毛。
()

士元堂上坐,千载仰清规。
百里宜民政,数篇怀古诗。
江连杜甫墓,水落蔡伦池。

()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
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

饥鼠掀菱壳,新蝉避栗皱。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

()

芭蕉倚孤石,粲然共幽姿。南风一披拂,绿叶相参差。

新苞晓初解,凉阴午正宜。无由写閒思,对此咏君诗。

()

高阁俯人世,越香清古岑。
林表山烟薄,竹多苔色深。
露笋翻晓箨,云房生昼阴。

()
我尚长沙客,君归自五溪。
放舟知有日,枉驾忽冲泥。
少慰三年阔,重嗟千里睽。
交情故如酎,薄饭不嫌齏。
()
驾幸长春二鼓时,提灯驰报疾如飞。
上房供奉忙多少,才拭龙床布地衣。
()

革带绳为续,履舄穿无底。

()

峡口二十里,端州半日程。洪流天漠接,巨浸市楼平。

树杪行舟过,檐头宿鸟惊。命觞仍散帙,且复寄吾情。

()

县以竹名佳致在,令君节与竹俱高。何妨乞取千竿翠,月影翻风似碧涛。

()

缟袂啼香,为谁一滴春心碎。淡黄深翠。不似当时态。东洛缁尘,依旧交情耐。空憔悴。玉人何在。细雨疏烟外。

()
灼灼重明,仰承元首。
既贤且哲,惟孝与友。
惟孝虽遥,灵规不朽。
礼因诚致,备絜玄酒。
()

舍北舍南来往少,自无人觅野夫家。
鸠鸣桑上还催种,人语烟中始焙茶。
池水云笼芳草气,井床露净碧桐花。

()
门客家臣义莫俦,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异,国士终期国士酬。
()
般若贯华严,涅槃通宝积。
迷则龙宫海藏,悟则一字不识。
教演三伯余会,度人无数百亿。
如今满目放光明,十二部经诠不及。
()

黄耳东来一破颜,直从松竹报平安。遥知云顶峰前住,霜鬣风篁六月寒。

()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
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
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史家。
希事此邦应未有,一时千里借光华。
()
汉宫节物重年华,宝胜迎春绰绰斜。
不待东风吹煦力,剪刀催出上林花。
()

风尘常恨别离轻,又向桃林塞上行。古戍隔河微见影,乱山迎客不知名。

帷车闭置如新妇,茅店酣呼杂老兵。明日入关须痛饮,卧看残月堕鸡声。

()

卧病残春亦可嗟,萧然一閤闭如蜗。尺铛自课童煎药,丈室应无女散花。

患难时方知谊友,炎凉医亦厌贫家。兼旬不踏门前径,绿叶青阴渐可嘉。

()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行人倚阑心事,问谁知、只有沙鸥。念聚散,几枫丹霜渚,莼绿春洲。
渐近香菰炊黍,想红丝织字,未远青楼。寂寞渔乡,争如连醉温柔。西窗夜深翦烛,梦频生、不放云收。共怅望,认孤烟、起处是州。

()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
九月南州菊未黄,年年长待饱经霜。
使君著意勤招客,催促离间日夜忙。
()

奈我此身无定居,正如飞絮扑江榆。两毛更甚卢蒲短,好在朱陵见忆无。

()

架竹引泉脉,因松作雨声。乱云随我驻,孤月为谁行。

涧合双流急,岩窥一线明。四山如睡觉,高处一峰晴。

()

望天湖,望天湖,绿杨深处鼓

()
南渡称名相,西来见嫡孙。
蜀珍交友盛,雍国曲刑存。
桂苑连鸣鹿,枫宸拟簉鵷。
平生经济略,雅志在中原。
()

旌幢天外见,缥缈谷中来。
望重草先偃,山灵云自开。
禅衣坐幽石,棕柄拂清埃。

()

日落窗中坐。
红妆好颜色。
舞衣襞未缝。

()

瓶里春光如绣。榆叶梅花秾茂。妙色可人心,更有金丹延寿。

微漏。微漏。特把名儿相凑。

()
客愁枫叶秋江隔。
隔江秋叶枫愁客。
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
故人新恨苦。
()

怜君归橐路迢迢,到得茅斋转寂寥。
应叹药栏经雨灶,土肥抽尽缩砂苗。

()

除却金齑霜后枨,更无一物可诗情。诚斋配以彭生脔,岂不冤哉五鼎烹。

()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

三十年来边宿兵,大农无计饱连营。
元来有个浮盐策,南渡诸贤未讲明。

()

深院无人来,日长疏应接。窗外冷斜阳,萧萧闻落叶。

()

雨余天宇清,心目豁开朗。西山扫浮岚,佳气朝来爽。

螺鬟如乍沐,远望出尘坱。万重浓翠滴,草树喜新长。

()

贫女貌非丑,要须缘嫁迟。还似求名客,无媒不及时。

()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如今刀笔士,不及屠酤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东西南北少知音,

()
神龙泽一世,岂但三尺用。
清潭知几许,吞八九云梦。
()

一轮月照万花娇,歌管声中长夜潮。宝马香车春似海,打球场外看元宵。

()
十七年间一梦迷,重来浑不辨东西。
院中谁识前时管,莫莫堂前老木犀。
()

自是元台嗣,心如白屋英。
老成涵古气,清劲立平生。
孝养官居少,幽恬俗念轻。

()
汉家九陛飞秋霜,公卿会立朝明堂。
王生何人谈老黄,廷辱廷尉理不山。
廷尉跪结袜,有如壮夫出胯下,面无惭色神洋洋。
君不见黄石公进张良,夏侯章诋孟尝,长者之名从此扬。
()

可怜人去更楼空,倘许黔娄怨谢公。大块文章烟景里,众人歌哭水声中。

曾相识燕呢喃语,剩手栽花寂寞红。早悟无生无住理,买舟悔不小湖东。

()

离歌一曲思悠悠,望尽平芜更上楼。伐木啼莺何处听,暮云春树若为愁。

心如铁石江山远,义似陈雷气味投。此后各须加努力,重逢端不负同游。

()
班荆倾盖当时事,回头屡更寒暑。
倦翼才还,苍颜易得,零落江陵千树。
相逢冷署。
且莫讶儒冠,解将人误。
()

锋镝暂云免,潦旱乃相仍。上天亦何意,厌此蚩蚩生。

()

绿长阶蓂九。近黄钟、薰晴爱日,渐添宫绣。乾鹊檐头声声喜,催与东屏祝寿。怪一点、星明南斗。玉燕当年储瑞气,记垂弧、共醉蓬莱酒。无杰语,为觞侑。
英风耿耿拏云手。向青春、蟾宫已步,桂香盈袖。却要诗书成麹蘖,酝酿锦心绣口。待匣里、青萍雷吼。今日功名乘机会,笑谈间、首入英雄彀。看父子,继蓝绶。

()

秋色清无际,山中引兴深。绿苔侵古径,红叶落疏林。

有造得幽境,忘机生道心。天游还共适,野老暇追寻。

()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
皇念有神,介我戬彀。
登时休明,有此美禄。
酌言献之,有飶其香。
神兮燕娭,醉此嘉觞。
()

百尺纶竿俯碧流,危阑天半夕阳愁。山灵似识携家意,十里鱼龙送客舟。

()

玉角苍坚已照人,冰肝寒洁更无尘。
凤凰雨露生珍草,不比榛芜亦漫春。

()
地与人相习,天於水欲连。
柂迎斜岸转,笪避断崖缘。
龟壳蹒跚底,羊肠诘曲边。
几年西蜀路,无此鹤琴舡。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