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归或遇半途中。宋代。赵汝鐩。每闻嗟叹无知已,定要携琴过浙东。莫讶醵樽俱草草,只因束担去匆匆。竹筛夜影千竿月,荷送湖香万朵风。早晚我寻京口戍,子归或遇半途中。
《湖亭夜饮会别友人》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次听到他无知地叹息,
我就决定要带着琴去浙东。
不要惊讶,我们匆忙地离开,
只因为我们要背负行囊。
竹筛下的月光在夜晚投下千条影子,
荷花随风传递湖水的芬芳。
我会在早晚去寻找京口的边塞,
你也许会在归途中与我相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夜晚的饮会别离场景。诗人在与友人共饮之时,听到他叹息无知,于是决定离开,携琴前往浙东。诗人并不惊讶于友人们的匆忙离去,因为他们都背负着行囊,急于前行。夜晚的竹筛下,月光投下千条影子,湖水中荷花随风散发出芬芳。诗人表示,他将在早晚去寻找京口的边塞,而友人也可能在归途中与他相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饮会别离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感受和景物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离别与追寻的情感。诗中的词句简洁明了,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不解其意的无奈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知识和远行的决心。通过对竹筛、月影和荷香的描绘,诗人将夜晚的幽静与美好与读者分享,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中与他相遇的期待,给诗词留下了一丝未卜的情感,增添了一丝悬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追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通过诗人对夜晚景物的描绘,给予读者一种美好而深沉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