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成丛用法难。唐代。方干。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牡丹》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坚强,通过牡丹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娇红如牡丹花的女子的赞美和欣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逢盛暑不冲寒,
如果不经过炎热的夏天和严寒的冬天,
种子就无法长成一丛花。
醉眼若为抛去得,
眼睛沉醉于花朵的美丽,
就应该抛开繁华的世界。
狂心更拟折来看,
内心狂热的渴望
更加迫切地想要亲近它。
凌霜烈火吹无艳,
无论是严寒的霜冻还是灼热的火焰,
都无法破坏它的艳丽。
裛露阴霞晒不干,
经过露水和阳光的洗礼,
它依然保持着鲜艳的样子。
莫道娇红怕风雨,
不要说娇红的花朵怕风雨,
它经历过时间的考验依然不凋零。
经时犹自未凋残。
经过时间的推移,
它仍然保持着美丽不凋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牡丹花的形象,抒发了对娇红如牡丹花的女子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牡丹花的坚强品性,表现出对女子坚强、美丽的赞赏,在绚丽奢华之后,期望能够抛弃浮华,追寻内心的真实和纯粹。诗人还表达了对于美丽不凋零的娇红之情,认为美丽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褪色。整首诗以牡丹花为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和形象描绘了美丽、坚强的牡丹花以及与之相似的女子,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想象力和以花为媒介表达情感的能力。同时,通过牡丹花的形象,还可体现中国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赞美之情。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