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依大觉达三无

出自宋代宋太宗的《缘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ī yī dà jué dá sān w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
厌苦群生含万像,归依大觉达三无
莲开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劳总是虚。
缘起生中平等用,直须乐道善心居。
()
发问:提出问题。
亲疏:(名)亲近和疏远:无论~远近,一律同等对待。
法界:佛教语。梵语dharma-dh?tu的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
文本:(名)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
群生:群生qúnshēng众生;一切生物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
湛寂真如空劳缘起:1.事物的由来。2.说明发起某件事情的缘故的文字:成立学会的~。
直须:应当;应。竟至于;还要。
乐道:很高兴谈论到某事物。
善心:善良的心,好心肠。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随机发问亲疏关系的问题,表达了法界明文中所有众生本质上并无区别。作者艰辛地厌倦了众生的苦难,他们身上承载着无尽的痛苦和纷乱,但最终都可以回归至大觉的境地,达到三无的境界(无我、无相、无作为)。

诗词中提到的莲花开放在湛寂的真如境界中,意味着在内心的宁静中体悟到真实的存在。然而,尽管屋里空虚,但作者明白空虚并不是真实,而是对世俗欲望的幻觉。缘起生中的种种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等地运用缘起的智慧,追求善心的归属。

整首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体的智慧和境界,强调了人们应当超越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慈悲。作者希望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以平等和善心为准则,摆脱纷乱的欲望,追求大觉的境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