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新节。宋代。释智愚。上元新节,处处烧灯,都城巷陌,市廛邸店。观者如堵,惟复灯来眼底,眼到灯边。
《偈颂二十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它描绘了上元新节时的热闹景象。诗中作者释智愚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处处燃烧的灯火、熙熙攘攘的都城街巷和繁忙的市廛、宅邸与商店。观赏者们如堵塞一般,只能看到灯火的光芒,目光无法穿透灯光,只能停留在灯的边缘。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偈颂二十一首》
上元新节,处处烧灯,
都城巷陌,市廛邸店。
观者如堵,惟复灯来眼底,
眼到灯边。
这首诗词传达出上元新节的热闹和繁华景象。作者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处处点燃的灯火,象征着喜庆和吉祥。都城的街巷、市场和宅邸中,人们纷纷点亮灯笼、烛光和彩灯,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璀璨的光芒之中。
然而,诗中所描述的观者们却像是被灯火阻隔,无法真正看清灯火之外的景象。他们只能看到灯光的光辉,无法穿透灯光,将目光投射到更远的地方。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繁华与喧嚣之中,常常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和洞察内在的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呈现了一种表面繁华与内心空虚的对比。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繁荣和享乐的同时,也要反思内心的迷茫和追求真正的意义。这种思考与觉察的力量,或许比灯火更能照亮人们的内心世界。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