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棲隐入山深

出自宋代陈文蔚的《送赵国宜之官武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cóng qī yǐn rù shān shē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自从棲隐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
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
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
()
间阔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幽趣:幽雅的趣味。
园林:(名)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地方:苏州~。
闻道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送赵国宜之官武林》是陈文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对赵国宜之官武林的送别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从隐居入深山,
空旷真同金玉音。
曾说清光如日月,
却不知深情仍在园林。
暂别陶径菊松面,
喜动苏堤梅柳心。
传闻仍留荐贤牍,
知音应在伯牙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陈文蔚送别赵国宜之官武林的场景。首句"自从隐居入深山"表达了诗人自己隐居深山的生活状态,与官武林的离别形成对比。接着,诗人用"空旷真同金玉音"来形容官武林的处境,暗示其在官场上的纯粹和高雅。然而,诗人又提到自己曾经说过"清光如日月",但却没有意识到自然景观的深情仍然存在于园林之中,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观察和理解的反思。

第三句"暂别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表达了诗人与赵国宜之官武林的暂时分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感动。陶径、菊松、苏堤、梅柳都是著名的园林和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提到这些景点,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享受。

最后两句"传闻仍留荐贤牍,知音应在伯牙琴"表达了诗人对赵国宜之官武林的期待和对知音的渴望。荐贤牍指的是推荐人才的信函,诗人希望赵国宜之能继续保留推荐人才的良好传统。伯牙琴则象征着有共同兴趣和理解的知音,诗人希望能与赵国宜之在琴音之间相会。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国宜之官武林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和人才的期望。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诗人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